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上“新温饱”:欲望提速,谁给我们的心灵减负?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520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人语】
  这是一个强调“我的”和“自己”的时代。
  从不可高声语的“集体宿舍”到壁垒森严的“商品房”;从摇摇晃晃的“公交车”到轻巧专属的“私家轿车”;从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到自谋生存的“SOHO族”——现代人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私有化”、“高耗能化”。然而,在一次次自我、任性甚至盲目地选择和追逐后,人们吃惊地发现:曾经的快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焦虑、郁闷、紧张和惶惑。
  “你被房奴,他为车狂,我因事困”可算得上现代人的三大烦忧。而这三大烦忧的副产品则是一组惊人的数据:“心肌梗死”“忧郁症”“胃癌”“妇女病”等疾症越来越年轻化,城市人成为“抑郁症”和“自杀”的高危群体。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而在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群中抑郁症患者占了50%~70%……
  看来,“私生活”膨胀下的“新温饱”生活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幸福,相反,它像一把双面刃,在给予人们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上的负累和恐慌。那么,在追求幸福的路上,“新温饱一族”看似体面光鲜的暗部表情怎样?又缘何经常会屡失幸福的方向感?欲望提速到底给他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又新添了怎样的愁苦?他们又该如何在赶路的时候记得欣赏风景?本期话题,让我们共同关注——
  
  心理SOS
  
  “新温饱”女人的窘迫:我该到哪儿找幸福?
  
  编辑同志:
  我原先在内地的一个县中当老师,总觉得怀才不遇。孩子一岁多后,我咬咬牙于2001年背井离乡,来到了深圳。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实验学校,条件很好,工资待遇也不错。正因为如此,教师之间的竞争特别厉害。五年来,我一刻也不敢懈怠,白天要上课备课,晚上还要下班辅导,从早上7点出门,晚上10点回到住处,可谓五年如一日。我每年都教毕业班,今年,学校领导还安排我做年级组长,我的工作就更忙了……而所有这一切,换来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工资卡上七八千块钱的月薪。
  可是,这并不能让我感到满足和快乐。我想,一个月八千块算什么呢?如果我在深圳安家,把丈夫孩子接来,一个月不吃不喝也只能买一平米房子,要买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那我就要像现在这样没日没夜地工作90个月才能成为“有房族”。而且,我身边很多人都有了车子,我也想有一辆车,那至少又得耗掉我两三年时间。小孩大了还要读书……也许,你会说,买房可以按揭啊,车子可以暂时不要啊。
  可是,这只是我周围的人所说的“温饱”生活啊!我无法想象负债过日子的人会过得轻松,更不愿比身边的人过得差,假设一下,比如单位同事约好假日去近郊游玩,每一个家庭都有车,而我家没有,那会多尴尬、多扫兴?——也因此,我把难得的双休日也搭上了,为了每小时的60块钱,这两天,我得12个小时到三个地方连续给8个家教学生辅导英语和语文……生活对我而言已毫无乐趣可言,所有的时间都换算成了钱,我整个人也都给了钱。除了寒暑假我能回一趟老家外,平时和丈夫就是过两地分居的生活,夫妻间越来越出现隔膜了,孩子现在也变得和我陌生了……
  我是为寻找幸福而来到深圳的,收入比在内地时高了近10倍,可为什么“幸福”的感觉离我越来越远?我有时想辞职回到老家,但一想到大半年的工资还不如我现在一个月的薪水,我又几乎绝望……谁能告诉我,我在哪里失去了幸福?又该到哪里寻找我想要的幸福?
  深圳王润月
  “以前,人们感觉不幸福,那是因为生活不好;现在,人们感觉不幸福,那是因为生活好起来了。”凭直观感觉
  和生活经验判断,这封信反映的现时代女性的心态,应该不在少数。每天,我们的大脑里充斥着这样的信息:“房价又升了”、“股票又跌了”、“油费又涨了”、 “工资又
  
  降了”、“消费税又增加了”……我们越努力挣钱买房,房价越高不可攀;我们越渴望拥有一辆私家车,汽油价格越令人望而却步。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的幸福感并不和收入的高低和物质生活的好坏成正比,相对于年收入10万元的人群而言,年收入在3万至5万元的人群反而普遍感到“幸福”。
  
