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跟踪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教育的主要途径。面对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高校最为关注的问题,所以,各个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更加重视,不断加大对就业信息的跟踪调查工作力度。本文主要总结了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跟踪调查的意义,并根据跟踪调查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对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跟踪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跟踪调查
  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跟踪调查工作,主要是针对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情况的调查,及时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根据反馈的信息,来提高高校的教学、就业等方面的水平,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跟踪调查工作的意义
  (一)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办学质量
  这种对就业问题的跟踪调查,既能为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提供借鉴,还能及时反馈高校的教学水平,能及时发现教学环节与实践环节相脱节的问题,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纠正。根据就业跟踪调查反馈的信息,可以为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是否符合实践工作的调查提供了依据,从而了避免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并且通过跟踪调查,还可以获取各种职业信息,为高校教学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二)为扩大学校影响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率打好基础
  通过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跟踪,促进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进而形成长期的校企合作,把高校理论教学和实践实习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获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和认可,为进一步扩大学校影响力和提高学生就业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跟踪工作现状
  (一)部分学校对就业跟踪调查工作不够重视
  大部分学校对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非常重视,但是仍有一些学校没有开展此项工作,还有一些学校大学生就业部门只有少数工作人员,根本满足不了就业职业生涯跟踪工作的需求,加之一些经费问题,更是严重限制了就业跟踪工作的进展,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得为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难度,制约了高校的发展水平。
  (二)跟踪调查形式单一,收不到良好的效果
  各高校在对就业职业生涯进行跟踪调查时,一般采用的方式以下几种。一是调查问卷,这种调查问卷主要是以向学生邮箱发送邮件的形式来进行调查问卷,这种方式操作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这种形式的调查,不能引起毕业生的注意,回收率比较低,就会直接影响到调查结果。二是走访用人单位,这种虽然实现了学校与单位之间的交流,有利于长期的校企合作,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本来就紧张的经费更是紧缺。三是就业跟踪调查得出的结果得不到应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依据。但是一些学校的跟踪调查只停留在形式上,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对高校就业职业生涯跟踪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提高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的重视
  目前,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已经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但是由于就业部门的工作内容比较多,致使跟踪调查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高校设置的毕业就业指导中心,这个部门仅仅限于为高校大学生毕业离校相关的工作,对毕业之后的服务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高校应大大提高对就业跟踪调查的重视程度,建立就业跟踪制度,并要不断进行规范,以便能更好地把握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能根据人才市场的变化来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科学规划,及时调整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能适应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强化对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的应用
  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只停留在形式上,对得出的结果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主要是因为不同专业的调查内容都一致,导致专业课程与跟踪工作相互分离,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就是跟踪调查工作都是就业部门人员参与,而教学部门参与很少,导致调查结果与教学课程起不到相互提高的作用。因此,应该把调查结果真正应用到教学环节上,根据跟踪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式。
  (三)构建新型的跟踪调查模式
  针对高校跟踪调查形式的单一性问题,应积极委托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来开展调查工作,既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了跟踪调查工作的效率,还能保证结果的真实客观性。同时要加强高校自主调查与第三方专业机构调查相结合,增加多样化的调查方式,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更具有权威性的数据。
  四、结语
  各个高校应充分重视对毕业生就业职业生涯跟踪调查,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以此来不断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从而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更为科学的参考依据,不断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复合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畅,余超.大学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工作长效机制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2:70-71.
  [2]何树莲.高校毕业生就业跟踪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200.
  [3]缪群娟.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其他文献
金秋金秋迷人,金秋宜人,金秋净人,金秋爽人,金秋养人,金秋诱人,金秋喜人,金秋可人,金秋催人,金秋激人,色彩斑斓。不曝不寒。明月高天。心旷神安。运动康健。果红瓜甜。万家团圆。重阳望
摘要:长期以来,高校就业指导课对学生的实际就业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本文能过随机走访学生调查、结合学生需求、用人单位需要,从就业指导课现状与课程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就业;指导;分析  一、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健康成长成才,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了解社会职业信息,掌握求职技巧,使
序中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厚重的农耕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亚细亚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小国寡民,刀耕火种;活动范围狭小,交往关系单纯;自给自足,与世无争,人是未开化和质朴
对地攻击仿真系统包括诸多子系统。各个子系统通过仿真框架有机组合成仿真系统。本文主要针对防区外攻击任务特点,讨论其仿真框架的建立,根据任务剖面设计出攻击机防区外攻击的典型动作链。最终建立起防区外攻击的仿真系统。通过一个攻击机实施防区外攻击的算例,总结出导弹发射前后攻击机的动作链特点,对空地武器发射平台与空地导弹的配合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设计了一种新型功率电传作动系统——电机-泵复合控制作动系统。论述了其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建立了各个子系统的动态方程和整个系统的模型,并对模型加以合理的简化,对线性系统,运用二次型理论对系统加以优化设计,对非线性系统,采用了传统的 PID 控制。用 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作动系统的方案可行性,控制策略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对下一代作战飞机机载作动系统的研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