当前我国武术文化特性与发展趋势初探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本文着重叙述了中华武术的文化特性,包括中华武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中华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武术有着其他运动项目无法企及的哲理性与教育性、中华武术具有显著的健身性,此外,中华武术还具有广范性以及娱乐性,并参照当前国际运动大环境较为深入的分析了中华武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中华武术 文化特性 发展趋势 广范性 健身性 民族特色
  中华武术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波折与起伏,最终能流传至今,说明无论在其文化价值还是健身、教育方面都是被人们所认可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传统武术在其发展道路上还是遇到了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之更好的发展与流传下去则成为了众多武术爱好者与专业人士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发展,其一方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代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
  一、中华武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中华武术在我国通过几千年的历史洗礼,在不同民族与地域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套路与表现形式,不同民族的武术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表现了各民族人民生活方式、发展历史,以及其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的不同,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是我国不同人民之间民族性的重要表现。
  二、中华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华上下五千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表现形式,武术已经在我国历史舞台活跃了几千年,且一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进步而不断的有所变革与发展,其本身不仅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不二载体,同时通过中国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对武术的描写,也不难发现其与其他多方面文化的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从而为今天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的形成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三、中华武术有着其他运动项目无法企及的哲理性与教育性
  中华武术与西方体育运动项目的初衷与理念不同,西方体育运动普遍竞技性强,追求的是个人在体能上的突破,这种较为偏激的运动理念往往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而中华武术讲究内外兼修,追求人与自然、内与外的和谐统一,武术中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就是这一理念的最好写照。调查发现通过武术学习还可以有效促进人们坚强的意志力、努力拼搏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的形成。
  四、中华武术具有显著的健身性
  中华武术的本质并非是通过某项运动的技巧制服他人,而是通过系统的武术练习达到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使人们以更好的状态投入日后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一切社会活动。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的阴阳五行理论、经络理论、脏象理论等是相辅相承的,其共同奠定了中华养生的基础,通过武术练习达到健身及养生的效果已是不争的事实,直至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现代依然是很多人的养生以及锻炼依据,被全国乃至世界认可。
  五、中华武术还具有广范性以及娱乐性
  中华武术具有广范性。与西方体育运动项目不同,大部分的西方体育运动项目对人体的力量素质、速度、体能方面要求较高,并不适合身心发育不成熟的青少年与身体机能与素质下降的老年人,若不考虑身体条件盲目参与极有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而中华武术的初衷就是强身健体、内外兼修,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求突破人体极限,也因此更加适合所有年龄阶段的不同人群。
  中华武术娱乐性强,中华武术的招式套路丰富多变,且招招变化都精深广博,不仅可以通过武术练习使参与者获得身心愉悦,同时,旁观者也可以通过精彩的表演使得身心愉悦。
  六、随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也融入了越来越多的竞技元素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华武术与在由传统武术向竞技武术过渡,虽然传统武术也有着诸多文化意义,但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使中华武术重新走上世界历史舞台,在武术中融入竞技元素还是很有必要的,其有以下几个较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中华武术中融入竞技元素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竞技武术在传统中华武术的基础上,在开展形式与风格上有了一系列改变,添加了更多竞技元素,使之能更好的适应当前世界的体育竞技大环境,在赋予传统武术更多文化内涵的同时给予了中华武术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
  其次,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起到了媒介作用。竞技运动在国内外文化交流方面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为更好的促进武术运动的传播与发展,以不同形式开展的武术竞技活动就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最后,竞技武术相对传统武术来说更容易在学校推广。青少年学生大多好奇心、好胜心较强,若教师在武术教学活动中一味重复使用示范法、口令法等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长期下去是很难被学生接受和喜爱的,因此,教师可以教学过程中多融入一些竞争元素,多举办竞技武术比赛,以此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学习兴趣,为日后武术运动在学校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俊卿.师徒传承与师生教学在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中的作用比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2] 谢建平.超越与吸纳——对武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脉络的重新认识[J].体育文化导刊.2004(02).
  [3] 王岗.从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吻合与差异探讨武术进入奥运会[J].体育文史.1998(01).
  [4] 邱丕相,翁信辉.传统武术发展的新思路──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对传统武术人才招生改革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05).
其他文献
旅游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就业、实现稳定脱贫的有效举措,是推动脱贫攻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从党中央乃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将旅游扶贫作为一项绿色“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研究,对我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就业对策;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提供有益的参考,培养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社会需要的体育综合型人才,提高民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
学位
近一、二十年来钢琴教育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兴起了学习钢琴的热潮,每个大小城市成千上万的琴童,推动着钢琴职业教育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在学琴的道路上,许多家长和孩子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我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模式发展的不足,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改进我国残疾儿童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2  摘 要 体育科技对体育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被广泛运用于运动训练,提高了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促进运动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的不断提高;也可以有力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等。本文从体育科技的概念着手,简单分析了体育科技的发展现状,重点对体育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4-000-03  摘 要 南京申办青奥会成功,南京是否能利用奥林匹克教育这一契机,为改变中国的教育理念做出贡献,为中国乃至世界奥林匹克教育留下遗产是对南京的挑战与机遇。  关键词 青奥会 促进 学校体育 发展  一、研究目的  南京申办青奥会成功,南京是否能利用奥林匹克教育这一契机,为改变中国的教育理念做出贡献,为中国
进入21世纪以来,城市交通需求猛增,在城市公共交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公交发展地位日益重要,但交通拥堵、交通污染、出行成本高等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给我国能源安全、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