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层建筑和城市景观环境具有紧密关系,高层建筑在美化城市景观环境的同时,也破坏了城市环境平衡。本文从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在城市中的作用、高层建筑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环境;关系;作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趋势。为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考虑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的产物,是由空间系统(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和工程技术系统等组成的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在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区、历史、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城市形态可见的物质形体环境和不可见的精神环境。这种城市独有的特征,不仅使得城市有形有体,而且还具有超越具象之外的意境之美,那就是城市的整体感,亦即城市的总体环境。城市环境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环境质量也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已经确立了重要的地位。环境设计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安全、方便、舒适和经济的原则,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要求、环境的允许限度和各环境因素本身的生态规律,将其妥善组织,有机构成,进而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出一个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求的多维的环境空间。其核心问题即协调人———建筑———环境这三者的关系。
城市总体环境中,高层建筑特别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高层综合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层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为人们创造能满足生理与心理需要的良好形象,也要使它能成为城市总体环境中的重要角色,成为城市景观中的组成部分,还要给人们创造满足精神需要的社会环境和惬意的心理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及艺术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成为当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种新趋向,高层建筑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这种新型建筑在城市中所占地位重要。作为时代的特征,它有着明确的社会意义,反映了一定的城市文化内涵,与城市的风土人情、传统特点、人文环境等关系相当密切。另外,高层建筑以其高大、丰富多彩的挺拔体型不仅成为吸引人们视线的中心,也可成为城市的象征和景观,因此它在城市总体环境中的作用及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何处理好高层建筑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的关系也就变得相当重要。
三、高层综合建筑对城市形象的作用
高层综合建筑是适应社会需求、经济发展和用地紧张的必然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城市更新的面貌,形成城市社会活动中心,把城市中分散的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社会生活空间组织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建筑空间的协同作用,部分满足了城市空间的发展弹性与生长的需要,使城市变得相对完整、紧凑。这对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减少交通负荷,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由于其位置一般都较重要、体量规模也都较大、造型也较多样、富有特点,所以它在整个城市景观环境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城市整体形象影响巨大。每个城市都因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的背景而有着自己不同的标志性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对形成城市的特色有明显的作用,这就如同一曲千变万化的乐章中总有一个主题,主旋律统揽全曲一样。高层办公综合建筑由于在城市中所处位置显要,造型突出,在城市总体环境中一般都能明显地表露出来,具有强烈的特性,以一景之长统揽全局,不仅成为吸引视线的中心,也可成为城市的象征。美国纽约高达417m,110层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1]是高楼林立的曼哈顿岛上最高的建筑,整个纽约市总体环境中占有统领地位。坐船前往纽约港时,数十海里之外就可见到这高高挺拔的白色建筑屹立在蓝蓝的海平面上。它已经成了纽约市的象征,具有标志性。
四、高层建筑设计应考虑的环境因素分析
1、人文环境
从城市的发展来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说、自己的习俗,这些构成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环境。而自古以来,高层建筑就具有重要的象征功能,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的凝固性表达。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中设计必须一开始就要融入当地的精神内涵,以实现与人文环境的和谐。
2、人工环境
在自然背景中留存的人造物质环境,我们称之为人工环境,具体包含城市的格局、空间构成、建筑形式、古迹及典型设施等多方面内容,按照历史划分,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传统的人工环境,是人类在以往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留给后人的遗产,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对此,高层建筑设计必须尊重并与之和谐。同时建筑设计师必须具有开阔的胸襟、大局的思想,尊重同代人的建筑,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能够为城市空间添上和谐的音符。
