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kai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2012-2013年国家级英语重点立项暨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实验重点课题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对学生学习结果影响的研究结题报告。并谈了今后的工作设想,希望能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篇教学;学习结果;影响;结题报告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9-0102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改革标准,《英语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其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同时语言知识又是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基础,并与语言技能相结合,成为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工具,而语言技能中的阅读技能则被视为语言输入的重要渠道,也被视为学生学习文化的载体,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语言输入阅读中,才能充分理解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意图,真正感受语言所表达的意义,欣赏语言的魅力,达成与作者的共识,体验和感悟语言的美,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做一个批判性阅读的读者。所以说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从近几年我省英语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分析中看出:我省考生语篇意识较差,对文章的理解大多数只停留在词、句的浅表意义上,缺乏对文章的题材、体裁、主旨及作者的写作观点和意图等深层意义的挖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缺乏一定的阅读技能和训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缺乏对学生进行语篇教学的指导,以致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往往采取孤立割裂的阅读模式,只是零碎地学习了关于字、词、句、段、篇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从语篇衔接与连贯的角度上去了解词汇、句子、段落、篇章在表达语篇整体意义上所起的词汇衔接、语法衔接、文化背景图式的衔接、意义的衔接等所起的作用,以至于不能有效地加深对语篇的全面理解,导致近几年我省高考阅读的平均分只有18分左右,及格率只在24%左右。从该大题的失分分析看出,我省中档题所占比例高于全国,而容易题比例却低于全国,全国所设置的容易题在我省变成了中档题。从考生全国卷的失误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我省中学英语在语篇教学上存在严重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目前,随着语篇分析理论研究的深入,语篇阅读教学的研究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方面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语篇分析与语言学其他分支、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如语法学、文化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翻译对比研究、文体学、对外汉语学、第二语言学习心得、语言测试语料库建设、跨文化交际等。另一方面是研究者将语篇与分析研究成果运用到其他领域,如政治、外交、新闻媒体、广告、法律、科技医学、金融贸易、旅游、宗教等社会交际活动研究中,以便于探究和广泛揭示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如何运用真实的语言、社会文化背景与话语构建的关系以及话语大单位所揭示的语言现象和特征。
  由于国内外的研究只限于语篇知识介绍和分析研究,故本课题主要将语篇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实证性的研究,探讨如何把语篇分析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及教学实践的研究之中。这对于我省的基础教育教学,尤其是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而言,就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通过改变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做法,使学生通过语篇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英语文化意识,提高学生从整体上正确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运用语篇文本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语篇教学法,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直接使用语言的机会,教师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分析问题或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文章的信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能力。通过语篇分析,克服传统的逐句分析讲解的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使读者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章中的相对位置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并识别篇章中的结构模式及规定这些模式标记的语言手段。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将语篇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际联系起来,进行踏实的实证性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把语篇分析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材料及课堂教学实践的研究中去,将语篇分析与交际语言教学、第二语言习得、语言测试、跨文化交际等领域联系起来,建构符合高中生交互式语篇阅读理解的教学模式,探索一些行之有效的语篇教学新途径,以达到通过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高中英语学习的高效,为实现我省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探索新的突破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高中英语语篇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语篇阅读教学所采取的方法和策略等。