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要路径,也是提升高中生文化素养的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影响下,我们需要创新高中古诗词教学方法,体现传统文化魅力,引导高中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促进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有效性提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析新课程改革理念影响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为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挑战,在新型教育理念影响下,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审视传统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找出弊端实施改革,认真解读新课程理念,为高中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在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已经树立了科学教育观念,但是在实践应用中也还存在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可以正视自身不足。下面笔者就在新课标理念标准影响下,针对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谈自己一些看法,以求共同探索。
  一、注重积累,反复诵读
  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诵读,反复诵读更利于学生记忆和积累知识,当前的高中语文学习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学生在知识积累上的不足,因此我们还需要强调文化积淀的重要性。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丰富的名族文化精神内涵,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笔者在指导教学活动过程中首先就采用了反复诵读的教学策略,即每节语文课前放手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轮流讲诗。第一次可由老师为同学示范,使学生清楚诗歌快速讲析的步骤:范读——练读——作者——诗意——赏析——背诵。但是如果仅仅依靠课前5分钟收效甚微,教师要是要养成学生诵读的好习惯,晨读或者课下都要抓紧时间诵读,让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温故知新。
  二、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創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生本课堂构建提供了契机,因此笔者在指导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致力于利用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如《琵琶行》这首诗,笔者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在课前导入环节首先播放一段和诗词意境相符合的音乐,配乐朗诵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比如“青莲乐府”,在缓慢、婉转的曲调中,学生收获了感官刺激和审美体验,这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激发和鉴赏能力提升都有积极意义。
  三、把握诗词总体意境,抓好重点、难点
  意境教学法在古诗词教学中比较常用,该教学方法符合古诗词教学的特点,在我国民族文化影响下,意境的共通性可以帮助教师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古诗词鉴赏能力提升。如,《泊船瓜州》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绿”用得好、用得妙,是神来之笔,也是需要重点讲解的内容。王安石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绿”字改动了十几次,先后用过“到、过、人”等,而最后才确定“绿”这个字,那么为什么非要用“绿”呢?这首诗词的总体意境是表达作者对江岸美好景色的喜爱之情,看到春天来了,江岸一片欣欣向荣,作者不禁心生欢喜,在这样的总体基调下,“绿”既表达了春风来的意思,又将春天来到之后,江岸一片新绿的变化展现出来,并且是一种“动态化”的展示,绿原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翻译为“吹绿了”,“绿”作为全诗的“诗眼”,教师必须要带领学生仔细推敲。再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词当中,作者描绘的意境比较凄冷,如秋月、东风等,作者借景来抒发自己对故国的思念之情。在这首词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先设问:“此诗词中,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呢?”然后让学生反复朗读,或者采用提名朗读的方式,随后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通过讨论,让学生初步掌握诗词的意境以及诗词内涵,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结合古诗词特征应用联想教学法
  调动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应用联想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充分利用,学生是联想的主体,教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古诗词内容引导学生合理联想,促进课堂教学纵深发展[4]。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蜀道难》一课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然后用简洁、凝练的语言描述作者笔下“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的画面。很多学生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分析文章大意,然后结合自己联想的内容,生动描绘了文章描写的景色和情境,其中包含了学生自己的创作部分,体现了学生创作能力和文学功底。通过让学生联想,深入了解和把握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以壮阔美景表达自己理想的情怀。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开阔自己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所要表达的内涵。
  综上,高中古诗词学科教学的主要功能就是渗透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古诗词赏析能力,进而达成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高中语文需要重视起古诗词教学模块,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做好教学设计,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凝聚的是中国文人的思想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内涵,开展古诗词教学利于传统文化渗透和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这符合新课程改革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也符合高中生的个体成长需求。因此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和教学指导,应用创新教育理念,提升高中语文学科教学水平,使中华诗魂在青少年心中迅速扎根。
  参考文献
  [1]王丽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古文教学研究[J].科技风,2015,21(24):234-235.
  [2]王亚丽.浅谈新课改中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课外阅读:中下,2015,23(05):263-264.
  [3]周娜.浅谈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反思[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22(01):179-180.
  [4]翟惠娜.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改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12(27):138-139.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古诗的主题和情感,笔者试图通过以下几个角度来教授学生一些能读懂古诗的有效路径:一是知人论世,通过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探析作者的写作用意;二是通过典型意象体会诗歌意境,抓住情感内核;三是从关键词句入手探寻诗歌主题;四是经行类型化梳理,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鉴赏 有效策略  古诗词鉴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一个难点。在笔者眼中,高中学
期刊
摘 要:养成性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对当前的农村幼儿教育而言,还存在十分严峻的问题。本文以此切入,首先厘清存在的问题,再进一步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行为的改变,有较强的实践性。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 养成性教育 有效性 问题和对策  幼儿期是一个人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情况决定着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终身的幸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农村幼儿园的养成教育现状却
期刊
摘 要:教育和教育管理收到越来越高的关注,是大势所趋。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也不能例外,同样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国家在要求小学教育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下,新时代小学教学管理中心从知识转移到学生的素质方面,并且由于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其教育管理担负着落实现代化教育的重任,导致小学教育管理面临较大的压力。为此,小学教育管理有必要进行
期刊
摘 要: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生活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的艺术学科,也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师对音乐欣赏的理解不深刻和中职生自身没有夯实的音乐基础,导致学生会进入音乐欣赏的误区,对音乐敬而远之,课堂学习效率不佳。本文将具体阐述造成这一误区的原因,并提出几点走出音乐欣赏误区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生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改革成果斐然,但是各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极不均衡,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部分教育发达地区都开始尝试在教学中使用iPad,并探索研究其在数字化校园中的应用。虽然大部分的学校还没有这个条件让学生使用iPad学习,但是我们教师可以独立研究iPad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位与时俱进的老师。  关键词:iPad 教学 应用  一、研究背景  (1)我国中学信息技术在教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重点。在四川阿坝藏族聚居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应该结合当地的特有资源,不断对乡土资源进行有效开发,进而对牧区小学作文教学工作进行合理优化。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根据藏区学生的特点和语言环境,就“整合乡土文化资源,优化小学作文教学”进行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乡土资源 牧区; 作文 教学  “作文”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都是“写起作文就心烦”的状态
期刊
摘 要:当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开展,为了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培养,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进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总之,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的
期刊
摘 要:數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思维品质与能力。是数学教学根本作用和价值的体现。如今,数学作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已经不再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目标,而是需要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高素质实践型人才。面对这一新的挑战,教师需要对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深入探究,本文也将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述。  关键
期刊
摘 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取向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決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能力是人类资源中最丰富的潜能,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能力,而创新能力不是天生不变的,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培养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育 教学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教育并不是离开素质另起炉灶,另搞一套,而是素质教育要
期刊
摘 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种重点,新课标对此也明确了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更加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要推荐优秀的课外书籍,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实现良好的阅读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 重要性 策略  良好的阅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