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河谷型乡镇群众文化馆设计研究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hen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乡镇都在不断崛起,各项配套设施也得到不断的新建与完善。通过对秦岭河谷型乡镇的调查,发现和分析了当前群众文化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乡镇群众文化馆的设计经验,有助于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实用的群众文化馆,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水平,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镇建筑;建设;群众文化馆
  一、秦岭河谷型乡镇群众文化馆发展现状
  受特殊的地貌影响,秦岭河谷型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保存得较为完整,乡土民风淳朴、自然。但“两山夹一川”的地貌特征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当地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停留在浅层,文化馆等建筑的设计水平较低,部分文化馆的空间布局、外形轮廓、建筑结构,都缺少与当地乡土气息对应的设计;部分文化馆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仅是一栋建筑。群众文化馆是服务于群众的,在未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普遍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也定会随之改变,因此,文化馆的建筑设计要结合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找准群众文化馆的发展定位,寻求适合于群众文化馆发展的特色道路[1]。
  二、群众文化馆设计原则(图一)
  (一)开放性原则
  群众文化馆的初衷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所以在建筑的空间、功能和外形的设计中要考虑公共性和开放性原则,满足镇区居民日常公共活动需求。
  (二)整体性原则
  群众文化馆要考虑与当地环境、当地建筑之间的联系,首先要考虑当地政策,其次是当地的环境、人文、宗教信仰。建筑与环境共生,二者息息相关,因此,文化馆建设要从外部空间、乡土文化、自然生态等方面综合考虑。
  (三)人性化设计原则
  由于乡镇居民的日常活动与城市居民有差别,所以对空间和场所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在针对群众文化馆的设计中,要让人民群众与建筑之间形成更多的互动,就要融入更多的人性化设计,增强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馆的亲切感。


  (四)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要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例如:群众文化馆的外部空间可以种植景观绿植;在建筑内部的设计上可以对局部空间进行减法处理,即加强采光、通风的同时与外界相通。在传统建筑的外部结构材料运用、内部空间处理、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色彩应用上,运用元素增减、变形的设计手法,能够为建筑增加更多的特色。
  (五)真实性原则
  在文化馆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首先要对当地的历史文化、人文情怀、宗教信仰等有一定的了解,在建筑形态的设计中,应结合当地的建筑特色、建筑材料、色彩运用、开窗方式等。
  (六)创新性原则
  对群众文化馆的建筑设计还应从当下人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考虑,参考当代建筑理念进行设计,去粗取精、不断创新。
  三、群众文化馆在设计中的运用
  (一)设计要点
  1.营造“灰空间”
  建设群众文化馆需要考虑到群众的使用舒适度,所以在设计上首先要定下合适的尺度、体量,还要考虑设计室内外的“灰空间”(图二),增加人与建筑的互动。“灰空间”是一种开放的、有过渡作用的复合空间,它通常位于建筑与室外空间的交界处,在群众文化馆设计中采用“灰空间”,不仅能让建筑空间更具有过渡性和开放性,也能使建筑与室外环境相协调,延伸了群众文化馆室内外的视觉空间。
  2.虚实结合
  群众文化馆建筑中“实”的部分过多,就会呈现严肃感,使群众的亲近感不足。在设计上,要协调“虚”与“实”的比例(图三),凸显群众文化馆的亲民、开放以及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初衷。
  3.增加地域性元素
  只有结合当地的建筑文化、建造技艺、宗教信仰、乡土文化,才能设计出具有乡土气息的群众文化馆,使之成为该地区的地标性建筑。为此,设计师应将地方文化元素融入建筑形体、色彩以及公共空间构成中,构造出地域性元素的综合体,彰显当地的乡土文化,使该地区的民风民俗能够融入建筑特色。
  4.群众文化馆功能分区
  空间是建筑的灵魂,在建筑内部设计空间环境时,要合理、灵活布置,满足群众的需求。依据功能,群众文化馆内部的空间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
  (1)群众活动空间
  这种类型的活动空间由不同规模和人口性质的空间组成,参与者越多,空间结构越复杂。对有乡土气息的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作减法处理,能够增强群众对乡土文化的认识,是对乡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保护,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展示。对于大空间,可以与室外打通,进一步扩大大型空间的活动范围,使其适用性更强。
  (2)学习空间
  这类空间主要服务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需求,用来展示新技术、提供教育服务。由于该空间性质较为特殊,此类活动空间一般被设置在一些安静的区域内,以保证不受外部因素的打扰[2]。
  (3)行政、管理空间
  这种空间主要服务于群众文化馆的行政办公和管理。除了要求环境相对宁静,不受外界活动影响外,在设计时亦须考虑上述部分因素,集中办公空间,遵循用户的工作流程。只需一个办公室作为基础功能单位,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管理要求。除了主办公室和会议室外,还要设计许多辅助空间,如大堂、展览厅、接待室等。这些辅助空间的功能与办公室、会议室的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也应加以考虑。
  5.群众文化馆景观设计
  鉴于地方特色建筑多利用自然材料,并作简单的装饰,因此可以看出建筑与环境之间息息相关。建筑材料多取自当地自然环境,所以在建造时要考虑建筑与当地环境的关系,尽量就地取材,灵活搭配。要将建筑最终呈现的结果朴素地融合在原生的自然环境中。村落与群众文化馆之间既要在自然环境上形成融合,也要突出人工建设的功能。将人工建设与室内外空间自然联系在一起,就能营造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在秩序上的统一。


