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职场当成一切

来源 :爱你·心灵读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yi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我做过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并不大,但从它只是一个潜在的项目机会到成为一份真金白银的合同,我一直参与其中。
  客户选择我们,是走了非常严格的招投标流程的,最终我们从七家机构中脱颖而出。客户的项目总监是个比我大不了多少的女人,我们很谈得来,有时候聊聊面膜,有时候谈谈购物和人生,我把她当作我的朋友。这个项目需要比较强的技术功底,我花了很多心思,也看了很多书,常常和她探讨一些技术问题。她有一次跟我说:“我觉得和你一起做项目很愉快啊,因为我们的性格比较搭。”我听了很开心。
  我们的项目进行到后期,这家企业又有了新的项目,我非常积极地去争取,做了很好看的投标书。有一天,这位项目总监问我:“Vicky,你们那个新项目准备得如何了?你把投标书给我看看,我帮你提提意见。”我稍微犹豫了一下,就把投标书发给她了,之后再也杳无音信。我们最终输了那个项目。
  直到客户公司的一个员工跳槽到我们公司时我才知道,當时那个客户总监把投标书草稿发给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因为与我们竞争的公司据说是她七大姑八大姨开的,导致竞争对手不仅仅价格比我们有优势,而且好像和我们一样了解这家企业。
  知道真相的我几乎抑制不住打电话臭骂那个客户总监的冲动。很久我都在纠结:“我把你当朋友,你却这样利用我?需要我帮忙的时候我就是朋友,不需要了就一脚踢开,我不奢望你帮我,但是总要对我公平吧!”那段时间我天天怒火中烧,动不动就和同事发脾气。
  我深深陷入了这件事带给我的郁闷里。
  我在公司里的“辅导员”Jessica找我谈心。她问:“你最近怎么了?好像别人欠你钱似的。”我跟她讲了那个项目的事情。Jessica听了奇怪地看着我:“这算什么?丢了一个项目你就变成这样?你要像某某某一样每个项目都丢,还不得去跳楼啊?”我不依不饶:“可是我以为自己和那个客户总监关系很好啊,我把她当朋友。”Jessica:“那你以后不把她当朋友不就行了?你的朋友不会都这样啊。”
  和她聊完,我决定不再继续纠结这件事。我约了三两好友去看电影、吃大餐、买东西,一个周末之后,抑郁的情绪飞到了九霄云外。再回头想想那个项目的事情、想想那个项目总监,忽然觉得一切纠结都很愚蠢,通过一个项目认清了一个人,不也挺好的?
  放下工作,不是放下工作中的责任,而是放下工作的羁绊,去做些与工作完全无关的事。你纠缠在一件事情中的时间越长,越可能会一根筋地纠结下去,因此给工作留点空间,忙里偷闲之后再回头工作,你会从更加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之前发生的事情,得到进步或者反省自己的错误。
  别把工作当成一切,因为它真的不是你的一切。(摘自《职场不逃跑》中信出版社 )
其他文献
现在人们习惯用手机打点生活中的一切,“给个好评”也成了顾客和商品提供者之间最常见的话语。  在美国,Yelp是最大的点评网站,囊括了餐馆、购物中心、酒店等领域的商户,用户可以在Yelp网站上给商户打分、提交评论等。总体来说,Yelp网站上的内容还是相当准确的,其评论数据很有实用价值,但网站上还存在一块灰色区域:餐厅老板可以鼓励心情不错的顾客发布帖子。尽管Yelp反对这种做法,但这些评论确实不能在技
期刊
前段时间,一个女作家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布了“爱的纪律”。她说自己在每天下午三点半必须停止写作,换好漂亮的衣服,化好得体的淡妆,熨好所有的衣服,静候丈夫归来。她说:“你要是爱丈夫,就不能吃得走形,不能肌肉松弛,不能面容憔悴,这是爱的纪律。”  这条纪律把其他普通女人吓得半死。我想,大概每个女人都会在心底战战兢兢一番:我才不需要什么爱的纪律,我相信我足够有魅力,不用去做那些蠢事……但是等等,我真的那么有
期刊
