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0418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眼压均明显下降,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与小梁切除术对于治疗青光眼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小梁切除术治疗了的患者,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小梁切除术;青光眼;远期疗效
  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视神经病变的损害视觉功能的眼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视乳头结构异常和视野缺损、缩小。据统计,全球约有10%的患者因为患有青光眼而导致失明[1]。而眼压的升高极易导致青光眼患者的病情不断发展、加重,因此降低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目标。对于降压的手术方法主要属于滤过性手术,Cairns于1968年发明了小梁切除术,进而不断的运用于临床治疗,但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小梁切除术的治疗在手术后的早期与晚期均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形成白内障等。这就激发了众多医学专家去寻找疗效更佳的治疗方法,经过多年的探讨,研究出了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这类手术主要包括粘弹剂小管切开术、深层巩膜切除术联合网状透明质酸钠生物胶膜或胶原植入术等[2]。由于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的无巩膜造空术,从而相比于传统的小梁切除术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则要主要探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为26~78岁,平均年龄为43.67岁。手术前,患者的眼压为21~78mmHg,平均眼压为30.76mmHg。上述患者均只有其中一只眼患有青光眼。且患者之间一般资料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我们将这60例青光眼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发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我们对观察组采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进行,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如下:
  小梁切除术:首先在角巩膜缘的颞下方进行大小足以使细冲洗针头穿入前房的角膜穿刺,为手术过程中前房的注水、冲洗等工作做好准备。其次,直肌牵引线缝上后以角膜缘为基底用有齿镊夹住球筋和球结膜做全层切开直到角膜缘。同时切除角巩膜的深层组织,并切除掉角巩膜切口中暴露的虹膜,在清洗后恢复虹膜,从而在上方开始做球结膜瓣。最后使用尼龙线缝合巩膜瓣,并向前房注入平衡盐水用以恢复前房。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首先,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手术前眼科的常规手术准备工作,并作以角膜缘为基底的矩形表层巩膜瓣和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其次,取出浸泡在0.25mg/L的丝裂霉素中的小棉片,在避免小棉片接触患者的结膜瓣伤口的基础上,将其放置在患者的巩膜瓣和结膜瓣下。3分钟后取出棉布,并使用150mL的盐平衡溶液对其进行反复冲洗。再次,巩膜带与在小梁网带后缘的结合处作两个约3mm长的垂直放射状切口,并且不断加深切口直至看见schlemm管内壁,充分保证schlemm管外壁打开,再将schlemm管外壁连同深层巩膜瓣一并切除。最后用尼龙线在巩膜瓣处进行缝合。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研究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眼压为29.87mmHg与30.01mmHg,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眼压在手术后3个月为14.63mmHg,6个月为16.56mmHg,9个月为18.34mmHg,1年为17.95mmHg,而对照组的眼压在手术后3个月为11.98mmHg,6个月为13.78mmHg,9个月为17.65mmHg,1年为17.54mmHg。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眼压相比于手术前均有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手术后的眼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我们发现,观察组中总共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仅有4例占比13.3%,而对照组中共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有12例占比40%,两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的对比分析
  组别 眼压(mmHg) 并发症(n/%)
  术前 术后3个月 术后6个月 术后9个月 术后1年
  观察组 29.87 14.63 16.56 18.34 17.95 4(13.3)
  对照组 30.01 11.98 13.78 17.65 17.54 12(40)
  3.讨论
  随着现代眼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在抗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中,小梁切除術已成为经典的术式,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也伴随着抗代谢药物的广泛应用而大大提高,但是,小梁切除术在手术早期滤过过强,这时容易出现房角粘连关闭、黄斑囊样水肿、脉络膜脱离、恶性青光眼、角膜水肿等[3]由浅前房导致的相关并发症和白内障等,在手术后由于滤过泡的瘢痕化很容易导致手术失败。而一种新兴的青光眼滤过手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相比于小梁切除术而言,因为手术没有打开前房,手术不进入前房而是切除阻碍房水外漏Schlemm管外侧壁及深层巩膜组织,手术对眼内组织骚动小[4],不影响眼内组织的正常生理,同时保留了内侧葡萄膜小梁网和狄氏膜,使房水从深层内侧小梁自发性渗出,眼压是随房水渗出而逐渐下降的,这就避免了复合小梁切除术因穿通前房而使眼压急剧下降及其可能引发的许多并发症的发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还通过多种途径引流来降低眼压,为了维持了减压室的存在,抑制滤过泡瘢痕形成,植入生物胶,保持了滤过道通畅,再联合应用丝裂霉素,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滤过道的瘢痕化[5]。因此,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并发症少,手术过程安全可靠,眼压控制稳定,远期疗效好。
  参考文献:
  [1]杨江勇.非穿透性小梁手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远期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30:103-104.