  “新温饱”原生态
  
  我为房奴:负重蜗牛怎能轻松
  口述/陈夕(女,29岁,月薪2400元) 记录/一叶知秋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我6年流离失所时最喜欢的一句诗。为着这个梦想,我倾尽全力,尽管工作6年的积蓄还不够我交首期,但在父母的大力支援下,总算搬进了写着自己名字的房子,尽管是二手房。在此之前,我搬了七次家,甩了三个没出息的男人。现在,我终于不用担心每月被房东要挟着加房租,也不用担心在吵架后被男友吼“给我滚出去”。每次看着同事因房租上涨而忙着搬家或急着找合租伙伴,而我则可以在下班后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买把蔬菜,提袋红富士,悠哉游哉地回到我布置雅致的蜗居,坐在阳台上自在地听音乐、观日落,好不惬意!
  只是每月按时出现的按揭,把我重新拉回现实。对于我这个爱花钱不爱赚钱更不爱存钱的主来说,每月的按揭着实让我发愁。我感到自己仿佛每月被人“按”在地上,再“揭”去一层皮,痛彻心肺啊!1800元,这就是我每个月必须挣到且完全不能支配的数字。上个月,单位工资迟迟不发,以至于我每日都在神经质般地数着还款倒计时。等还剩两天的时候,彻底绝望的我给银行打了电话,谎称自己出差在外,试探着问了问推迟还款的后果。那接待小姐倒是热情给我出了个主意,说让我以后一次多存几个月的按揭。放下电话,我突然想哭。还好,第三天工资总算打到了我的卡里。
  除了每个月催命般的按揭压力外,一个更糟糕的现实是:那些平时对我还有点意思,常隔三差五约我喝喝茶、聊聊天的男性,知道我买了房子后,都变得模棱两可起来,最后竟渐渐断了联系。也许这些男人觉得买了房的女人有些强大吧,毕竟,男人总是希望女人比自己弱一些的。
  如今房价虽然涨了,我的“身价”却因为年龄渐长而跌了,看着原来一起合租房子的女伴一个个出嫁,我真后悔过早背上了这沉重的“蜗牛壳”。
  【信息点击】自2004年,房贷利率已经连续多次上调,今年4月28日起,个人自营性住房贷款的基准利率由6.12%提高到6.39%,还贷年限由原来的最长30年减少至20年。除经济压力外,私有房产还意味着生活开销紧张、不能轻易辞职、难找到匹配的伴侣等等。如今,私房拥有者成为另一种“老大难”,房子不再是安乐窝,而是某种意义上的“蜗牛壳”——沉重的负担。
  
  私车主的恐慌:真想移民阿联酋
  
  口述/吴佳(男,42岁,月薪2600元)文/夕阳断桥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要拜访客户。为了方便工作,也让自己脸上有光,去年,我不顾妻子的强烈反对,执意用几年来的积蓄买了辆“捷达1.6”,主要图它省油,而且维修成本低。刚买车那会儿,我几乎每天傍晚带着妻子、儿子在城里四处转悠,把儿子乐得直喊“老爸万岁”。妻子上下班也不用挤公交车了,每次送她到单位门口,同事羡慕的眼神大大满足了妻子的虚荣心,于是怨言变成了夸奖。只是不到一个月,油费加停车、保养,就得花个400块钱。
  本以为油价上调是百年难见的事情,谁料我买车后,它像坐电梯般连续上涨三次,我也只好放弃93号油,改用90号油。就这样,每月的开销还是增长200多,加上其他开销,每月养车的钱都够来回我坐飞机去一趟上海了。
  三月,我朋友的公司组织他们去了趟迪拜,他回来后告诉我:看着那个富得流油的地方,他真恨不能移民阿联酋,不为别的,就为那用油便宜!我和朋友也有一样的想法。私车现在成了我最头疼的困扰,妻子为卖不卖车的事和我争执了几次,可是车才买两年多,卖掉却不值钱。我继续开又担忧油价再疯涨,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一听见朋友想买车,我第一个跳出来劝止:“哥们,买得起车,可你买得起油吗?”
  【信息点击】2005年起,成品油的价格在13个月内6次上调,今年3月26日执行新油价开始,汽油出厂价每吨实际上涨950元。一辆车正常的报废年限是12年,一个人正常的打车支出12年需花费15万元,而一台私家车的各种税费加上养护费用,12年需花掉6万元,购车费用还未计算在内。油价的上涨导致私家车每年的油费支出增加9%,这不仅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同时泊车困难、堵车严重等问题,也令车主“拥有私车”的快乐大打折扣。
  
  私有工作者:谁知我心多惶恐?
  
