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ei00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加以理解和发展,让学习者观察和认识周围世界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建立情境与一般法则的联系,真正使数学运用成为学生生活和思维的组成部分。
  2011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具体学段目标中问题解决方面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情感态度方面也要求学生“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以及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布鲁纳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重视儿童是如何在头脑中表征所学的概念和观念的,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也叫作“表征”(representation),兒童在小学阶段(三岁至七岁儿童)是依靠在头脑中利用视觉和听觉的表象或映像代表外界事物并尝试借助映像解决问题。他认为经验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认为学习者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对输入的新思想进行组织和重新组织。数学的学习是一种发现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学生的经验是认知的基础,如果没有学习的经验作为保障,学生的学习将是无从谈起的,只能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在学生的认知上无法形成新的认知,也无法使学生对新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归纳存储。所以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是必要的。下面从现状和实施过程两方面做一阐述。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往往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以教师为主导,教条地使用课本,不注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而学生也只是教师怎么教就怎么做,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意。反馈在练习中,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过的内容能较熟练解決,但对于稍有变化的题型却显得茫然不知所措,不敢下笔,生怕做错了什么。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相关的数学知识也不知道如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学生的创新意识极其淡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在教学中贴近生活化,是每个教师迫在眉睫的责任。 2011年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改变以往陈旧的教材编排形式,全书以鲜艳的生活情境图片为主,在练习的编排上也是对例题进行了变化。从这些改变可以看出小学数学的教学已经向生活化教学改变。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
  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当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联系才能让数学更有趣,也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摒弃以往数学知识的抽象和枯燥性,让数学知识变得灵动和生活化。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教师提前调查本地的天气状况制成本地的气温折线统计图,学生看到是本地的气温变化,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能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点掌握得更好。
  (二)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意识
  数学生活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例题时引用生活中的问题,而是在教学中时时处处与生活实际联系。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即孩子自己会学,学了会用,会解决实际问题,光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尽量多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运用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除了植树过程中有点数和间隔数的关系之外,还有哪些方面也存在这种关系呢?学生通过从书本上寻找点数和间隔数,慢慢在教室中寻找,课桌之间、暖气片、窗子、灯……
  (三)在生活化中运用数学
  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数学知识后,让学生扮演某些角色,在角色活动中熟练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上完“小数的认识“,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扮演售货员及购物过程,体会各种物品的价格的读法,加强数学的应用。学生通过在整个角色扮演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加强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数学的美和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数学是思维的艺术,要想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展和进步,就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的教学中,他们的思维才能真正动以来,才能时时处处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好的发现和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是良性循环,带来无可替代的收益。一旦学生发现自己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就会受到很大的鼓励,更加积极投身到数学的学习中来。
  【作者单位:隆德县第一小学 宁夏】
其他文献
刚刚过去的2015年,中国职教热点频出,风光无限。行知中学德育处的这条信息正当其时,给陶陶然、欣欣然的职教人提了一个醒。  首先,提醒我们不要“腾云驾雾”。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分析、认清当前的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不要被一时的“风光”冲昏头脑。诚然,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伟蓝图已然绘就;近两年来政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力度空前,成效显著;但顶层设计与底层呼应的双向交互才是事业成
幼儿园环境教育对于提高幼儿教学质量具有积极意义,良好的室内环境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积极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所以创设幼儿园室内环境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
本文通过对随机零点血压计的原理和使用做一简要介绍,提示随机零点血压计在降低测量者的目测 误差及对数字偏爱所致的误差要优于标准水银血压计,尤其适用于高血压的人群流行
【摘要】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是衡量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成果的重要依据,现从课程理念、人本观念、专业特点等角度对文本开发和教学实施的思路、措施、方法进行解读,较为系统地描述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开发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标准解读;课程理念;专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
“普职融通”设计中的“双向两车道”在现实中变成了“单行线”,要让制度设计达到预期目标,笔者认为,至少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融观念——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普职融通”的前提和基础是普职等值,而在目前社会大环境下,人们普遍把普通教育看成是正规教育、精英教育,职业教育是非正规教育、“低人一等”的教育,普职严重不等值。第二:通课程——注重普职融通课程的开发。普职融通试图沟通普通高中的“升学轨”和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77-02  提高办学质量已成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话题,职业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办学质量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因为培养目标就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标准定位不准,质量就无从谈起。对于该案例,我有三个基于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判断。  一、职业教育不是精英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的会计工作进一步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各企事业单位也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岗位要求。为适应企事业单位的用工需要,高职会计专业学生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正确导向,也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满堂灌”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古板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
让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无论一个人是受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一般说来总是要走出校门从事一项职业的;有的人改换职业,往往要接受继续教育;即使工作没变,但要更好地完成工作,一般也需要接受在职教育。这时所提供的“教育产品”一般就是成人类的学历教育或非学历类的职业培训。所以一个人的教育史其实是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在这一客观背景下,“普职融通”就应当贯通终身教育。  建立统一电子学号就可以让这种“贯通”成为可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经济困难学生数量呈上升趋势。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保障校园中特殊群体的利益,确保其在享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社会对其关爱,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达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