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杞人”——记杞县民政局局长汤宗立

来源 :中国民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传,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于是忧心忡忡,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今天,在这里又出了一位“忧天”之人。所不同的是,他忧的是自然灾害给百姓造成的危害,忧的是困难群众的生活。这个“忧天”的杞人,就是河南省杞县民政局局长汤宗立。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鄂北岗地1956-1966年和1981-1990年共21年的土壤湿度及棉花、小麦生育期资料的分析,指出了素有"旱包子"之称的鄂北岗地的土壤水份变化规律,找出了棉花、小麦需水关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巧妙的方法导课,可以激发学生上好本节课的情趣,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 利用时代背景导课    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我先向学生介绍了李白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汪伦当时很年轻,也很爱好写诗,他对当时有名的大诗人李白的诗产生了浓厚兴趣,很想拜访一下李白,但又怕见不着李白。偶然一次汪伦打听到李白的出游地,于是他根据李白爱游览、好饮酒的爱好,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内容是
思想品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处理与自身、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逐渐培养起来的做人做事的稳定的思想方式和行为习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民族,一定是具有
中国疆土广阔,历史漫长,不同地方同名的现象很常见,同一地几次换用不同名字的情况更是常见。一旦地名混淆,属于这个地方的人物也必然随之混淆。后世的人要想明确这些地名,就需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