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式也越来越严峻,特别是文科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突出,加之在今年突发疫情的情况下,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简称文传学院)毕业生353人,分别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行政管理、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六个专业,已收到国内考研拟录取通知的学生有35人,收到出国出境留学offer的同学15人,截止目前就业率是90%以上。这些毕业生因为在校期间有相关的课外增值训练,在就业中才更有竞争优势,这也是文传学院文科生能有较好就业的显性成效。
关键词:高校 文科生 课外增值
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全國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在收到疫情冲击的大环境下,本科毕业生就业尤其是文科生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学生只有在校期间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大军中崭露头角。以文传学院为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课外增值计划并指导学生课外训练,收效显著。
一、明确培养目标
文传学院是“培养泛媒体时代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的技术型文科人才”,辅之双证培养,兼及深造。独具特色的“加持计划”为学生提供了“增值”服务,为传统长线的文科专业增添了优势和活力。
二、落实强化措施
根据专业不同,制定专业特色的《成才强化措施》,作为学生的“加持计划”,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在“读、写、听、做、考”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
《成才强化措施》每年进行修订,并由学院学生科印发给全体新生,辅导员组织新生专门学习。学院以班为单位建立6人“成才强化措施”监管委员会(简称“监管委”),由班长任监管委主任,班级学习委员任执行主任,4位学生分任“读、写、听、做”各口监管委员。所有委员纳入班干部考核序列。该委员会直接接受辅导员和系上的指导。 具体的落实情况如下:
1.读:学院拟定的20本必读书和专业相关的推荐书,实行学分制导读,由学院推荐必读书目(书目下有相应的推荐语和思考题)。
2.写:大学前三年完成40篇文章,毕业前制作成一本《毕业文集》。
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完成 “成才强化措施”关于“写”的规定,做好《毕业文集》编撰的前期工作,每年5月20日完成电子版。在辅导员指导下,由监管委收集全班文集电子版,上交学生科。学生科聘请大量毕业校友检查文集电子版,如发现抄袭,即对该生发出警告,并整改。每年10月20日完成文集编撰印制。四年级下学期,由学生自荐、任课教师推荐等方式,由各系评选出优秀文集,举行颁奖典礼,同时毕业班所有文集进行摆展,最后放校图书馆收藏。
3.听:专家的30场学术讲座。
学院每学期邀请5名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各系也有5名任课教师开展专业讲座。班监管委员,在辅导员指导下,每次讲座开讲前后,通过指纹打卡机和讲座卡双管齐下,都将对参听讲座的学生进行确认。每学期末,在辅导员指导下,班监管委将全面清理本班学生听讲情况,四年级上学期,未完成规定任务的学生,不得参与毕业论文的开题。
4.做:参加1个校内实训平台的实训出作品,并参加至少1个比赛。文传学院下设实训平台指导中心和竞赛指导中心,均由辅导员担任中心负责人,任课教师任指导老师。
学院目前有23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包括3个学生模拟公司、4份报纸、6份电子杂志、8个网站、1个APP、1个电视台、1个全能记者团。对每届新生全覆盖并实行学分制。另外,在满足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平台指导中心有权对平台人数进行必要调整,以利于学生掌握文科应用技能。三年级下学期,必须掌握一项实用技能。如:制作网页、担任网编、摄影摄像,制作电子杂志、报刊、各类广告等。
另外,鼓励学生个人或组队参加至少一项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竞赛(校内外竞赛均可),如:大学生挑战杯、金犊奖、大学生广告节学院奖、大学生电影节、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等。获奖后将获得免修毕业论文的机会。
5. 考:资格证书。如普通话、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全国英语4、6级,计算机二级等证书。
三、收获成果显著
自2009级——2016级八个年级全部完成40篇文章的“毕业文集(设计)”,全面提高了就业、考研的竞争力,特别在招聘面试、考研复试中,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的毕业文集让学生成了抢手货。文传学院毕业生中,有大量的技术能手,有高端就业的、创业的、考研深造的。自2005年建院以来,考研留学的校友483人、其中博士11人;出版书籍或网络签约作家21人。这些优秀校友也验证了其培养是有成效的。
