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风景夏威夷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这几年在野外跑,看风景看出了一些门道,同样一个地方,可以陆地看,海上看,四季不同地看,如果能够上天或者入“地”去看,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这次去夏威夷,该去的地方都去了,于是想到海底玩玩,把水中五颜六色的“花花公子”看过瘾。上网搜索,果然有潜水艇!一看见屏幕上的Atlantis Submarnies公司,眼睛顿时亮起来。打电话订票时,我对接线员说,我的写作以野生生活为主,你们能保证我有故事可写吗?接线员说,我建议你找我们公司公共关系部门的Loreen联系,她知道怎么给你安排。Loreen在电话那端话音清脆悦耳,热情洋溢。她给了我Email地址,要我传一些发表过的文章。我听她有日本口音,忙说,我写中文,你看不懂,只能看一些照片。她说,那就看看照片吧。邮件传过去以后,我便出门干别的事情去了,忘记带手机。没料到,Loreen写了回信,并安排了另一个日本姑娘Yoko负责安排我的旅游。等我发现Yoko在手机里的留话,已近傍晚,Yoko居然一直等着,问我什么时候想上船?最好马上就走。我笑着说,明天周末,还有空位吗?Yoko说,Atlantis Submarnies有两艘潜水艇,轮流下水,每天六个班次,每次90分钟,有些班次已经客满。我查一下,马上给你回音。Yoko没有让我失望,联系到了第二天上船的机会。
  夏威夷著名的WAIKIKI海滩,风和日丽,碧波万顷,金沙遍地,游客如织。Atlantis Submarnies售票处就在张学良先生生前下塌多年的Hilton Hawaiian Village Hotel。进了酒店大门,七转八拐,打了几次手机讯问,才在最靠近海滩的地方找到了潜水艇公司的招牌。售票处就在海滩边,接待我的是个南美肤色的年轻人Anil。我说,找Loreen和Yoko,真想面谢她们。他说,Loreen和Yoko周末休息,我能帮助你吗?我自报姓名。啊,他说,世界周刊发表你的自然散文,是吗?我大吃一惊,心里暗叹Loreen心细如针,安排周全。更让我吃惊的是,Anil突然说起了中文。跟我来,我陪你上船。我瞪着眼睛问道,你,在哪里学的?他笑眯眯地说,在长春和广州读过一年半书,中文讲得并不好。讲得很好!我说,Anil,我们能够拍照合影吗?他满口答应,并教我做一个动作,捏着拳头,竖起拇指和小手指,就像中国人的数目“六”,这个手语意为“ALOHA”。
  Anil介绍说,今天的旅游分两部分,先上游览船,观看海上风景,到深水区,再上潜水艇。我们步入水上长廊,弯弯曲曲,长廊跨过沙滩,伸入海中。两边都是戏水的游客,有的在冲浪,有的在划船,有的在游泳。回头看岸上,椰树摇曳,彩伞朵朵,沿着海滩往右看,Dimond Head (钻石山)白云缭绕,与海相望。长廊顶端有两排长椅,供游客排队休息。我站着,东张西望。栏杆边有个小水池,供游客观赏活珊瑚;玻璃柜里陈列着潜水艇模型,人们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念;握着话筒的服务员说着多种语言,回答乘客的各种问题。不到10分钟,写着Atlantis大字的游览船迎风破浪,开过来了。Anil说,你将登上世界最大的观光潜水艇,船身长一百多英尺,有64个座位。对号入座吗?我问。Anil说,游客有红色和黄色两种标记。你是红色的,坐大船。黄色标记的坐另一个潜水艇,只有48个座位。我说,没有号码,我坐哪里?最好的位子。他笑答。我以为他在开玩笑。转身去上船。Anil说,别着急,等别
  人都进去了,最后一个就是你。我听得一头雾水,心里想,最后进去的,能有好位子吗?
  
