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初中数学的教育对于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以及智力的开发和思维的锻炼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启蒙性。新课程改革以来,素质教育对初中数学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站在时代的前沿来进行初中数学的教学。本文主要以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在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初中数学实施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研究;策略
一、引言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关乎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了我国未来素质人才的质量,关乎到我国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整体的水平。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素质教育的水平从不同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只有加强全民族的素质教育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准,发展教育是我国目前在教育领域最值得重视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素质教育,尤其要在思想意识方面从初中阶段的教育开始着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初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养,努力培养有高素质的人才。下面主要以初中数学为例来对素质教育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二、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未反馈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反馈对于加深理解知识点的内容、巩固学生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框架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反复讲解的知识点不理解的状况就是教师未对教学效果及时地反馈的结果,反馈的不明确或者是不及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率不高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初中课堂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教学观念改变的基础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教师把重点放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科学的合理的新型的教学思路上,但往往忽略了在教学课堂中知识点传授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依然采用大量做题的模式来实现教学质量。新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家呼吁要为学生减压,但是目前在教学课堂中依然存在着学生十分繁重的作业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教学的效率,那么学生便不会在课下仍然需要完成繁重的作业量。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做作业,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的高效率可以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休息娱乐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学生的智力发展
初中学生缺少一定的实践能力,对于数学的理解与操作能力较差,甚至对数学中的三视图不知如何去观察。初中数学的思维逻辑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遇到稍有难度的数学题就无法解答,。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理论的时候认为只要记住概念、定理和公式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在实际的解题中却总是出现各种问题。初中生的思维比较简单,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没有较强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的情况。
4.应试教育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并没有意识到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换句话说,大多数的初中教学为了所谓的升学率或者是迫于中考的压力并没有真正的采用新课改所要求的教育方法。加之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价值观与人生观方面出现偏差,但是还是迫于中招的压力不能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的双优秀。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采用注重教学目标的应试教育为导向。
三、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辅助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改变教学的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计算机,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中應该充分考虑到应用软件的使用,切实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一些难以用模型或者言语解说的几何图形就需要用多媒体教学来更真实地展现给学生。这种改变了学生的传统的学习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把足够多的精力放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上来。比如说,在讲到图形的初步认识中的三维图的时候,教师无法用言语来表述清楚图形中具体的三维图,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施。
2.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性评价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具有多种,不同的教学环节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比如说,数学上课之前的评价标准就和数学上课之后的评价标准不同。除此之外,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采取不一样的评价标准,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性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评的态度,在自我评价中调节学习的能力,发挥教学评价中的激励的作用。比如说,课堂教学汇总要对每个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的标准,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定的激励,鼓励他们,引导他们积极进取,从而逐步养成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学习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3.增强教师的素质教育意识
新课标要求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学教师来说,就不能单单依靠应试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初中数学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跟紧时代的步伐,增强自身的素质教育意识,把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充分地相互融合,从多个角度来逐步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为社会提供较多的高素质人才。比如说,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为了应对中考而采取应试的教育模式,而应该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情感态度等的共同发展,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中起到人生向导的作用,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开发学生的智力
学生的潜力应该在中学阶段得到有效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力的培养。比如说,初中数学试题中的最后几道大题都是探索思考类型的题,针对这种类型的题型,学生往往都会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地提示而不是全盘地讲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步步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施,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而且需要教育部门安排适当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增强自身的素质教育意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并借以多媒体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只有教师、学生与教育单位共同配合才能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海红.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93.
[2]杨松.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160-161.
[3]吕德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4):29-30.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研究;策略
一、引言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关乎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了我国未来素质人才的质量,关乎到我国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整体的水平。在经济的迅速发展下,素质教育的水平从不同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只有加强全民族的素质教育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水准,发展教育是我国目前在教育领域最值得重视的问题。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素质教育,尤其要在思想意识方面从初中阶段的教育开始着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加强初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养,努力培养有高素质的人才。下面主要以初中数学为例来对素质教育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二、素质教育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未反馈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反馈对于加深理解知识点的内容、巩固学生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框架具有十分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中,学生对教师反复讲解的知识点不理解的状况就是教师未对教学效果及时地反馈的结果,反馈的不明确或者是不及时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率不高
新课程改革之后,教师的教学观念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初中课堂教学观念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教学观念改变的基础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教师把重点放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科学的合理的新型的教学思路上,但往往忽略了在教学课堂中知识点传授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依然采用大量做题的模式来实现教学质量。新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大家呼吁要为学生减压,但是目前在教学课堂中依然存在着学生十分繁重的作业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保证学生学习的效率以及教学的效率,那么学生便不会在课下仍然需要完成繁重的作业量。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做作业,教师在教学课堂上的高效率可以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休息娱乐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学生的智力发展
初中学生缺少一定的实践能力,对于数学的理解与操作能力较差,甚至对数学中的三视图不知如何去观察。初中数学的思维逻辑有一定的局限性,在遇到稍有难度的数学题就无法解答,。原因在于掌握知识理论的时候认为只要记住概念、定理和公式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在实际的解题中却总是出现各种问题。初中生的思维比较简单,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没有较强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考虑到的情况。
4.应试教育的影响
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注重对学生知识点的训练与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时并没有意识到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换句话说,大多数的初中教学为了所谓的升学率或者是迫于中考的压力并没有真正的采用新课改所要求的教育方法。加之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价值观与人生观方面出现偏差,但是还是迫于中招的压力不能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的双优秀。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采用注重教学目标的应试教育为导向。
三、素质教育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采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辅助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需要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改变教学的方式。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一定的价值。初中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计算机,在多媒体教学的辅助中應该充分考虑到应用软件的使用,切实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一些难以用模型或者言语解说的几何图形就需要用多媒体教学来更真实地展现给学生。这种改变了学生的传统的学习模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把足够多的精力放到初中数学的学习上来。比如说,在讲到图形的初步认识中的三维图的时候,教师无法用言语来表述清楚图形中具体的三维图,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施。
2.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性评价
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具有多种,不同的教学环节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比如说,数学上课之前的评价标准就和数学上课之后的评价标准不同。除此之外,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采取不一样的评价标准,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性的作用。培养学生自评的态度,在自我评价中调节学习的能力,发挥教学评价中的激励的作用。比如说,课堂教学汇总要对每个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的标准,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一定的激励,鼓励他们,引导他们积极进取,从而逐步养成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学习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3.增强教师的素质教育意识
新课标要求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教学教师来说,就不能单单依靠应试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课成绩,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初中数学教师要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跟紧时代的步伐,增强自身的素质教育意识,把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充分地相互融合,从多个角度来逐步促进学生的全面性发展,为社会提供较多的高素质人才。比如说,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为了应对中考而采取应试的教育模式,而应该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情感态度等的共同发展,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中起到人生向导的作用,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开发学生的智力
学生的潜力应该在中学阶段得到有效地开发,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观察力的培养。比如说,初中数学试题中的最后几道大题都是探索思考类型的题,针对这种类型的题型,学生往往都会不知所措,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地提示而不是全盘地讲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步步地开发学生的智力。
四、结束语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施,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配合,而且需要教育部门安排适当的教学任务。教师在增强自身的素质教育意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并借以多媒体的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水平。只有教师、学生与教育单位共同配合才能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海红.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93.
[2]杨松.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02):160-161.
[3]吕德权.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