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藕属于水生植物中的挺水蔬菜,因其管理是在水田中操作,生产技术性强,好多棘手的生产难题不好解决。针对莲藕移栽成活时缺蔸等问题,作者通过近几年的研究,采用了一些相关的技术对策,在生产中取得较好效果,深受莲农们欢迎。
1. 移栽成活时缺蔸怎样补种
有经验的莲农在莲藕移栽时会多预备部分种源集中密植在莲田的一角,当移栽成活后缺蔸时用预备种藕及时补上。对移栽时没有预备种源的,当田间缺蔸比较大时,可在其他密植莲田大量分枝盛期,采用抽鞭(也称抽藕带)的办法补植严重缺蔸的莲田。抽取的侧鞭要注意带两个以上的叶节,在缺蔸的地方扒好沟槽栽植,千万不要弄断莲鞭,成活后及时追上肥料,促使早发快长。这种办法更适宜于子莲田的生产。
2. 怎样防范腐败病
腐败病也称莲瘟,一旦大面积发生就会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由于茎根生长在水中地下,生产中防治难度大,加上荷叶蜡质层厚,用药后效果甚微,因此,做好移栽前的防范是关键。一是不用带病的藕种,严防从疫区调种,必须从外地调种时首先要实地考察和咨询该品种的产量和抗病性能。二是移栽前将种藕先放在水泥池中或在田头挖一坑,再用薄膜垫底盛满水,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20%荸藕病净800倍液或绿亨一号1000倍液浸种3~5天后移栽。三是对发病田实行轮作,无法轮作倒茬的田块,移栽前用生石灰100千克或茶枯饼100千克进行土壤消毒灭菌,效果也比较理想。四是冬季给莲田灌深水33厘米以上,可减轻发病。调查研究表明,在深水烂泥田和鱼塘植藕的,由于冬季一般灌有深水,因此很少有腐败病发生,但浅水稻田、离村庄近的田发病重。原因是深水封闭可使地下缺氧,不利于镰刀菌的活动,有利于灭菌。
3. 食根金花虫的防治
食根金花虫又名食根叶甲、莲蛆。1年发生1代,4~5月份为害,主要为害地下茎鞭、生长点和地上浮荷梗。受害后的莲鞭商品性差,周围有吸附的黑洞,莲鞭生长点被害后发育慢,严重时停止生长或死亡,导致田间缺蔸。如果田间有腐败病菌源,伤口极易被侵入,导致莲株发病。浮荷梗受害后,站荷少、浮荷增多,扯起浮荷梗细看,周围吸附有形似蛆状的虫体,白色。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加3%呋喃丹2.5千克或20%灭扫利200克或20%藕蛆净800倍液全田喷洒封杀,效果较好。
4. 莲田杂草如何防除
莲藕生产中防除杂草工作量大,特别是新植莲田和有机质含量低的莲田。面积大的莲田用人工除草不但人员劳累,而且水中的杂草无法除净。我地莲农摸索出一套除草经验。一是在莲田多施有机肥,包括秸秆、山青、湖草等,踩入莲田不但增加了有机肥,还可大量减轻杂草为害。二是在莲田翻耕平整后,让泥水沉淀2~3天,每亩用20%都·苄可湿性粉剂100克拌细土20千克或尿素2.5千克全田撒施,1周左右后栽藕,一般可控制20~30天基本无杂草。当莲苗长到3~5片立叶时,再用20%都·苄可湿性粉剂50克(移栽前没有用药的,此次可用100克)防治1次,用药前保持田间有3.3厘米深的水层效果极好。该药既可在芽前除草,又可杀灭芽后2~3叶的杂草,有双重作用。用药后莲苗有点发红,但1周即可恢复,不会影响正常生长及相关的产量。
5. 莲田紫背萍的防除
莲田紫背萍莲农又称红浮萍,属蕨类植物,一般发生在春夏季,繁殖速度快,严重发生时全田覆盖见不到水。因其吸光性很强,会导致下层泥温低,使莲藕发育推迟、生长受到限制,并且消耗莲田大量肥料,人工打捞劳动强度大,也无法打捞干净。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近年推广了两种防除措施。一是在莲藕未出苗前或部分刚出土时,给莲田灌水5厘米深以上,用人工搓的粗草绳(3~4厘米粗,长度以田的宽度为准),两人各执一头站在两边的田梗上如拉网式将浮萍集中到莲田一头,挤得越拢越好,然后固定草绳,选大晴天上午将碳酸氢铵捣碎细撒于浮萍上,通过烈日下碳酸氢铵的腐蚀作用杀灭浮萍,杀灭后的浮萍变成肥水,成为莲田的好肥料。二是用化学除草剂20%克芜踪100毫升加碳酸氢铵100克对水15千克全田喷雾,田间有水无水都行,灭除效果很好。但这一方法只是在莲苗没有出水前使用效果好。子莲坐蔸宿根田藕头多、密度大,可在出苗10%~20%时使用。
6. 莲田换茬怎样杜绝前茬残留种源
当莲田生产了几个周期后,部分莲农想更换新的高产品种或轮换其他作物,但前茬残留田间的种源难以根除,造成新旧品种混杂或两种作物混种,这种现象子莲生产上特别普通。防除方法:一是在早秋荷秆嫩绿时用13%二甲四氯150克对水15千克,或用70%2,4-滴丁酯50克对水15千克喷雾荷叶面,第二年基本无残留藕荷;二是通过翻耕轮作一季晚稻,既增产、增收,又能有效减少来年的残荷,效果相当显著。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嘉鱼县农业局 邮编:437200)