  口述/笑飞飞(男,27岁,自由摄影师)文/夕阳断桥
  我是个超级“驴友”,可惜影楼的工作总让我分身无术。错过了尼泊尔和天水之行后,我下狠心辞职,一心盘算着“与其成天拍那些木头美人,不如趁年轻到处走走,给杂志拍风景照和写游记,照样能养活自己”。
  结果却事与愿违。原有的积蓄只够支撑我的生活开支,旅费和胶卷钱必须靠自己创造。跨入SOHO行列,再没有老板在固定时间内发放定额工资,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压力。刚辞职那会,我像只无头苍蝇般揽到什么活就做什么,累得半死,拿到的钱还不如工资多。
  过去我是个血拼狂人,上超市买东西不眨眼,反正下个月工资如数到手,所以没有存钱的概念。如今收入朝不保夕,我一切从俭: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非买不可的东西尽量少买。花钱时变得小气谨慎不说,因为没有公司为我缴社保,生病时也不敢上医院——看不起病啊!目前这种节衣缩食的状态,我哪有心情和精力去旅游?SOHO确实带给我许多自由,只可惜我根本消费不起。
  【信息点击】一份安稳的工作早已满足不了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厌倦了老板的脸色,更多人选择做自己的“老板”。这些“SOHO族”(追求创意性和风格的独特性,并独立完成相关业务的族群)或“飞特族”(只在需要钱时找弹性大的短期工作挣钱,钱包饱满时便不工作的族群)开始向传统的“朝九晚五”职业模式挑战,他们的工作时间和收入极有弹性,他们远离了人际战争,他们比普通上班族自由闲散,但是工作的私有也令他们失去了基本的职业保障、安全感、社会福利、信息流通和人脉关系。
  
  幸福好望角
  
  “草根张”的非时尚幸福生活
  口述/老张 文/阎荣霞
  
  吃过晚饭,我拉着老婆的手到街上散步。老婆一边走一边“哇”:“哇,猪蹄,热的!”“哇,好大个儿的桃!”她一“哇”我就出汗,拉着她往一边躲:“你别再‘哇’了,我都无地自容了。老婆想吃个猪蹄,我都舍不得……”前不久老丈人突发半身不遂,全凭我们夫妻俩给他看病吃药,现在只好一切从俭。好在老婆“哇”两声就过去了,否则就是割我的肉,也得给她买呀!
  我姓张,中学老师,月收入不过一千两百块。当时结婚正赶上“草根”之说盛行,所以老婆给我起个外号,叫“草根张”——其实,树根有树根的豪华,草根也有草根的快乐。
  一千两百块能干什么?买车买不起,而且没必要,谁有时间天天开着它到处乱跑?一不留神还让人把驾照给扣了。再说,油呢?还要养护、美容,到底是我玩它,还是它玩我?骑自行车上班也不过十来分钟,老婆在附近一家棉纺厂上班,回来时顺路捎上她,车后坐妻,车前挂菜,一家子高高兴兴就回家了。
  豪宅更别想,几十万的价钱,还有装修和陈设,还要楼上楼下打理。我们住九十平方米的公寓楼也挺好,大玻璃窗,太阳一照,亮堂堂的。老婆整理卧室和客厅,我收拾厨房和厕所,十分钟结束战斗。然后你剥葱来我择蒜,你炒菜来我做饭,吃过饭我看电视,老婆玩电脑,玩着玩着就寂寞了,把手伸给我,让我静静地握着。
  我是一平常人,就想守着老婆,我不嫌她胖,她不嫌我丑,就这样拉着手慢慢变老。至于“时尚”,我就不赶,谁能把我怎么着?不买车就不操心油价上涨,不买房就不必每个月被人“按住来揭皮”……至于名牌衣裳,整天洗熨烫,烦不烦啊。按我的理解,所谓的“时尚”,就是屁股当大脑,跟着潮流跑,跑到后来连“北”都找不着——这种傻事不干也罢了。
  因为没有太多的钱,所以我回家就自觉围上围裙钻厨房,烧老婆爱吃的豆豉油麦菜,然后毕恭毕敬请老婆品尝,老婆的笑脸就是对我的最大奖赏——她不停地笑啊笑,我就觉得天上“噼哩啪啦”地下金元宝。我们还生了一个小姑娘,好几岁了,调皮捣蛋的。她一边磨着我们要钱买零食,把自己吃得胖胖的;一边为洗两只碗跟我们讨价还价,又刁又奸。我高兴了赏她一块钱,不高兴了听她哭着唱“交响曲”。我的最大理想已经实现了,就是在一份安静的生活里,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亲爱的人过一种小康(小气、安康)的日子。
  然后呢?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发工资,给女儿买一串老北京的夹豆沙糖葫芦,给老婆买两个热猪蹄,举着就回去了,继续过我那“草根张”的如火如荼的幸福生活。
  
