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心肌酶谱变化探讨

来源 :大家健康(下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baob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和探讨肿瘤患者心肌酶谱的水平及化疗前后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86例肿瘤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分别检测186例患者的五项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并对比化疗前后这五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肿瘤患者中有167例(89.8%)患者至少有1项心肌酶水平增高,化疗前α-HBDH 和LDH 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对100例心肌酶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的患者进行化疗,其中有85例(85%)患者的心肌酶水平降低或趋于正常水平,且仅有6例(6%)患者心肌酶水平增高。结论:肿瘤患者的心肌酶谱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尤其是α-HBDH 和 LDH 水平。分析和探讨化疗前后肿瘤患者的心肌酶谱变化,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判断、预防和治疗。
其他文献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碘缺乏病 (IDD)防制工作于 1998年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达阶段性消除碘缺乏病国家标准。为掌握我区碘缺乏病的消长及其动态 ,完成全国第四次碘缺乏病现况调查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过程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阶段。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伴随着各种高端科技在检验医学中的不断运用,有力地确保临床检验的准确性,有效性,为患者疾病的迅速诊
期刊
在临床工作中,检验医师接触到血液的几率非常高。血液是很多病原体的传播载体如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因此,临床检验血液中的安全防护问题尤为重要,为了自己及患者的健康,减
期刊
目的:对比CT和MR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114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对
目的:对脾脏结核诊断中应用螺旋CT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35例于2014年7月到2016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脏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CT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将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研究显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是主要因素。本文综述了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病理特征、发生机制、相关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