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承载系统工程建设的三大要求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云彬博士和吴伟教授在2010年第12期的《规划师》上发表题为《基于城市形象系统结构的城市形象建设研究》一文,认为在城市化发展宏观背景下,当今中国城市提升自身形象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只有基于对事物本质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得出针对性的城市形象建设程序。鉴此,作者分析了城市形象的系统结构,认为城市形象建设的程序应包括城市形象现状分析与城市形象资源调查、城市总体形象定位、城市形象子系统策划、城市形象承载要素系统建设和城市形象传播。
  对于城市形象承载要素系统的建设,作者着眼于城市总体形象的定位和形象子系统的策划,认为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承载要素子系统建设。一是实物类承载要素子系统建设,对城市形态形象的形成起着最为直接和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城市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和职能形象产生影响。二是事件类承载要素子系统建设,对城市经济形象、文化形象和职能形象影响较小,但必须着重组织和推动积极事件的发生,消除和抑制消极性事件的发生及其发生后的消极影响。三是人物类承载要素子系统建设,如工作行为、休闲方式、购物行为、言行衣着等,通常对城市的文化形象和经济形象影响较大,对城市的职能形象影响较小,而对城市形态形象几乎不产生影响,有助于提高全体市民的整体素质。
其他文献
一、“大上海计划”的由来和实施 (一)计划的由来 1927年,国民党政府将上海定为特别市,划归了原属宝山、松江、南汇、青浦等县的一部分区域,使上海的占地面积达到近500平方公里,和
金湖县蚕桑生产规模与技术水平虽然居全市第一、全省上游水平,蚕桑比较效益明显,但近两年蚕病的发生率有上升之势,特别是秋蚕血液型脓病的发生面较大。2007年县蚕业部门针对该病
姜堰市部分桑园经过多年收获,加之经营管理粗放等方面的原因,桑园株数和每株条数有所减少,单位面积产量逐年下降。近年来,该市不断强化桑园管理技术,大力推广低产桑园改造措施,取得
嘉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近年来,由于生丝市场波动大.广大蚕农思想认识滞后.在养蚕生产中仍有大量蚕病发生。据不完全统计.嘉湖农村每年因蚕病危害损失的蚕茧约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