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村落成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omx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村落成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良庆区新兰村(壮族聚居村)作为调查点,以该村≥18岁壮族常住(≥6个月)人口为研究对象,由经培训的医务人员完成问卷调查及相关检查(包括血压测量、血液和尿液检查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结果

调查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共2036例。调查人群的高血压粗患病率为11.6%(237/2036),其中,男性为12.5%(110/883),女性为11.0%(127/1153);标化后高血压患病率为10.7%,其中,男性标化患病率为11.3%,女性标化患病率为10.4%。调查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为36.3%(86/237),治疗率为22.8%(54/237),控制率为11.0%(26/2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OR=1.06,95%CI:1.05~1.08,P<0.01)、饮酒(OR=1.92, 95%CI:1.25~2.95, P<0.01)、高盐饮食(OR=1.48, 95%CI:1.04~2.10, P<0.05)、糖尿病(OR=7.03, 95%CI:1.94~25.44, P<0.01)、肥胖(OR=1.20, 95%CI:1.15~1.25,P<0.01)及高甘油三酯血症(OR=1.12, 95%CI: 1.03~1.22 ,P<0.01)。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族农村成人的高血压患病率虽略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全国整体水平,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不理想,高血压的防治力度仍需提高。

其他文献
据WHO估计全球范围内29%死亡归因于冠心病及心肌梗死导致的心力衰竭(心衰),目前药物治疗及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只能延缓心衰进展,并不能明显改善预后[1]。终末期心衰患者可进行心脏移植,然而由于器官移植供体来源紧张和终生服用抗排斥药物及相关的免疫抑制剂带来的各种并发症等原因使其无法满足临床诊治的需要[2]。
期刊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各亚群在心肌修复中的作用。方法小鼠心脏干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5、CD31检测BMSC后,以其阴性及阳性为标准分选得到4个细胞亚群,分别为SCA-1+/CD45+/CD31+、SCA-1+/CD45+/CD31-、SCA-1+/CD45-/CD31-和SCA-1+/CD45-/CD31+亚群。将4个细胞亚群及未分选群分别经尾静脉注入心肌梗死小鼠体内,于注射后
期刊
患者女性,28岁,于产后半小时突发胸前区压榨性疼痛,无放射,伴胸闷、气促及大汗淋漓,无恶心呕吐,急诊转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嗜酒及冠心病家族史。查体:体温36.7 ℃,脉搏10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2/73 mm Hg(1 mm Hg=0.133 kPa),神清,焦躁不安,面色苍白,唇无紫绀,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8次/min,律齐,心
期刊
编者按: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最高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2012年)颁奖大会于2013年1月2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胜利举行,多项心血管疾病相关研究获得了奖励。为让全国广大心血管病学同行了解本次心血管病学获奖项目的有关情况,激励学界同仁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自本期起开辟“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介绍”栏目,陆续介绍获奖项目的背景设计、主要研究过程及研究项目获得的结论等情况。希望能对读者
期刊
目的探讨肺移植术后早期的心血管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0年9月接受肺移植的73例终末期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受者在重症监护病房行连续有创监测、机械通气及免疫抑制等治疗。观察受者术后至出院期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早期(术后30 d内)死亡15例,病死率为20.5%,其中死因为肺栓塞2例,心室颤动3例。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心房颤动20例(27.4%),其中阵发性心房
期刊
越来越多的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在国外上市,也即将在国内上市。与华法林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剂量可预测性好、无需常规监测、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少、出血危险低等优势[1]。但是,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还不能代替华法林的所有适应证。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审评署(EMEA)相继针对达比加群发布了药物警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不能使用该药物预防血栓栓塞。FDA警示医生对于心脏瓣膜置换
期刊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血管畸形,是小儿最常见的心脏病。其发病率约占出生婴儿的0.8%,其中60.0%患儿死亡的年龄<1岁。发病与遗传尤其是染色体易位和畸变、宫内感染、大剂量放射性接触和药物等因素有关。本文概述了心脏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并总结了近年来家族性CHD在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期刊
目的应用多巴酚丁胺负荷心肌声学造影方法定量评估冠状动脉慢血流(CSF)对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0例,CSF组与对照组各20例。行静息及多巴酚丁胺负荷状态下心肌声学造影检查,图像脱机分析,应用自动追踪测量软件得出各阶段的曲线,峰值强度A值,曲线斜率β值,心肌血流量(A值×β值)和心肌血流储备(CFR),行统计学分析。同时采集试验各阶段的心电图等资料分析变化。结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