重点主要从高考阅读理解题的命题原则、命题目的以及命题方向上训练学生如何对语篇进行整体领悟、如何提高学生棘手信息和处理语篇信息的能力。难点是怎样教会学生运用所学语法基础知识、基本的词汇量以及相关的背景图式,在阅读中获取所需的信息并与作者进行交互式的阅读,如何使学生走进作者的编码世界,准确地解码作者欲想传递的信息等。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 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访谈、问卷、座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学习风格、阅读学习的习惯和风格、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为把握语篇教学寻找支撑与依据。
  2. 文献研究法:组织研究教师学习相关的有效教学和语篇教学的相关理论、书籍。课题组教师拷贝了相关的电子图书10多本。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课题的实施,深入开展课堂语篇教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计划、研究方案、研究内容、研究策略等,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3. 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课题组成员展开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活动,例如:课堂观摩与集体讨论和评课等。共同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语篇教学的问题,探索有效的语篇教学的课堂模式,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全面发展。
  4. 个案研究法:对部分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研究与个案分析研究,了解课堂语篇教学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及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所提到的积极作用。
  5. 经验总结法:组织教师及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叙事与教学案例分析,及时总结实践中的经验,编写中期成果集含论文、教学设计、简报、数据分析、前后测数据统计和分析。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主要过程
  1. 本研究的基本步骤:研究语篇阅读教学法的理论和方法 进行教学实验促进学生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与实施语篇阅读教学后的关系,进行教与学的反思;提出正确实施语篇阅读教学的方法或策略。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本研究的基本前提是对高三学生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语篇教学法后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从根本上与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要发生改变。本研究主要针对语篇教学法的方式与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正确识别语篇的题材与体裁以及文章的功能;找寻主题句以及支撑主题句的细节信息:走进作者构想前的预先设定;通过文章的文脉线索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推测;识别“discourse markers”,能借助语篇的逻辑关联符号来准确地理解语篇上下文之间的意义;理解作者在语篇中欲想表达的具体概念和语言意义的功能;追踪语篇的“cohesion”和“coherence”的方式和方法,包括:辨认语篇的指称衔接、替换和省略的手段,连词的衔接和词汇衔接中的重申和搭配等;理解为交际需求的表意功能的话语:理解作者的暗示、态度和观点,利用暗示之间的逻辑线索进行基本的推理和推测;注意培养跨文化意识,善于捕捉语篇的文化差异;把语篇当作语义单位即关注语言的意义,而不是形式单位即关注语言的结构等等。
  七、课题研究成果
  1. 语篇阅读的课题研究使笔者更新了教学观念,意识到语篇阅读的内涵和所包括的内容。
  2. 提升了笔者的整体素养,包括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技能的提升,自己正逐步从普通教书匠转变成一个具体研究意识的教师。
  3. 在课题研究期间,笔者在《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英语辅导报·英语教师周刊》、《试题与研究》等三类刊物上发表了论文或中期报告共三篇;辅导的学生张学英在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恒源祥文学之星”中荣获一等奖。学生申涵在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全国首届“英语周报杯”英语话题作文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我荣获全国首届“英语周报杯”英语话题作文大赛的“最佳组织奖”、“最佳指导奖”。在2013年4月,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大会上,参研的这一课题荣获科研成果类一等奖;撰写的“The road is always ahead of you”教学设计荣获学术论文类三等奖;亲授的《语篇教学》一课,荣获教学课例类三等奖。同时,形成了《简报集》一本、《学生个案分析汇编》一本、《问卷调查》二本、《实验班与对比班原始成绩》一本,喷绘两幅,较为圆满地完成了课题研究的全部要求和内容。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作为最基层的普通教师,工作量大,压力大,进行专业化学习的时间较少,理论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论文的撰写、报告的撰写和教学设计的格式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系统和规范;数据表格和参考文献均有所限制;学生进步的日记和作品收集不够全面,不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去把握语篇衔接与连贯在表达语篇整体意义上所起的词汇衔接、语法衔接、文化背景图式的衔接、意义的衔接等方面所的作用;从高考成绩来看,语篇阅读的失分率还未大幅度下降等。
