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造山带武当地区古生代伸展构造

来源 :地质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eng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当地块位于勉(县-)略(阳)地区东侧,南部逆冲于扬子板块北缘之上,中-晚古生代期间曾经历过一期伸展构造作用.伸展构造系统以现今中元古代武当山群与新元古代耀岭河组之间的界面为主滑脱面,盖层系统由南往北滑脱拆离.沿主滑脱面上、下侵位了大量的基性岩席,其单颗粒锆石U-Pb年龄为401±14 Ma和407±12 Ma.滑脱系统上部次级滑脱面上新生白云母的40Ar-39Ar年龄为282±8.5 Ma和261±0.25 Ma,表明伸展作用可能一直持续到二叠纪.考虑到邻区同时代
其他文献
用物元分析模型对地块的适宜性作出了评价,并用目标逐次逼近法进行优化调整,求出了满足指标体系的满意解.图1,表3.
采用静态箱(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潮棕壤不同施肥处理的稻田N2O排放进行了原位观测,同时测定了整个生长季0cm~10cm、10cm~20cm耕层土壤中NO3^--N、NH4^+-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植
考虑行间覆膜对降雨再分配的影响,以甘南县资料为例研究了行间覆膜节水技术的集雨效果,集雨作用的大小与覆膜宽度和自然降雨量有关,覆膜宽度为60cm~80cm情况下,自然降雨在5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