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动方程基准面法在深层勘探中的可应用性

来源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pr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波动方程基准面技术一直作为解决不规则的地表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波动方程基准面方法也是解决深层勘探问题的一种有效的途径.通过基准面的下移,可以使深部的信号增强,变多值走时为单值走时,从根本上消除了上覆层速度横向不均匀的影响.使依赖近双曲线的分频叠加的去噪技术有可能用于深层资料,也可以在基准面上做深度偏移,既能提高计算效率,又能改善深层成像效果.本文以大庆的"陆相断陷模型"为例,利用波动方程基准面有限差分法做的各种实例证明上述论断.
其他文献
依据离散时间序列的长度有限性,将其扩充为以序列长度为周期的周期序列,又依据周期序列的相关原理--循环相关,对信号进行时间延迟估计.由于循环相关的平稳特性,即使在较大延
在高温或火焰下,涂层中的各主要组分均参与了炭化层的形成.本文借助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核磁共振(NMR)和热失重分析(TGA)等分析手段对炭质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表征,并
研究了在不同频率、功率、时间、温度条件下超声波对固体颗粒大小的影响;探讨了超声波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固体颗粒表面解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为了更好地指导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的勘探实践,进一步认识叠合盆地油气富集规律,从塔里木盆地构造活动枢纽部位的形成、分布以及对油气聚集的控制入手,剖析了碳酸盐岩油气藏
对长6某特低渗储层进行了系统的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特低渗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在26%~80%的范围,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原始条件下地下渗透率明显小
以平衡剖面理论为指导,利用平衡剖面反演技术,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深层3条代表性剖面构造的发育史.研究表明,研究区火石岭期初始张裂,沙河子期断陷强烈扩张,营城期断陷向拗陷
鄂尔多斯盆地侯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储集岩大部分为细粒长石砂岩,少数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孔隙度在10%~15%之间,渗透率在(0.1~1.0)×10-3 μm2之间,以低孔、低渗、较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