  “新温饱族”的减压秘笈
  李玲(北京慧源心理咨询中心首席咨询师)
  
  减压岛
  
  “新温饱族”,也该在赶路的时候记得欣赏风景哦!来,不妨跟着我们减减压,做做心理美容——
  尽量让生活保持规律静下心来想一想,你有多久没有按时睡觉,有多久没有按时锻炼,又有多久没有按时吃饭?也许你有一千个一万个放弃这种规律的理由——“我忙啊”、“我没时间啊”。但是,时间一久,你对生活的可控制感会越来越差,压力也就随之越来越大。因此,梳理你的生活,让它渐渐地恢复规律,实际上是减压的一大妙招。
  运用想象力放松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或坐,或躺,让身体的每一个部分放松。接着,让想象力驰骋——你正躺在海边的沙滩上,软软的细沙轻抚着身体,海风吹过,好凉爽啊!不远处,有海鸥在飞翔,传来悦耳的叫声,浪涛拍打着海面……面对大海,所有压力变得越来越小,小到像一颗沙粒……每天十分钟,相当于做了一次心理美容,快试试吧!
  享受点滴快乐心理学家经过测试发现,快乐是来自“多次感觉很好”而不是“偶然的情绪高涨”。应该创造和享受生活中点滴的快乐,可以是从睡梦中醒来,送给自己的一曲美妙音乐;可以是为家人送上的可口晚餐;也可以是和爱人相依相伴闲庭漫步。
  拥有几位知心朋友国外心理学家曾研究发现,有着稳定朋友圈子的员工更容易快乐,应对压力也更自如,这是因为朋友可以给心理带来安全感,同时能够提供很多信息源,让我们在困难时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求得解决的办法。美国心理学家米勒说:“一个人要想保持人体健康,不仅需要锻炼身体和保持正确的饮食,同时更需要加强对友谊的维护。”不妨经常和朋友煲煲电话粥,或利用休假日小聚。
  写积极内容的日记心理学家发现,有过精神创伤和压力的人,如果开始认真记下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便可很大程度得到康复。因此,经常记下生活中快乐的事和积极的事,便相当于给心理健康买了份“减压保单”。
其他文献
吴继宏,经常在节目中放肆“痛骂”一切她看不惯的人或事;孙静,很多人准时打开收音机听她和听众“吵架”;秋微,常常在节目中一针见血,呛得男士郁闷不已……她们,是一群掌握着话语权的女主持,更是一群毫无“淑女风范”的“生猛女子”——    们是一群“猛女”主持,“我表达自由”,是她们的独立宣言。她们走在时代的前列与边缘、在传媒上表达她们较早觉醒的自我意识和强悍控制欲。她们有着叛逆的壳子、传统的芯子。她们对
本文说的 five-year-old 的意思是“五岁大的”,其中的 five 只是我们随意举的一个例子,它也可换成 one, two, three, four,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等;同时,其中的 year 也可根据情况改用 month, day 等词。本文拟对这类结构的用法作一小结,同时也对其相关用法作一归纳。    一、基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劳动。如今步入了21世纪,人工智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因此,人们开始讨论一个问题:劳动是否可以全部交给人工智能?答案是否定的。  在我的家里,承担家务劳动的重要角色是我的妈妈。我妈妈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平时又带弟弟又干家务,虽然很累,但她毫无怨言。有时我也会帮着妈妈拖地、晒衣、洗碗,虽然有点儿烦有点儿累,但正是这样的劳动,让我们的家庭无比温暖。如果