我之前往微博上传了一些照片,下面有这样的评论:“你是不是换相机了?我感觉光线比平时的漂亮多了。”其实我没有换相机,拍照技术也没有变好,我想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我对光线的看法改变了。  东西多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忽视照到房间里的光线,但是当房间空了,眺望光和影的变化是对我最好的奖赏。草木随风摇摆的影子、窗户映在榻榻米上的影子,时刻在变化的光线充盈室內的每个角落……这些与光线的偶然邂逅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倍
期刊
有多少人会认识到性欲在自己的生活中的重要性?抑或认识到了,但很难次次达到完美的目标?不过,起码趋于完美是需要持续努力的方向吧。  从心理上的蠢蠢欲動开始,到第二天清晨闻着阳光暖洋洋的味道一起起床,这是我心目中理想的结尾。  没错,结尾要到第二天清晨。此时,咖啡壶在炉子上作响,散发出力道醇厚、香气浓郁的芬芳,等待着被唤醒。挑选一颗熟到刚刚好的牛油果,用刀子对半切开。无需再用额外的碗盘,直接就着牛油果
期刊
翠绿与薄荷绿是两种绿,就像鲜甜与津甜是两种甜。  翠绿,墨绿里兑一点水,江山阔了;淡绿中加一点绿,河流紧致了,是让人视觉和心里都舒服的颜色。  薄荷绿是一种摇摆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增一分绿肥,减一分绿瘦,不增不减,刚刚好,凉凉爽爽,有薄荷的气息。  滴翠这个词,动宾结构,充满动感——翠翠的绿落下来,一滴、二滴,得用手去掬。  我认为《红楼梦》中的妙玉是翠绿的。妙玉身上有着从容自若、不卑不亢的气
期刊
如果不加班,運气又不错,碰到路上没有堵车的情况,我傍晚六点左右可以回到家。  换鞋、洗手、打开音乐、进厨房、开冰箱,这些动作像一个浑然天成的系列,被我瞬时完成。其实在厨房里忙碌时是听不到音乐声的,但我仍然让音响开着。那若有若无的音乐声像是一种陪伴,亦像是一种仪式。它能让空置了一天的家在一瞬间实现由“空”到“满”的转变。那轻柔和缓的音乐声拂过桌椅和插在花瓶中的鲜花,在门窗和墙壁上稍作逗留后,欢快地飘
期刊
这两年,亲朋好友都很认可我的编织作品。大年夜前,我依然每天要做好几个小时的手工,最后的时间里才会冲刺给家里的孩子们织新衣。做一件礼物,我往往要先揣摩对方的喜好,心里有数了,再琢磨款式,开始寻找订购什么样的材质和品牌的毛线。等到从代购手里拿到毛线,也未必能立刻着手制作,我还会继续各种纠结,将温暖的毛线拿在手里,反复感受它的“性格”,之后才缓缓动手。我把有限的休息时间都投入到一针一线中去,才有了满意的
期刊
有一天,她在网上看到了他的联络方式,然后收到他加好友的申请。他先是送给她虚拟的礼物,每天问候,然后开始与她浅淡地聊几句。他透露出关心,点到为止。  她已经成家,生活已成定局。她也设想过再次见面的情形:说什么样的话、穿什么样的衣服、在什么样的场景中,淡定、优雅是这些想象的主题词。他主动提到了毕业20年后的同学聚会,她很难说清楚接下来的购物、烫发、美容和健身究竟是为了什么,反正她不希望所有看到她的人失
期刊
在几年前的互联网大会上,我在乌镇的一间酒吧里意外碰到了周鸿祎。我们参与了一场临时拼凑的“狼人杀”游戏。我和周鸿祎扮演“狼人”。狼人杀这种大众游戏,原本是有一些默认的规则存在的,比如“不能向同伴使眼色”“他人陈述时不得插嘴”等,唯有周鸿祎不同。眼瞅着“狼人”方即将告负,周鸿祎想尽办法挑战主持人:“你没说不能传递信息啊。”“你也没说在别人陈述的时候不能打断人家啊。”做主持的小伙子被连续不断的诘问和试探
期刊
我有诸多不拿手的事情,其中首屈一指的是养花养草。明明是一盆绿意盎然的花草,一旦到了我的手里,没几天就会枯萎发黄,恹恹然毫无生气。虽然我也会及时给它们浇水,可就是养不好。其中原因至今不明。我的朋友们感到好奇的只有这么一个事实:我养的花草轻易不会死掉。几个月,或者几年才到我家来玩一次的朋友们,脸上难掩惊讶的神情,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上次来的时候,看它病恹恹的,竟然活到了现在!”如果一定要找出我养的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