  (二)设计目标
  1.凸显地域特征
  群众文化馆是乡镇建设工程中的重要建筑之一,应当凸显地方气息、乡土文化、地方特色,充分展示当地人民群众的传统文化。
  2.风格统一
  文化館的设计,要结合乡镇整体的建筑风貌,在建筑颜色、建筑材料、建筑细节、屋顶样式等元素上,尽量与当地建筑保持一致。
  3.体现时代性
  群众文化馆是新时代的地方特色建筑之一,因此要体现当今时代的特点,与新时代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体现鲜明的时代性。
  4.功能全面
  在群众文化馆的建设上,要全面考虑对外的服务窗口以及内部的功能需求。首先,文化馆的设计要基于国家的政策和标准;其次,要考虑乡镇经济发展需求;最后,要考虑群众的使用需求,保证功能全面,例如设置展览空间、VR体验区、户外广场等空间,以供镇区居民使用[3]。
  四、结语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我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提高。各地的群众文化馆建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距离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高大众文化艺术素养、保护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传统等目标还有一定距离。因此,在进行群众文化馆的设计时,要抵制千篇一律的设计思路,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建筑材料、建筑形式、建筑特色,与当地环境相协调。


  基金项目
  2021年西安培华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秦岭河谷型乡镇群众文化馆设计研究(项目编号:PHDC2021036)。
  作者简介
  王星,2000年7月生,男,汉族,陕西靖边人,西安培华学院,本科,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魏舒乐.秦岭河谷型乡镇老年人居环境舒适性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
  [2]李渊博.区县级文化馆的建筑设计研究—以兴城文化馆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
  [3]裴广宇.秦岭河谷型乡镇文博中心设计策略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8.
其他文献
傅云水墨畫作品  傅云,延安市旅游集团清凉山文物管理处,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 擅长国画山水,作品构思严谨,用墨到位,构图简洁,运笔流畅,设色秀丽。
期刊
摘要:水墨画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一种神秘的东方之美,水墨画中的“笔墨”手法,有别于西方画作,凭借其独特的艺术韵味,在画中能够传达出东方意象之美,每一幅画都蕴含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因此,水墨画作画的关键在于“笔墨”的运用上。我国现当代的水墨画创作正处在转型期,在转型的过程中,各类笔墨技法也都在推陈出新的阶段,“宿墨”技法是水墨画创作中常用的笔墨技法之一,在转型中迎来自身的创新。文章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再困扰于解决温饱问题,对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开始追求提升自己的生活品位。毋庸置疑,无论在思想的启蒙方面,还是对现实审美的批判方面,当代艺术所包含的创作方法论已然被认为是对中国传统艺术观念的扩充。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艺术标志,将当代艺术观念介入展示非常重要。  关键词:陈列展示;艺术观念;介入  艺术创作者必须认识和理解当代艺术创造的方法论和内在原理,因为艺术文化的转变
期刊
博物館宣传是贯通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要想使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对博物馆产生兴趣,需要通过“雅俗共赏”的形式将博物馆的重要文物、学术研究成果呈现出来,故博物馆的宣传工作主要是社会宣传其展览、文物、学术的内容,旨在吸引更多的观众。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习惯与思维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博物馆的宣传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提高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加大文化传播力度,博物馆需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
期刊
摘要:文物反映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自然环境的状况,对社会起到教育、借鉴和科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研究文物能够帮助当代人更好地认识历史原貌,研究当时的人类活动和社会情况。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文物保护也要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科技手段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创新,确保各种文物能够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展示其价值。新时代的文物保护应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共同实现
期刊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温饱需求后,人们逐渐注重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人们外出游览的偏好场所。基层博物馆是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阵地,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促进了社会文化发展。新形势下,各地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基层博物馆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和建设,提升了基层博物馆的文化价值。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形
期刊
页岩气开发已成为我国重大能源战略。但是,页岩气开采中产生大量的返排水,含有高盐(包括Cl~-、SO_4~(2-)等)、难降解复杂有机物及重金属等复杂组分,其管理已经成为页岩气开采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论文以去除返排水中复杂有机物和铁的生物电化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研究硫循环强化过程的机理,并探究阳极电位调控硫循环途径的机制,在强化有机物去除的同时降低硫化物产生、避免黑臭,实现从机理上调控和
摘要:坦桑石是珠宝界中的新秀,从发现之初就受到高端珠宝品牌的青睐,跻身中高档宝石行列。近年来,随着中国彩色宝石市场的升温,坦桑石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价格也一路攀升。文章侧重于坦桑石的发展历史、品质分级、近期市场行情和优化处理方法。  关键词:珠宝;坦桑石;市场行情;品质分级  坦桑石是蓝紫色的黝帘石,20世纪60年代发现于坦桑尼亚,后被坦桑尼亚政府定为国石,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被称作丹泉石。宝石级
期刊
湖泊生态系统在扩展生物多样性上的作用至关重要。细菌同时作为分解者和消费者参与者湖泊内物质的循环与能量流动,在维持生态系统多样性上起到关键作用。为了获取并探究程海湖这一高原湖泊细菌的分布、多样性及具体变化规律,分别在四季度提取了水环境DNA样品,在夏、冬两季提取了沉积物DNA,选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以及real-time PCR的方法,探究程海湖浮游及表层沉积物中原核细菌的多样性及组成,结果如下:
  (1)通过一年的水质监测发现,随着水量的下降,程海湖电导率最高值为1314μS cm-1,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较快发展,博物馆展览工作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方向优化其评估模式,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方式,多方位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要根据展览数量和展览的内容,做好策划工作,明确展览项目的主要工作目标。本文从当前博物馆发展展览评估现状入手,阐述博物館展览评估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国内博物馆;展览评估;评估现状  一、我国博物馆展览评估的概况  (一)博物馆展览评估的背景  在日常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