  [2]罗红,戴汉军.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小梁切开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性青光眼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17:5151-5153.
  [3]米娜瓦尔·阿不都,具尔提·哈地尔,买买提江·阿布都卡得尔,陈雪艺,简妮娅,艾克莱穆·艾尔肯.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与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8,12:1094-1099.
  [4]霍鸣,李娟,张海江,吴昊.非穿透性与改良小梁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J].国际眼科杂志,2008,02:396-397.
  [5]覃淑华,朱峰,邵卫星.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04,06:475-476.
其他文献
摘要:多由于不慎跌扑,脘关节突然背伸手掌着地,或提物不慎,致使筋脉受损,气血凝滞,导致腕关节损伤。经上述治疗方案处理后疗效显著。  关键词:腕关节;损伤;按摩;治疗  腕关节扭伤,多有明显的外伤史。伤后出现腕部无力,腕关节活动不灵。轻伤,一般无明显肿胀,疼痛不甚,仅在大幅度活动腕关节时始有疼痛。严重扭伤,可间腕部肿胀、疼痛较重,不能活动腕关节或活动时疼痛加剧。  一、临床资料:本组200例患者中多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心电图与B超检查在诊断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间诊治的10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对其进行心脏B超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方法诊断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种检查方法進行比较,心脏B超检查中,A峰高于E峰(A>E)检出率为52.4%,患者左室肥厚的检出率为79.2%;左房增大的检出率为43.4%;左室扩大的检出率为35.8%;主动脉扩张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肝胆结石再次手术的原因及临床疗效。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3月至2013 年3月间,收治的肝胆结石患者行再次手术的48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再次手术的原因及临床疗效。结果 48例行肝胆结石再次手术的患者中,行肝胆管切开取石者9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者15例,胆肠吻合口狭窄扩张支架放置术7例,肝外叶切除术8例,肝管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9例。术中行T管引流术者45例。48
期刊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我县该病其发病数居性病第二位,仅次于梅毒。尖锐湿疣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狀态密切相关,妇女妊期机体的免疫功能受抑制,加之孕期外生殖器的变化,使其治疗较为棘手。  1 临床资料  经调查我县县级两家医院妇产科门诊2010年1月1日-2014年7月共诊治尖锐湿疣病例66例,其中妊娠期尖锐湿疣妇女25例;年龄18-38岁。早期妊娠8例,中期妊娠12例,晚期妊
期刊
摘要:目的: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危害的发生。方法:规范操作流程,针对生物及理化性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结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法,职业性危害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职业性危害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供应室;职业危害;防护;洗手  医院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物品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和发放的工作,集中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改进的静脉留置针置管及固定方法在老年心血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观察1012例老年心血管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操作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操作方法,即将输液瓶低置后穿刺,无菌贴膜U型固定。观察两组患者在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针头脱出、渗血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在渗血、脱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留置时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64例尺骨茎突骨折合并桡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1例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非手术的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7.6%,对照组治疗的优良率为78.3%,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实验组 该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在社区综合干预下的血压管理效果。方法 社区高血压患者 260 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3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高血压治疗,干预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建立健康档案进行统一管理、健康教育及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 1 年后,干预组的血压达标率(85.2%)、治疗依从性(88.7%)及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92.2%),均高于对照组(67.0%、7
期刊
摘要:目的 了解多功能锻炼器材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3年10~12月收治的60名患者为对照组,以常规的功能锻炼方式进行锻炼;选取2014年1~3月收治的60名患者为观察组,用多功能器材辅助患者功能锻炼。结果 观察组的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1.2.1功能锻炼的方法 两组乳腺癌患者均接受乳腺癌术后常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部分药物对常用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的影响。方法:以肾上腺素和利福平为研究药物,选取单独服用肾上腺素或者是利福平药物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项目产生的影响。结果:单独服用肾上腺素药物的患者,对患者体内黄素单核苷酸、LD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正干扰,对患者体内的尿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等含量检测结果发现具有较强的负干扰。单独服用利福平药物的患者,对患者体内黄素单核苷酸、结合胆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