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feeling1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的眼里要容纳孩子的一举一动,要成为一名“研究者”,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行为意向,从而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观察孩子不仅需要敏感的眼睛和耳朵,还需要敏感的心灵,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和孩子零距离接触。 那么,教师关注幼儿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敞开心扉倾听幼儿的心声,让倾听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态度。
  关键词:倾听;成长
  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该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需要我们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就需要我们做一个研究型的幼儿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感受孩子心里要什么;耐心倾听,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学会欣赏,知道孩子想要什么;给孩子真正需要的关爱,为每一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幼儿教师是一个重要的角色,是多样化的,是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更是伙伴与向导。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用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教师的眼里要容纳孩子的一举一动,要成为一名“研究者”,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行为意向,从而提高指导的有效性。观察孩子不仅需要敏感的眼睛和耳朵,还需要敏感的心靈,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和孩子零距离接触。那么,教师关注幼儿的最好方式就是倾听,敞开心扉倾听幼儿的心声,让倾听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态度。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过程是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学会倾听。教师的倾听,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同时也间接影响到集体活动的效果。古诗曰:“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正长。”倾听本身是一种教育,即使你没给孩子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你的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予了孩子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了。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只有多倾听孩子的对话,多倾听孩子的表白,倾听孩子的坦然吐纳,倾听他们的心声,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解读孩子的所思所想所为,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作为一位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孩子,适时调节教学活动,才能扮好自身的角色;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正确判断孩子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么想;只有善于倾听,才能在孩子回答不正确、语言表达不清楚的地方予以及时指出、正确分析。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言语生命。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教师的有效倾听,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能帮助孩子说得更精彩,能成为开启幼儿心灵窗户的一把“金钥匙”。
  学前幼儿,活泼好动,喜动厌静,而倾听则是一个安静的活动,所以幼儿倾听的专注程度与理解水平都相对较低,并且在听的过程中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语速较快、连续讲话时间较长或偏难懂时,幼儿往往就无法做到倾听了。倾听必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感兴趣的形式。只有选择幼儿感兴趣、能理解的内容或活动形式,才能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倾听。在平时的活动中,一个好听的故事,能让幼儿安静倾听,不需要老师提醒,效果出乎意料之外;但对一些没兴趣的东西,很快就会坐立不安,扭来扭去,老师的努力也只能换来事倍功半。选择合适的倾听内容,适当的倾听时间,设置安静的倾听环境,这些都是激发幼儿倾听兴趣、培养幼儿倾听意识的条件。
  倾听,不仅是耳朵的事,更是心灵的事。在倾听中,孩子的心灵会随着语言的飘动而飞舞起来。他们的心灵会透过语言,透过声音,飞出教室,飞出课堂,飞上蓝天,飞到天涯海角~对孩子来说,在倾听中想象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在倾听中想象,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倾听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教师的意图在于让幼儿能全身投入,在倾听中,通过理解,孩子的思想会插上想像的翅膀。让思维无障碍地延展,让孩子们用心去想象文本中留下的空白,倾听产生的效果。倾听,对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来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倾听是通过耳朵抵达心灵的一种姿势。倾听他人的声音,感悟的是自己的心灵之语。因为外在的声音有时只是参照,自己的内心才是最真实的存在。如果一味倾听他人,而不知感悟自我的心灵世界,那么他会成为他人的奴隶。因此,倾听最高的层次是在倾听中转化自己的语言,最终会倾听自己发自内心的话语,互相呈现。让幼儿在倾听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把倾听的内容转化为自己内在的东西,也进一步强化了幼儿倾听的内容。幼儿教师正确、恰当、积极的评价,也是培养幼儿“倾听”欲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幼儿“听”的过程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都能让幼儿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既能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又能鼓励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幼儿是在倾听中慢慢成长起来的。但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良好的倾听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抓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通过教育者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才能形成。要想让幼儿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幼儿。用眼去看孩子的世界,用心去听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们共同生活,共同游戏,做他们的好朋友。让孩子在倾听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不断发展。
  作者简介:
  曾关荟(1971~),女,四川省丹巴县人,丹巴县城区幼儿园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园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是幼儿园后勤管理发展的趋势,加强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提高幼儿园管理的效率。本文分析了幼儿园后勤管理精细化的含义和意义,提出了做好幼儿园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以及应当做到的具体管理内容。  关键词:幼儿园;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  一、幼儿园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含义及重要性  所谓幼儿园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将管理的责任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做到精
游戏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活动,特别是对于年龄幼小的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更是有其特殊的意义。游戏之所以最适宜儿童发展,是因为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且在满足的过程中,还会使儿童产生新的需要,生成新的心理机能。在幼儿教育领域里,我们要运用游戏去促进儿童发展。但幼儿园现今频频出现“重学科、轻游戏”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开展游戏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游戏活动在具体开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我对幼儿
摘 要:随着幼儿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幼儿教育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愈趋激烈。如何在严峻的挑战面前实现幼儿园的长足和谐发展,成为幼儿园经营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探讨强化管理对于幼儿园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促进幼儿园和谐发展的有效管理策略,以期为幼儿园管理者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有效管理;幼儿园;和谐发展;策略  教育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学习习惯。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文明礼貌具体是爱长辈、老师,听他们的话;见人有礼貌地称呼,会说“请、谢谢”等礼貌用语;不打扰成人谈话,不随便要与翻弄别人的东西,经同意才可接受他人的物品,并致谢。友爱同伴具体是与同伴友好相处,懂得关心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