3、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非人为的由自然而形成的物质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气候作为最显著自然特征,是神话之源,对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及其表达方式有着根本性的影响。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新宠儿,其设计也应该对当地的气候做出呼应。地理条件是建筑的基础性因素,高层建筑设计必须对此做出反应,努力使建筑物与周围的地势地貌相协调。如我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倚山面阳、逐水而居”等风水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选址原则,就体现了对地理条件的全面而朴素的观念。
五、高层建筑单体的控制
高层建筑可以反应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因此,造型的选择尤为重要。从高层建筑的结构来看,高层建筑主要由底部裙房、主体和顶部组成。因此,从造型的选择上,首先要运用数学关系严格控制这三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只有这三部分之间的比例恰当,建筑物在总体的外观上才有美感和和谐感。其次,对高层建筑造型起决定作用的是塔楼,因为塔楼是高层建筑的主体,因此,对塔楼的表现形式需要进行严密的设计。第三,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说,裙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从街道的角度来说,它对于街道空间创造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它的造型及色彩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第四,顶部虽然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其能够强化建筑形象的个性,丰富城市的天际线,因此,应根据建筑的裙房、塔楼以及整个城市的环境慎重设计。
具体在设计方法上,为了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首先,在建筑风格上,为了满足有习惯和传承而来的文化需求,有必要从传统和地方性的建筑当中抽取其核心构造,或者对传统和地方性的建筑进行符号化处理,并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突出其文化特色,运用到高层建筑设计当中。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建筑外部造型上的模仿或者局部运用古典建筑的视觉模式符号或者放大传统的空间设计。同时,从人的生理需求及感官舒适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对高层建筑配备一定的辅助设施,如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品,很容易映衬地域性的环境特色,对高层建筑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其次,在建筑功能上,要采取生态化建筑方略。充分研究各种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对地理地形要因势利导,要根据所处地的地形地貌设计合适的造型,以达到与地形地貌的和谐。对于气候,设计时总的原则是趋利避害。
另外,从人的生理需求及感官舒适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对高层建筑配备一定的辅助设施,如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品,很容易映衬地域性的環境特色,对高层建筑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要与城市的环境相适应,最大程度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保证建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珊珊,王恩栋.探求城市环境中的和谐共鸣--高层公共建筑底部空间设计[J].建筑学报,2011(4).
[2]凯文·林奇.城市设计[M].朱伯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高层建筑;城市环境;关系;作用;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不断涌现,高层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趋势。为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的时候考虑与城市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城市是人类聚居活动的产物,是由空间系统(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和工程技术系统等组成的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在孕育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地区、历史、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城市形态可见的物质形体环境和不可见的精神环境。这种城市独有的特征,不仅使得城市有形有体,而且还具有超越具象之外的意境之美,那就是城市的整体感,亦即城市的总体环境。城市环境一直是大家十分关心的问题,环境质量也越来越被公众所重视。环境设计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已经确立了重要的地位。环境设计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安全、方便、舒适和经济的原则,满足人们不同的使用要求、环境的允许限度和各环境因素本身的生态规律,将其妥善组织,有机构成,进而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出一个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要求的多维的环境空间。其核心问题即协调人———建筑———环境这三者的关系。
城市总体环境中,高层建筑特别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高层综合体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高层建筑的设计不仅要为人们创造能满足生理与心理需要的良好形象,也要使它能成为城市总体环境中的重要角色,成为城市景观中的组成部分,还要给人们创造满足精神需要的社会环境和惬意的心理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形象及艺术景观,给人以美的享受。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成为当代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种新趋向,高层建筑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这种新型建筑在城市中所占地位重要。作为时代的特征,它有着明确的社会意义,反映了一定的城市文化内涵,与城市的风土人情、传统特点、人文环境等关系相当密切。另外,高层建筑以其高大、丰富多彩的挺拔体型不仅成为吸引人们视线的中心,也可成为城市的象征和景观,因此它在城市总体环境中的作用及周围环境对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何处理好高层建筑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人工环境的关系也就变得相当重要。