  今后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契机,深化英语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自身的语篇理论水平、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专业水平,力求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在继往开来的教学中,紧密地团结同事,加大课题研讨的范围,加大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提高对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研究不止。
  注:本文系2012-2013年国家级英语重点立项暨贵州省基础教育教学实验重点课题的研究结题报告。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 551700)
其他文献
“立正——稍息——立正——正步走……一二一……一二一……”  高一军训,韦小宝夹在方队里,像机器的某个零件,身不由己。汗珠子很贱,一串接一串地往外蹦,而烈日似无赖,骂都骂不走。想起老爸老妈正在家里吹着空调,韦小宝心里一懒,脚就抬不动了。教官的火眼金睛立即射过来:“抬高抬高!没吃饭啊,你?”韦小宝赶紧凝神踢正步。  眼神一凝,就聚到了前面双儿的屁股上。双儿今日走得拘谨迟疑,丝毫没有昨日的干练活泼,屁
我是一片叶,只是一片叶。我随风而起,顺风而降,从不忤逆风的意愿,因为我相信风的哲学。时间赋予它无限的生命,也注定我的服从,因为我的生命极其有限,会腐朽,会归于尘土……  瞧!风来了,我该启程了……  风伤兮  传说在大洋彼岸有一条狭窄、荒芜人迹的山谷,而今亲眼目睹也是震撼不已。峡谷两侧都是悬崖峭壁,看上去十分诡异,进去的人会因迷失方向而命丧其中,哪怕侥幸逃脱,不久之后也会不明不白地死去。但在我眼前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课堂中要有实效性,教师必须做到:教学中巧设问题,激发兴趣,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适度拓展知识,在课堂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要落实,能从偶发事件中挖掘教育契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实效性;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3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
小时候,黄豆豆心中有个偶像,名叫巴列辛尼科夫。凭着对偶像的崇拜,他刻苦练习,12岁那年,考入了上海舞蹈学院。  然后,他脱颖而出,小有成就。于是,他远渡重洋,来到纽约,继续深造。在纽约街头,他看到有巴列辛尼科夫的一场演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最后的两张票,坐在大剧院最高一层靠边的位置上,居高临下,观看偶像的演出。但是,激动兴奋的他,在偶像跳完第一个舞蹈的时候,就抓起自己的衣服,离场而去。一个崭
性格决定命运,这已是社会共识。所谓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都会发现,一个班级中绝大多数同学的智商并没差异,同教室授课,但他们的学习成绩却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他们的差距不在智力方面,而在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品质上,例如:缺乏上进心、学习不主动、没有勇气和毅力,不够耐心等。心理学研究证明,良好的性格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教师和
作文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重要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作文教学,为提升学生作文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对初中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现实是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最为薄弱的一环,“高耗低效”,是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结合新课标对初中作文教学的要求,借鉴作文教学的一些理论成果,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
摘要:在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从初中化学教学的优化着手,也要让学生知道创新活动不创造新知识,而是重在创新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为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优化课堂,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情景;观念;结构;创新;总结  一、优化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  优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条件,教师
“吹牛”现在有夸口、说大话等意思,可它最早的意思却与浮夸无关,指的是西北人的一种渡河工具。  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在《史林杂识吹牛拍马》一文中作过考证:吹牛一词最早是西北方言,源于陕甘宁和内蒙古一带。西北河流湍急,难以行舟,本地人遂就地取材,用若干牛皮或羊皮袋吹成气囊,做成皮筏子,扎好口后连接成筏,作为渡河的工具。牛皮筏子相连,可以承载数千斤的重物过河。据说,元世祖忽必烈就曾把它用于战争,并获大捷。
摘要:“如何让学生有兴趣读”、“如何让学生有信心读”、“如何引导学生落实读”,本文尝试着对文学名著阅读指导中的几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做出了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文学名著; 阅读; 兴趣;信心;落实  文学名著是历代文豪呕心沥血、千锤百炼铸就的智慧精华,是一个人了解历史、品味人生的窗口,是一座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是一个人博大学识、改善气质的必经之路。日积月累地阅读名著,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
摘要:学生学习语文,仅仅学好语文课本上的阅读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早地引导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学习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掘。本文就搞好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阐述了笔者几点粗浅的认识,以期给同仁带来启示。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古人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