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在术后切口愈合 不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给予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参照组给予碘伏纱条填塞引流换药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事件控制情况。结果  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恢复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控制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实施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恢复情况,故方案值得应用。
  关键词: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术后切口;愈合不良
  中图分类号:R619+.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25-03
  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是手术创面愈合中常见的并发症,尤其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众所周知,脂肪液化严重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风险,更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切口脂肪液化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推测原因与肥胖、术中高频电刀使用、糖尿病、切口保护不足和缝合技术差有关[1]。治疗切口脂肪液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沿着原切口切开,完全切除液化的脂肪组织,并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为切口的愈合提供良好的条件。本研究主要为探讨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98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莱芜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51~65岁,平均年龄为(57.89±1.25)岁;切口下积液患者26例,积血患者13例,积脓患者10例。参照组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52~66岁,平均年龄为(57.47±1.36)岁;切口下积液患者27例,积血患者14例,积脓患者8例。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术后切口愈合符合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特征者。
  排除标准:严重疾病、严重器官病变者。
  1.3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碘伏纱条填塞引流换药干预。患者根据自己创面的渗液情况,换药1~2次/d,使用碘伏进行消毒处理后,将坏死组织去除,使用蘸取碘伏的纱条进行引流处理,换敷药后,患者患处的红肿显著消退,渗液也显著减少,患者创面长出新鲜的肉芽组织,之后为患者行扩创手术切口修复。连续干预10 d。
  研究组患者采用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自制便携式引流装置由去除针头的静脉输液针软管和注射器组成,注射器一般选择容量为10 mL,便于建立负压,也便于观察患者引流情况。护理人员使用碘伏和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冲洗患处,使用浓度为75%的乙醇对创面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处理,处理范围控制在创面周围10 cm内。将创面周围皮肤的油脂和污渍去除后,使用干净的纱布擦干净,确保贴膜具有黏性,确保负压引流装置可以与皮肤产生密闭空间。之后根据患者创面的深度,去除针头的静脉输液针软管远端修剪间隔一定距离的侧孔,将修剪好的软管置入患者创腔内,并将创面皮肤拉拢,使得创面皮肤最大限度对合,之后借助注射器为患者创腔建立负压,一般使用规格为10 mL的注射器,主要原因是规格为10 mL的注射器可以更好观察患者引流液的情况,也更加符合临床对于引流的容量要求。小于10 mL的注射器可能需要增加负压建立的次数,容量大于10 mL的注射器可能无法成功建立负压。之后使用注射器的针头保护套卡在针筒翼和活塞柄之间,让创腔的负压维持在30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在这个压力度下持续进行吸引,随着患者引流量的不断增加,负压状态逐渐消退,当患者感觉到注射器活塞的吸力显著降低时,可以封闭引流管,将引流液排出注射器。连续干预10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10 d后的创口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控制情况,创口恢复情况主要分为以下3级。较好:患者创口干预后愈合显著;一般:患者创口干预后愈合效果一般;较差:患者创口干预后愈合效果不明显。恢复率=(较好+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比
  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恢复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控制情况对比
  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不良事件控制情况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医务人员在临床遇到的各种各样的伤口,但伤口愈合时间都是不同的,因为有很多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患者伤口的坏死组织或残留在伤口上的异物(尤其是微小异物)或通过X射线异物(如木材、玻璃)和年龄因素会影响伤口愈合速度。此外,由于老年血管硬化,局部血供减少,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周期也明显延长,细胞活性广泛降低,导致创面愈合延迟,愈合质量降低,甚至无法愈合[2]。由于伤口护理不当或治疗不正确,使患者的伤口发炎甚至感染,从而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伤口部位由于手术或肥胖等原因,可能出现脂肪液化的症状,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营养也是影响伤口愈合的主要因素。营养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伤口的愈合。同时,一旦患者饮食中缺乏维生素C、锌、铁等微量元素也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在临床工作中,伤口很难愈合患者住院时间长,治疗费用高,临床疗效不佳,这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所有的切口在早期都有渗出和少量出血,液体在切口间隙的积聚阻碍了创面与创面的直接接触,从而影响了创面的愈合[3]。所以,在缝合脂肪之前及时移除这些液体并保留移除这些液体的途径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放置引流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没有引流,皮肤就会被缝合,留下一些空隙[4],也可以在术后3 d每天挤压切口,将切口间的液体完全挤出。即使在放置引流管之后,仍需要密切关注切口情况。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可以移除渗出物,它可以显著加快感染伤口的愈合,在外科领域,能有效防止积液[5],且护理方便,易于观察切口或伤口,避免频繁换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接受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参照组接受碘伏纱条填塞引流换药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恢复情况以及不良事件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表明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效果显著,李雪丽等[6]选取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进行研究,分别实施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和碘伏纱条填塞引流换药干预,结果可见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效果较好,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针对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采取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干预,患者恢复情况显著改善,适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二霞,张小红.介绍一种皮下负压引流装置简易固定法[J].饮食保健,2019,6(37):104.
