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类大学戏剧表演专业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教育领域逐渐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传统课程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本文将对综合大学戏剧表演专业课程改革及创新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戏剧表演 专业课程 改革创新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4.009
  就目前来看,教师专业化已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戏剧表演专业旨在培养更多专业化表演人才,为我国演艺事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本文将分别从:戏剧表演专业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综合类大学戏剧表演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策略研究,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戏剧表演专业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艺考热、高扩招”教育形势下,综合类大学逐渐加入到艺术院校培养任务的专业人才培养队伍中,据统计,我国开设表演专业的学校约为400家,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表演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一个僵局。戏剧表演专业課程的开展对综合类大学学生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能更好地满足了学生心理发展需要,在戏剧表演专业课程中学生不仅仅一味地听讲或模仿,而是以不同方式参与其中。戏剧表演课程的参与往往对学生产生较大吸引力,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自我表现需求。
  众所周知,戏剧教学的重点在于放飞自我,学生不再被限制在各种条条框框里,一味消沉压抑下去。当学生投身于表演中便可释放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的方式来感知生活,树立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此同时戏剧表演专业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当学生从学校毕业走入社会,首先面临的便是生活,在人生舞台上每一个学生扮演着不同角色,而自信与能力是帮助学生成事的关键,如:销售人员需要良好的口才及表现力;IT人员则需较好的创造力;音乐家、舞蹈家都需要创造力。
  二、戏剧表演专业课程研究
  从综合类大学教学进程不难发现,课程体系的设置依然沿袭了苏制表演体系,在戏剧表演课程中过于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也就是俗称的声(声乐)、台(台词)、形(形体)、表(表演)。表演课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占据着重要地位,且比例相对较大,贯穿始终。而台词课、形体课及声乐课作为支柱课程,起到辅助作用。综合类大学的实践课程的开展则以影视舞表演为基础,遵循体验—片段表演——大戏排演的过程。对于综合类大学而言表演课程设置是一个十分常规的现象,在课程设置中学生应进行公选课程学习,但有些学校公选课教学质量相对较差,学生在课程选择中过于盲目,导致表演课程无法与其他专业交叉学习,换言之综合性大学优势难以发挥。目前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开放性不够、学生缺乏主动选择性、专业培养过于单一都是主要症结。
  三、综合类大学戏剧表演专业课程改革创新策略研究
  (一)课程设置多元化
  为促进综合类大学戏剧表演专业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呈现出重技能、重应用、多元化特点。课程通常分为选修与基础课,学生只有获得基本表演技能方可进行职业选择。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应考虑到学生自身特点,经过两年专业化学习,通过考核来选择部分学生朝职业戏剧演员方向培养,并设置相应理论课程及技能课程。其他学生则可选择与戏剧表演相关的新兴职业训练,包括:科技传播者、公关及企业培训。
  (二)对基本技能加以强调
  为培养更多专业戏剧表演人才,学校应对基本技能加以强调,并适当增加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以个人形象设计、体验生活采风、舞台技巧实践为主,对专业表演技巧加以强化。学生入学两年后应掌握舞台人物形象塑造及自我形象设计。在第三学年分流后应进行其他类别的实践活动,如镜头前表演实践、影视戏剧创作实践,构建专业艺术人才。
  由于当今戏剧影视表演院校的招生方式是高考直招,所以学生们往往最擅长的不是表演基础理论,而是语数外等专科的知识。所以在这类院校对学生的教学首先放在表演基础学上面,将学生的知识框架从语文、数学、外语中转移到表情、声音、动作中来,但是表演教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这种结合方式不是先理论后实践或者先实践后理论,而是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戏剧影视表演院校在教学期间应该适当的放弃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更广阔的表演平台,俗话说“练为战,不为看”,训练与实战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在进行实践表演时,平时在课堂练习中的好多找不到的问题都会出现。
  (三)将学校特色凸显出来
  综合类大学在戏剧表演教学中,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应将学校特色凸显出来,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主,该学校属于重点综合性大学,以工程、地学专业为主,其科技传播实力相对较强。与此同时成都理工大学还开设了相关课程用于辅助戏剧专业教学,使艺术教育良好事态得以体现,同时产业人才紧缺的矛盾依然存在。据此综合类大学在设置戏剧专业课程时应将理论与实践融合在一起,促进全面提升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发掘言语感染力与外部表达力
  台词教师务必应全方位发掘学生自身的内部体会力与言语的外部表达力。比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加入到各式诗词朗读竞赛内,辅助其朗读《老人与海》这一文章,在施以辅助期间,教师应告知学生要运用自身真切的感受,注重声音自身的表达力,规定其在朗读老人与鲨鱼进行斗争这一部分期间要注重声音本身的深厚与力度,同时,还应注重声音本身的音调与画面感等,不过,在借助言语与声音把这一文章本身的感情加以体现期间,应防止产生朗读腔。演出专业的学生在实地能够全方位把握、把控与民众间的交谈及互动,以更好地传送意境与形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戏剧影视表演的行业也会进步,相应的戏剧影视表演的教学方式也要随之变化,随着西方制作精良的戏剧作品引入中国,对我国的戏剧影视业有着很大的文化冲击,所以在与之竞争之前,首先要学习并且改变传统的表演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苏静.戏剧形体系列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齐鲁艺苑,2016,(02):114-116.
  [2]李少亮.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改革初探[J].音乐天地,2012,(06):4-5.
  [3]陆娅妮.音乐剧的演唱与表演课程改革实践[J].歌海,2011,(06):110-111+114.
其他文献
【摘 要】艺术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培养幼儿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基于此,幼儿园的艺术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艺术教育 幼儿园教育 兴趣 经验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203  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强化幼儿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儿审
【摘 要】教师提问是一种普遍存在且发生频率很高的教学行为,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技能,而是由一系列可观察可分解的技能组成。提问是引发幼儿产生心智活动并作回答反应的信号刺激,是促进幼儿思考发展的有效途径。提问所涉及到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要点,是组织教学的开端,是教学进程中转换的“关节”,是幼儿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重要的“激活”因素。  【关键词】幼儿 教学 提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
【摘 要】幼儿教育是处在一个启蒙阶段的教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幼儿园是为孩子在今后上小学做好准备。家长与幼儿园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密切,家长需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中,这样能够让幼儿园的教育更好地进行发展,孩子也能够更好地进行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 家长 问题 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
【摘 要】幼儿园教师作为教学构成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幼儿园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换而言之,若要想让幼儿园管理效度得以提高,就必须对教师的自我管理进行促进。因此,我们接下来就重点对如何促进教师自我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 管理效度 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2.196  幼儿园管理是教学
【摘 要】幼儿园是儿童启蒙教育的奠基阶段,对儿童学龄前的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教学都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学科特点的流失、幼师教学模式落后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师在对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对新课程教育理念的认识不够、岗位胜任能力较弱。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 学科特点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