秋风到,秋蟹肥,现在正是吃螃蟹的好季节。螃蟹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但食之不当也会影响健康。    食蟹四注意    1.选蟹应该挑选蟹壳硬、发青、蟹肢完整、有活力的蟹。“九雌十雄”是指阴历九月吃雌蟹,此时雌蟹成熟度最高,蟹黄丰富;十月吃雄蟹,此时蟹膏(精巢)丰富。2.洗蟹蟹的食性极杂,死鱼烂虾均为其“美食”,清洗时要将污泥刷净,特别是蟹腹螯肢要彻底洗刷。洗后放入清水
他娶我,只是要我做继子的保姆吗?  艾佳:  我一年前和立军结为夫妻,我当时未婚,而他曾离异,身边带了个儿子。他工作很忙,经常是早出晚归,孩子则由我上学送、放学接。周末,我带孩子参加补习班,变着法子烧孩子爱吃的菜,立军看在眼里一声不吭,我多想听到他说几句暖心窝的话儿啊!情人节那天,我想让他陪我去看场电影,他说孩子没人照顾,我说就先让孩子他爷爷奶奶照看两小时吧,他斜眼瞪了我一下,说我只知道自己开心,
法国有位医生,名叫勒内克。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听诊器,他给病人看病时,有时需要把耳朵贴在病人的胸部,听心肺活动的情况。一次,有位很害羞的年轻姑娘来看病,说什么也不肯让医生把耳朵贴在身上听心肺活动,最后站起身走了。从那天起,勒内克就想发明一种器械,让医生不用贴着病人身体也能听清病人的心肺活动情况。  一天,勒内克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堆木头玩耍。他们玩耍的方式让他感到新奇:在木头的一端,一个小孩用铁
以前,我认为植物就是些一动也不能动,哪儿也不能去,光知道喝水,需要人照顾的小baby或“木木先生”。一次偶然的发现,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  夏天,天气炎热,我怕家里的植物“口渴”,给它们浇水的次数就多了几次。一天早晨,我突然发现,放在客厅高几上的绿萝,好些叶尖上都有亮晶晶的水珠。这是露珠吗?露珠是夜间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客厅温度这么高,能形成露珠吗?  我将疑惑告诉妈妈,妈妈反问
去年10月24日上午,我们育才学校五年级的全体同学,顺利地来到芙蓉区素质教育基地。在那里,我们展开了四天三晚的训练、拓展。那段时间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6日下午的那个游戏。  那天下午,总教练先说了游戏规则,然后给了我们10分钟的练习时间。首先,我们每个人手拿一根空心灯管,队长把弹珠放入第一个同学的灯管里,接着这位同学将灯管倾斜,把弹珠倒入第二个同学的灯管里,以此类推,直到把弹珠倒入一个桶里,才
德普禅师是宋代著名高僧,他经常四处云游,到处讲法。  有一次,德普禅师在云游途中经过一座小寺庙,见天色已晚,就进去挂单。庙里只有一个和尚在打理事务,按理说,一个人住在庙里,天不管地不管,自由自在得很,可那个和尚不仅不快乐,而且还总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德普禅师初来乍到,也不方便多问,就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早,德普禅师被院子里的扫地声吵醒,那个和尚已经起来扫地了。他扫了地之后又开始挑水洗石阶,接着
“哇,科学课终于来了!” 随着上课铃声响起,我们便不由自主地昂首期盼。科学老师的确不负众望,他托着一个“火箭筒”得意扬扬地走进了教室,迎接他的是我们期待的小眼神。  实验开始,老师举起一个喷水的工具,晃了晃,向我们介绍里边装的液体——酒精。接着,他向我们挑了挑眉毛,轻轻捏起一个打火枪。我们惊叫了起来,因为我们知道两物接触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前面几排的女生匆忙地躲到后排同学的身边。  老师把“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