海量平台结合模拟仿真法(紧密结合了第五课堂)的教学:建立24个模拟仿真平台,保证了学生海量实训,仿真练习,解决了文科实训的难题。老师们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紧扣专业学习、训练的比赛,以赛促学。学生在获得校外竞赛奖项后,可以在大三下学期向学院提出免修毕业论文的申请,这也让学生可以从大一就开始着手准备,一旦获奖并获得,大四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实习就业或准备考研留学。
四、总结
因为以上这些增值措施和老师们的指导,我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成才培养更不是一蹴而就,学生教育任重道远。
曾 瑜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关键词:高校 文科生 课外增值
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全國2020届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在收到疫情冲击的大环境下,本科毕业生就业尤其是文科生就业形势相对严峻。学生只有在校期间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大军中崭露头角。以文传学院为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课外增值计划并指导学生课外训练,收效显著。
一、明确培养目标
文传学院是“培养泛媒体时代以写作为核心竞争力,以网络技术为重要辅助手段的技术型文科人才”,辅之双证培养,兼及深造。独具特色的“加持计划”为学生提供了“增值”服务,为传统长线的文科专业增添了优势和活力。
二、落实强化措施
根据专业不同,制定专业特色的《成才强化措施》,作为学生的“加持计划”,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在“读、写、听、做、考”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
《成才强化措施》每年进行修订,并由学院学生科印发给全体新生,辅导员组织新生专门学习。学院以班为单位建立6人“成才强化措施”监管委员会(简称“监管委”),由班长任监管委主任,班级学习委员任执行主任,4位学生分任“读、写、听、做”各口监管委员。所有委员纳入班干部考核序列。该委员会直接接受辅导员和系上的指导。 具体的落实情况如下:
1.读:学院拟定的20本必读书和专业相关的推荐书,实行学分制导读,由学院推荐必读书目(书目下有相应的推荐语和思考题)。
2.写:大学前三年完成40篇文章,毕业前制作成一本《毕业文集》。
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完成 “成才强化措施”关于“写”的规定,做好《毕业文集》编撰的前期工作,每年5月20日完成电子版。在辅导员指导下,由监管委收集全班文集电子版,上交学生科。学生科聘请大量毕业校友检查文集电子版,如发现抄袭,即对该生发出警告,并整改。每年10月20日完成文集编撰印制。四年级下学期,由学生自荐、任课教师推荐等方式,由各系评选出优秀文集,举行颁奖典礼,同时毕业班所有文集进行摆展,最后放校图书馆收藏。
3.听:专家的30场学术讲座。
学院每学期邀请5名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各系也有5名任课教师开展专业讲座。班监管委员,在辅导员指导下,每次讲座开讲前后,通过指纹打卡机和讲座卡双管齐下,都将对参听讲座的学生进行确认。每学期末,在辅导员指导下,班监管委将全面清理本班学生听讲情况,四年级上学期,未完成规定任务的学生,不得参与毕业论文的开题。
4.做:参加1个校内实训平台的实训出作品,并参加至少1个比赛。文传学院下设实训平台指导中心和竞赛指导中心,均由辅导员担任中心负责人,任课教师任指导老师。
学院目前有23个校内仿真实训平台,包括3个学生模拟公司、4份报纸、6份电子杂志、8个网站、1个APP、1个电视台、1个全能记者团。对每届新生全覆盖并实行学分制。另外,在满足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平台指导中心有权对平台人数进行必要调整,以利于学生掌握文科应用技能。三年级下学期,必须掌握一项实用技能。如:制作网页、担任网编、摄影摄像,制作电子杂志、报刊、各类广告等。
另外,鼓励学生个人或组队参加至少一项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竞赛(校内外竞赛均可),如:大学生挑战杯、金犊奖、大学生广告节学院奖、大学生电影节、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等。获奖后将获得免修毕业论文的机会。
5. 考:资格证书。如普通话、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全国英语4、6级,计算机二级等证书。
三、收获成果显著
自2009级——2016级八个年级全部完成40篇文章的“毕业文集(设计)”,全面提高了就业、考研的竞争力,特别在招聘面试、考研复试中,学生自己制作完成的毕业文集让学生成了抢手货。文传学院毕业生中,有大量的技术能手,有高端就业的、创业的、考研深造的。自2005年建院以来,考研留学的校友483人、其中博士11人;出版书籍或网络签约作家21人。这些优秀校友也验证了其培养是有成效的。
海量平台结合模拟仿真法(紧密结合了第五课堂)的教学:建立24个模拟仿真平台,保证了学生海量实训,仿真练习,解决了文科实训的难题。老师们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紧扣专业学习、训练的比赛,以赛促学。学生在获得校外竞赛奖项后,可以在大三下学期向学院提出免修毕业论文的申请,这也让学生可以从大一就开始着手准备,一旦获奖并获得,大四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实习就业或准备考研留学。
四、总结
因为以上这些增值措施和老师们的指导,我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成才培养更不是一蹴而就,学生教育任重道远。
曾 瑜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