1. 移栽成活时缺蔸怎样补种
有经验的莲农在莲藕移栽时会多预备部分种源集中密植在莲田的一角,当移栽成活后缺蔸时用预备种藕及时补上。对移栽时没有预备种源的,当田间缺蔸比较大时,可在其他密植莲田大量分枝盛期,采用抽鞭(也称抽藕带)的办法补植严重缺蔸的莲田。抽取的侧鞭要注意带两个以上的叶节,在缺蔸的地方扒好沟槽栽植,千万不要弄断莲鞭,成活后及时追上肥料,促使早发快长。这种办法更适宜于子莲田的生产。
2. 怎样防范腐败病
腐败病也称莲瘟,一旦大面积发生就会造成毁灭性的灾害。由于茎根生长在水中地下,生产中防治难度大,加上荷叶蜡质层厚,用药后效果甚微,因此,做好移栽前的防范是关键。一是不用带病的藕种,严防从疫区调种,必须从外地调种时首先要实地考察和咨询该品种的产量和抗病性能。二是移栽前将种藕先放在水泥池中或在田头挖一坑,再用薄膜垫底盛满水,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20%荸藕病净800倍液或绿亨一号1000倍液浸种3~5天后移栽。三是对发病田实行轮作,无法轮作倒茬的田块,移栽前用生石灰100千克或茶枯饼100千克进行土壤消毒灭菌,效果也比较理想。四是冬季给莲田灌深水33厘米以上,可减轻发病。调查研究表明,在深水烂泥田和鱼塘植藕的,由于冬季一般灌有深水,因此很少有腐败病发生,但浅水稻田、离村庄近的田发病重。原因是深水封闭可使地下缺氧,不利于镰刀菌的活动,有利于灭菌。
3. 食根金花虫的防治
食根金花虫又名食根叶甲、莲蛆。1年发生1代,4~5月份为害,主要为害地下茎鞭、生长点和地上浮荷梗。受害后的莲鞭商品性差,周围有吸附的黑洞,莲鞭生长点被害后发育慢,严重时停止生长或死亡,导致田间缺蔸。如果田间有腐败病菌源,伤口极易被侵入,导致莲株发病。浮荷梗受害后,站荷少、浮荷增多,扯起浮荷梗细看,周围吸附有形似蛆状的虫体,白色。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加3%呋喃丹2.5千克或20%灭扫利200克或20%藕蛆净800倍液全田喷洒封杀,效果较好。
4. 莲田杂草如何防除
莲藕生产中防除杂草工作量大,特别是新植莲田和有机质含量低的莲田。面积大的莲田用人工除草不但人员劳累,而且水中的杂草无法除净。我地莲农摸索出一套除草经验。一是在莲田多施有机肥,包括秸秆、山青、湖草等,踩入莲田不但增加了有机肥,还可大量减轻杂草为害。二是在莲田翻耕平整后,让泥水沉淀2~3天,每亩用20%都·苄可湿性粉剂100克拌细土20千克或尿素2.5千克全田撒施,1周左右后栽藕,一般可控制20~30天基本无杂草。当莲苗长到3~5片立叶时,再用20%都·苄可湿性粉剂50克(移栽前没有用药的,此次可用100克)防治1次,用药前保持田间有3.3厘米深的水层效果极好。该药既可在芽前除草,又可杀灭芽后2~3叶的杂草,有双重作用。用药后莲苗有点发红,但1周即可恢复,不会影响正常生长及相关的产量。
5. 莲田紫背萍的防除
莲田紫背萍莲农又称红浮萍,属蕨类植物,一般发生在春夏季,繁殖速度快,严重发生时全田覆盖见不到水。因其吸光性很强,会导致下层泥温低,使莲藕发育推迟、生长受到限制,并且消耗莲田大量肥料,人工打捞劳动强度大,也无法打捞干净。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近年推广了两种防除措施。一是在莲藕未出苗前或部分刚出土时,给莲田灌水5厘米深以上,用人工搓的粗草绳(3~4厘米粗,长度以田的宽度为准),两人各执一头站在两边的田梗上如拉网式将浮萍集中到莲田一头,挤得越拢越好,然后固定草绳,选大晴天上午将碳酸氢铵捣碎细撒于浮萍上,通过烈日下碳酸氢铵的腐蚀作用杀灭浮萍,杀灭后的浮萍变成肥水,成为莲田的好肥料。二是用化学除草剂20%克芜踪100毫升加碳酸氢铵100克对水15千克全田喷雾,田间有水无水都行,灭除效果很好。但这一方法只是在莲苗没有出水前使用效果好。子莲坐蔸宿根田藕头多、密度大,可在出苗10%~20%时使用。
6. 莲田换茬怎样杜绝前茬残留种源
当莲田生产了几个周期后,部分莲农想更换新的高产品种或轮换其他作物,但前茬残留田间的种源难以根除,造成新旧品种混杂或两种作物混种,这种现象子莲生产上特别普通。防除方法:一是在早秋荷秆嫩绿时用13%二甲四氯150克对水15千克,或用70%2,4-滴丁酯50克对水15千克喷雾荷叶面,第二年基本无残留藕荷;二是通过翻耕轮作一季晚稻,既增产、增收,又能有效减少来年的残荷,效果相当显著。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嘉鱼县农业局 邮编:4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