  二、
  
  Anil把我介绍给游船服务员以后,朝海滩走去。望着他的背影,在金色的海滩上移动,越来越小,只剩下红色的T恤,好像一簇火花,被夏威夷早春的阳光照耀着,格外醒目。
  游览船分上下两层,楼下是休息室,播放着救生措施和海底风景。楼上是宽敞的观海台,栏杆旁已经站满了兴致勃勃的游客,有的是新婚夫妻,有的是一家老少。其中有几位来自中国的游客,语言不通,却满面笑容,拉着年轻的白人姑娘合影留念。你们需要翻译吗?我问。他们连连点头,并且告诉我,来自哈尔滨。他们问我来自何方?我说,来自Texas,从德州来。他们说,德州?你是山东人!听得我哈哈大笑。绿波在阳光下如翡翠一般闪闪发光,白浪在船尾追逐欢唱,海风在耳边轻轻拂过,吹走了城市的热气,空气变得新鲜清凉。忽然,有人大喊,潜水艇出来啦!大家都朝一个方向看去,天海一线,波光粼粼。顺着服务员的手指,一长条晶莹的白沫正从水面冒出来。白沫的中央,升出一个白色的标记。转眼,银色的栏杆光芒四射,然后是白色的船身,船体上有一个接一个的玻璃窗口。几秒钟内,潜水艇就像一条硕大的银鱼浮出了水面。游客们鼓掌欢呼,好像在迎接贵宾一样。游览船向潜水艇驶去,两船很快靠在一起。
  这是世界上第一条观光潜艇Atlantis的后代。观光潜艇来自从事石油开采工作的Dennis Hurd先生的一个念头。70年代,他经常带一两个客户到水底检查石油钻探设备,曾经下潜到六千多英尺的水底,目睹海洋世界的千姿百态。他想,这样的水动力机能否造大一些的潜艇,容纳多一些人呢?1979到1983年,Dennis Hurd有了自己的公司和一定的经济实力,便成立了建造潜水游艇的国际有限公司,总共花了15年时间,把第一艘观光潜艇造出来了。这艘潜艇后来被命名为Atlantis I,可容纳28个乘客,用无污染的电力发动,有空调设备,下潜一百五十多英尺,舱内无水压力,可在海底航行一个小时。1986年,Atlantis I 成为世界上第一艘观光潜艇正式营业,开到大开曼群岛,穿梭于珊瑚和鱼群之间,打开了只有专业的潜水员才能享受的海底风情大门。紧接着,Atlantis II 和III 相继诞生,潜艇越造越大。自从1987年,潜水艇得到美国第一张运行执照,行驶在 St. Thomas, Virgin Islands以后,潜艇不仅用于旅游,还被列入学校的教育项目。至今,已有11艘观光潜艇活跃在世界各地,接待了近百万游客,其中有四万多学生,Atlantis潜艇被称为“Living Classroom”(活动课堂)。
  
  三、
  
  我等所有的游客都离开游艇以后,才一步跨上潜艇。扶着银色的栏杆,环顾四周,潜艇有两个舱口,游客们排队下舱,一会儿都走完了。我该从哪里下去呢?没等我找到答案,右面的舱口被关上了,我只能从左面下去。我对等在舱口的服务员说,有人告诉我要最后一个进去,还有我的位置吗?有,进来吧!是不是离船长最近?我要借船长的光拍照片呢!对,就在船长旁边。我还是将信将疑,以为这是美国人的幽默。舱内黑洞洞的,微弱的光线从玻璃窗外映射进来,每个人的脸都变成了蓝色的。我站在舱门口,左面是背靠背的两排长椅,只见首不见尾。右面是机器设备,坐着一个身材魁梧的驾驶员。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轻声问,船长,你就是船长,是吗?是!他回过头来,答得干脆。你开船头灯吗?NO。那我怎么拍照片啊?我把长镜头三脚架举到他面前问。船长指着舱顶说,靠阳光。阳光?我没听懂,继续问,阳光能射到海底吗?很有限。船长答道。没有灯光,你怎么开船呢?他指着各种仪器笑笑,有这些就够了。我恍然大悟,不开灯是为了保护海底生态。服务员说,请坐下。这是我的座位吗?是。他也回答得很干脆。果然,最后的座位就在驾驶室旁边。
  一坐下,就看见亮闪闪的鱼群晃着尾巴在窗口前来回游曳。我打开相机,拉出支撑架,对着镜头反复试验,根本无法拍照片。我转身看背后的那些窗口,鱼儿都是彩色的。为什么我的窗口没有颜色呢?服务员说,阳光在这一边,别着急,等会儿,我们会转过去。在我座位的右上方有一个数字灯,数字不停地在变换,越来越大,从第一眼看见的34,逐渐到80,90,100,正在显示潜水的深度。游客们个个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镜头。鱼群,成千上万地在我们眼皮底下鱼贯而过。当舰艇沉到100英尺以下时,红,黄,绿,紫,各种颜色都被海水过滤掉了,除了蓝色还是蓝色。这时,我们见到了海底。平坦的海底,珊瑚丛生,狼牙交错的珊瑚石好像一片低矮的灌木林。
  有一架飞机在飓风中堕落,残骸长一百多英尺,现在成了海底生物的栖身之地。原来,海生动物像人一样,需要有遮蔽的安全空间。我们看到了日本人在海底投放的巨大三角形金属架,一圈圈,一格格,把空间分开,好像一座座海底的摩天大楼。有一艘沉船,已经腐烂,有甲板有楼梯,甲板上长满了珊瑚。大海龟在甲板上方游曳,四肢像翅膀似的,又宽又扁,柔软起伏,舞姿翩翩。背后的游客说,他们是一对,还有一只在那边。鱼儿在沉船里自由自在,门里进,窗口出,忙忙碌碌,好像士兵在操练。下楼梯的胖鱼如同管理家务的主妇,从容不迫,绕着桅杆兜圈子的应该是顽皮的儿童了,速度那么快……
  
  四、
  
  90分钟好像一个霎那,数字开始变小,潜艇逐渐上升,无论上下,都没有乘坐飞机的耳鸣和耳塞。我们走出潜艇,看到前方的游艇正在向我们靠拢,一船人伸长了脖子,目光专注。我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了天水之间的那一条白色的泡沫,听见一声声惊呼:潜水艇出来啦!海风像使者一样,把热切的呼声和情绪传向远方和海底。海底的生物听到了吗?大海呢,白云呢,都听到了吧!天人一体,这是多么迷人的风景啊!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推进,学校对小学中高段的写作越来越重视.但在当前的语文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根据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