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有效教学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hux1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本文主要根据新课改的认识实际和中学数学教学实践,探讨了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数学;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应在基本理念的指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这样才会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意义。”新课改倡导的是以发展学生主体性——即“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思想作为课程改革的宗旨,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感受;倡导激发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乐于参与、勤于动手、善于研究,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学生在学到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能够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研究探索的技能,形成积极的、善于创新的精神。
  由此,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明确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找寻到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一、当前中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中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视不足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性格尚未完全形成,可塑性极强。由于该阶段的孩子大部分均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习惯有自我为中心的成长环境,使得这一阶段的孩子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不善于处理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性格上较为好强、自尊心十分强,同时心理素质较为脆弱,稍不如意就会情绪波动异常强烈。自卑、软弱、任性、叛逆等不正常心理现象普遍存在该阶段的孩子当中。不良情绪和脆弱的心理素质直接反映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上,明显表现为自
  学能力差,无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情绪对于学习过程中的影响非常大。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不良因素直接影响了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而当前,学校中尚未真正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肓,表现之一就是尚无系统的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即使学校开设有这门课程,也仅仅作为选读课程,心理健康书籍仅作为学生的辅导读物。
  (二)中学数学学科的教学仅注重“术”的传授,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必须先教育出合格的人,方能培养出掌握有一定知识能力的人才。中学数学作为学校教学课程中的一门学科,必须与其它学科结合起来,互相配合,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事的教学活动往往仅停留在单纯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渗透,忽视了基础教育阶段对“人”的塑造。
  (三)教师素质不高,影响了新课改的效果
  教师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主导,是新课改精神的最终执行者。教师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自身所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以及其教学观念都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为,教学观念是指导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行为的思想理论保证,落后的教学观念势必影响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接受和理解。新课改的实施为课程教学活动指明了教学方向。如果教师缺乏全新的教学理念,不能真正接受新课改的精神,面对全新的教材、教学设备,是不能组织起高效的教学活动的。因此,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败。
  当前,我国中学数学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和掌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自身教育理论水平不高,实践成果不足。对于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和理解认识不深,掌握不够,并且未能真正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受到国内应试教育思想和体制的大环境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单一。这都造成了教师止步不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方式。教师素质和教育理论的不高,直接影响了新课改的实施效果。
  二、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有效教学建议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以往的教學活动中,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犹如书本的传声筒一样,将书本中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学生缺乏学习的欲望和动机,学习过程受到教师的主导,对教师只是盲目跟从,无法发挥自主能动性。由此养成了学生依赖老师、依赖书本,缺乏学习的思维,遇事只能从书本中寻找答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获得知识是自己探究思考的过程,并主动加以建构,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而不是单纯让教师教给学生。”新课改同时指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启发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严格贯彻新课改的精神,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知识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准确定位好自身的位置,真正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做到“授人以渔”。
  (二)关注学生的人格教肓,真正做好“树人”的教育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作为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基础课程,中学数学应当把健全学生人格教育做为重点,积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起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会总是一成不变,数学的问题有时候还需要借助其它学科知识才能够解决,数学学科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与其它学科相辅相成的一个学科。因此,教师只有多多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够更好地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好数学。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并能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与某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相符合的。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学,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其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育实践能力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成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素质,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新课程形成的新的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教学应当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教师应当学会走出演讲者的角色,积极定位好教学的角色,积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的教学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三、结语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数学的教学应当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育人”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陆干欢.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角色适应浅析[J].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6).
  [2]于永志.实践创新以完善数学教学——对高中数学新课改的认识与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3]李强.浅谈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5).
其他文献
数学试卷讲评课是每位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都必须涉及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提倡向课堂要效率的今天,对如何上好一堂数学试卷评讲课,写了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初中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究。 Effective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马克思说过,人只有学会创新才能解开外在的枷锁,自由自在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有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每个学科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育的引领者,在教学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尤其
现如今,国内外研究将运动处方分为青少年运动处方、中老年运动处方、特殊人群运动处方。在国内许多运动处方模式教学研究文献中,针对中学生制定了内容不同的运动处方实验模式
生活中,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学也是如此。评课是校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最有效的模式。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评课还对学校教研活动的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始终有大量的地图贯穿在教材中,正确的理解、准确的把握、细致的分析运用这部分地图、统计图等,将使教学逻辑清晰,推理严明,能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思维、想
如果教师没有能力点燃火种,但绝不能熄灭火种!教一年二班的唐老师常跟我说起班级有个“一位数大王”。虽然我教这个班级的品德与生活课已经有一年了,但从没有留意过这个孩子
期刊
结合教学实践,对初高中历史课的衔接情形进行了条理有序的梳理,并提出了几种方法促进初高中历史课的有效衔接。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the article conc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