  [2]李文通,郑爱桦,熊健宪,等.自制持续负压引流在胸外科切口无菌性愈合不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21):1-2.
  [3]展红波,孙青青,严磊,等.自制便携式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在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J].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2019,14(3):208-212.
  [4]张芬,毕雪玲,郭晓莉,等.简易负压引流装置对妇科手术伤口愈合及感染、术后瘢痕、血清IL-2、IL-8和IL-10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9,28(3):86-89.
  [5]贾海军,侯向华.自制负压引流装置治疗腹部延期愈合伤口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2):224-225.
  [6]李雪丽,姜蕾,黄勇,等.负压伤口疗法联合局部皮瓣治疗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移植人工血管后窦道愈合不良一例[J].中华烧伤杂志,2020,36(2):133-136.
其他文献
综合分析国内外PCV-10、PCV-13、PPSV-23疫苗经济学评价文献为我国有关决策和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本综述共纳入17项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模型、方法学及评价结果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14项研究使用马尔可夫模型,2项研究使用决策树模型,1项研究使用概率模型。成本测算主要包括疫苗及接种费用、相关疾病直接医疗费用及间接损失三大类,效果的测算均使用QALY,部分研究在此基础上还计算了LYG作
摘 要:目的 探讨在完全腹腔镜下开展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应用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
摘 要:牙科恐惧症在牙科保健中是一个重要问题。《黄帝内经》中曾提到音乐与情绪的相关性,西方理论也认为音乐具有镇痛的效果。音乐治疗作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干预过程有较为成熟完善的治疗技术,音乐镇痛效果也很显著,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帮助患者减少恐惧感和焦虑感,增加治疗中的舒适感,被人们普遍接受,可应用于牙科领域。  关键词:音乐治疗;牙科恐惧症;疼痛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的公共卫生负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是过敏性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目前,临床上主要针对过敏原粗提物的特异性IgE进行检测,而过敏原组分特异性IgE检测却开展甚少。临床医生尤其是非过敏专科医生对过敏原组分特异性IgE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了解过敏原组分相关种类及临床意义,可提高临床医生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水平。过敏原组分检测可以鉴别常见过敏原的主
目的观察差异显示编码3(DD3)启动子调控的携带精子相关抗原9(SPAG9)基因短发夹RNA(shRNA)的新型溶瘤腺病毒(DD3-ZD55-SPAG9)对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LNcap细胞系裸鼠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裸鼠前列腺癌LNCaP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当肿瘤体积为100 mm3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PBS组)、对照病毒组(ZD55-SPAG9组)、病毒组(DD3-ZD55-SPAG9
目的调查北京市餐饮服务单位厨师的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状况及餐饮服务单位环境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按照方便抽样的原则抽取北京市16个行政区内的餐饮服务单位以及三个大型火车站内部的餐饮服务单位,采集环境标本和厨师的肛拭子或便标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并分析了餐饮服务单位环境中诺如病毒污染情况和人员隐性感染状况。结果共调查650家餐饮服务单位,采集厨师
摘 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AVF)患者应用外用四物护瘘酊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重庆市合川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AV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以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干预以基础上应用外用四物护瘘酊。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内瘘成熟时间、内瘘血流量和动静脉内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
目的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感染性腹泻病例主要肠道病原体分布特征。方法对2016—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鉴定和病原体基因检测,共588例。应用 Vitek 2 Compact 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对培养分离出的菌落进行细菌鉴定;对纯菌落用血清凝集试验进行分型;应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对样本进行基因
目的探讨解剖性联合肺段切除应用在支气管扩张患者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支气管扩张症接受胸腔镜联合肺段切除的患者资料。手术指征是经高分辨CT(HRCT)诊断为支气管扩张患者,影像学存在手术靶区,同时存在反复感染、咯血或持续咳痰等临床症状且接受内科治疗症状缓解欠佳。资料完整患者113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解剖性联合肺段切除(解剖组,62例)和非解剖性联合肺段切
目的比较再植技术(reimplantation;David Ⅰ)与重塑技术(remodeling;David Ⅱ)两种不同的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技术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12月,41例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年龄(44.63±11.34)岁,男36例,女5例。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