三、高层综合建筑对城市形象的作用
高层综合建筑是适应社会需求、经济发展和用地紧张的必然产物。它集中体现了城市更新的面貌,形成城市社会活动中心,把城市中分散的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社会生活空间组织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建筑空间的协同作用,部分满足了城市空间的发展弹性与生长的需要,使城市变得相对完整、紧凑。这对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减少交通负荷,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由于其位置一般都较重要、体量规模也都较大、造型也较多样、富有特点,所以它在整个城市景观环境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城市整体形象影响巨大。每个城市都因不同的历史与文化的背景而有着自己不同的标志性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对形成城市的特色有明显的作用,这就如同一曲千变万化的乐章中总有一个主题,主旋律统揽全曲一样。高层办公综合建筑由于在城市中所处位置显要,造型突出,在城市总体环境中一般都能明显地表露出来,具有强烈的特性,以一景之长统揽全局,不仅成为吸引视线的中心,也可成为城市的象征。美国纽约高达417m,110层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1]是高楼林立的曼哈顿岛上最高的建筑,整个纽约市总体环境中占有统领地位。坐船前往纽约港时,数十海里之外就可见到这高高挺拔的白色建筑屹立在蓝蓝的海平面上。它已经成了纽约市的象征,具有标志性。
四、高层建筑设计应考虑的环境因素分析
1、人文环境
从城市的发展来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传说、自己的习俗,这些构成了城市的文化内涵以及人文环境。而自古以来,高层建筑就具有重要的象征功能,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的凝固性表达。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中设计必须一开始就要融入当地的精神内涵,以实现与人文环境的和谐。
2、人工环境
在自然背景中留存的人造物质环境,我们称之为人工环境,具体包含城市的格局、空间构成、建筑形式、古迹及典型设施等多方面内容,按照历史划分,可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传统的人工环境,是人类在以往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留给后人的遗产,有重要的考古价值,对此,高层建筑设计必须尊重并与之和谐。同时建筑设计师必须具有开阔的胸襟、大局的思想,尊重同代人的建筑,努力使自己的作品能够为城市空间添上和谐的音符。
3、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非人为的由自然而形成的物质环境,包括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气候作为最显著自然特征,是神话之源,对一个地区的文化内涵及其表达方式有着根本性的影响。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新宠儿,其设计也应该对当地的气候做出呼应。地理条件是建筑的基础性因素,高层建筑设计必须对此做出反应,努力使建筑物与周围的地势地貌相协调。如我国古代设计思想中的“倚山面阳、逐水而居”等风水思想,作为一种基本的选址原则,就体现了对地理条件的全面而朴素的观念。
五、高层建筑单体的控制
高层建筑可以反应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发展程度,因此,造型的选择尤为重要。从高层建筑的结构来看,高层建筑主要由底部裙房、主体和顶部组成。因此,从造型的选择上,首先要运用数学关系严格控制这三个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只有这三部分之间的比例恰当,建筑物在总体的外观上才有美感和和谐感。其次,对高层建筑造型起决定作用的是塔楼,因为塔楼是高层建筑的主体,因此,对塔楼的表现形式需要进行严密的设计。第三,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说,裙房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从街道的角度来说,它对于街道空间创造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它的造型及色彩需要进行细致的设计。第四,顶部虽然较少影响到生态环境,但其能够强化建筑形象的个性,丰富城市的天际线,因此,应根据建筑的裙房、塔楼以及整个城市的环境慎重设计。
具体在设计方法上,为了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可以采取如下策略:首先,在建筑风格上,为了满足有习惯和传承而来的文化需求,有必要从传统和地方性的建筑当中抽取其核心构造,或者对传统和地方性的建筑进行符号化处理,并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突出其文化特色,运用到高层建筑设计当中。具体的表现形式有建筑外部造型上的模仿或者局部运用古典建筑的视觉模式符号或者放大传统的空间设计。同时,从人的生理需求及感官舒适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对高层建筑配备一定的辅助设施,如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品,很容易映衬地域性的环境特色,对高层建筑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其次,在建筑功能上,要采取生态化建筑方略。充分研究各种自然气候及地理条件,对地理地形要因势利导,要根据所处地的地形地貌设计合适的造型,以达到与地形地貌的和谐。对于气候,设计时总的原则是趋利避害。
另外,从人的生理需求及感官舒适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对高层建筑配备一定的辅助设施,如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品,很容易映衬地域性的環境特色,对高层建筑起到了很大的补充作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要与城市的环境相适应,最大程度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保证建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珊珊,王恩栋.探求城市环境中的和谐共鸣--高层公共建筑底部空间设计[J].建筑学报,2011(4).
[2]凯文·林奇.城市设计[M].朱伯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