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行为的榜样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hm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女儿1岁多了。他告诉我说,虽然不十分喜欢读书学习,但每天都会强迫自己坚持看书,有时候实在坚持不下去,也要坚持看小说,目的是让年幼的女儿看到爸爸在读书,女儿也会渐渐地喜欢看书,喜欢学习。
  在感叹做父母不易的同时,对朋友这方面的认识很是欣慰,这个举动对年幼的孩子的确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然而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这些。
  强强妈最近很烦心,3岁的强强经常便秘。问及强强的饮食情况,才知道强强只爱吃肉,不吃青菜、水果。再深入了解发现,原来强强的挑食是有原因的,强强的父母也是这样的饮食习惯。
  生活中这样的情景比比皆是。难道饮食习惯、言行举止会遗传吗?当然不会,但这些可以学习。儿子在幼儿园跟小朋友打架,源于父亲对儿子实行拳脚教育;要求女儿举止端庄、礼貌待人,母亲却对邻居恶语相向。
  社会学习理论对考察人类的行为有重要的贡献,其中影响深远的概念是观察学习。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听他人讲述来学习模仿人类的行为。班杜拉及同事的一项著名研究证实了这个观点。研究中,72名幼儿园儿童分组观看两名成人榜样:一人对一个充气玩偶拳打脚踢,扔它、踢它、砸它。另一人安静地玩一套玩具,对旁边的充气玩偶置之不理;此后让儿童玩这个玩偶,观察过暴力榜样的儿童模仿了攻击行为,他们不仅像榜样一样对玩偶施以暴力,而且发明了新的攻击玩偶行为,譬如用房间内的玩具枪向玩偶射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生长环境,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中国有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证了父母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几个月大的儿童就开始跟父母“咿呀”学语,1岁左右蹒跚学步,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后,其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都可能带有父母的痕迹,这一点在幼小的儿童(幼儿园之前)身上尤为明显。儿童3岁前处在“图谱时代”,他们把人们的行为模式看成一些图谱,照着这些图谱学习各种行为,并纠正自己的某些偏离了图谱的行为。
  比如,父母见到他人要问好打招呼,分手时挥手说再见,打扰别人时说“对不起”,要别人帮忙时说“请”,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要说声“谢谢”,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图谱。红灯停,绿灯行,横穿马路走斑马线,垃圾入垃圾桶,爱惜公共设施,这些则是社会规范图谱。在儿童的早期日常生活中,大量的行为图谱来自于父母,他们对父母的行为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上,并慢慢照此行事,这些行为图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而如果父母行为不端,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可想而知。
其他文献
小志身体结实强壮,但凡和“动”有关的游戏他都喜欢。这原本是好事,可一上小学,好动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老师反映:上课时小志不能静下心来坚持听讲,写作业时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下课后经常为了争抢运动器械和同学发生矛盾;和同学稍有争执就喜欢去推打同学。  孩子的性格养成受他周围人、事、物的影响,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而幼儿时期参与较多的游戏也是影响其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孩子的健康,在帮助孩子选择游戏
俺爱方便面  ●文/爱晴柔  柔柔:“三姨妈,我想吃方便面!很好吃的。”  三姨妈:“等三姨妈走了,你妈妈没时间做饭的时候,你再吃吧。”  柔柔:“三姨妈什么时候走?”  三姨妈:“还有两三天。”  柔柔:“耶!还有两三天就可以吃到方便面!”    两面性  ●文/徐翠英  晚上,我又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伤心怄气。老公安慰我说,凡事都有两面性,往好的一面想,人就快乐了。  我没好气地说:“说起来容
“三鹿奶粉”事件震动全国,引起了人们对儿童肾结石病的关注。紧接着,“多美滋”等洋品牌奶粉也深陷“结石门”。 于是,人们不知不觉形成这样的错觉:只有三聚氰胺这样的化学物质才是肾结石的元凶。实际上,生活中导致孩子肾结石的因素相当多,尤其是在夏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请看这两个例子:   夏至过后没几天,3岁的多多就出现了状况,老往厕所跑,没一会儿就嚷着要撒尿,父母开始以为他饮料喝多了,没太在意。后
此“志商”不同于彼“智商”,所谓“志商”,就是与孩子的意志行为密切相关的心理品质,好的“志商”帮助孩子自觉确立目标,努力克服困难,调节自我评价,能以适当的方式取得他人的配合协作,有主见、不盲从,一旦做出决定就能对之负责,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坚持,有韧性,这些优秀的意志品质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智商,却能决定孩子做事的成败。  孩子的“志商”,虽然和人天生的气质有关联,但主要还是靠后天训练而得。在幼儿时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能否灵活使用英语已成为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考核标准,从小培养孩子的英语能力也上升为家长心目中早期教育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英语普及的低龄化趋势,我国幼教界掀起了一股“双语教育”热,并迅速成为早期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面对观点不一的声音和种类繁多的选择,家长既心动又犹豫:既学母语又学英语对孩子会产生不良影响吗?双语学习是不是一定得上那些昂贵的培训班?在各种商业宣传和专家意见的海洋里,
刚开学,儿子幼儿园兴趣班开始报名时,我们就要不要报、报哪些课程充分征求了儿子的意见。儿子倒也爽快,说要报架子鼓,想想儿子吃饭时都拿着筷子在碗盘杯碟上来回敲,既然他想学架子鼓,倒也是件值得鼓励的事儿。  谁知才两个星期,儿子上架子鼓课时就变得漫不经心了,总是东望西看,对老师的要求、提醒甚至是批评也无动于衷,往往要么不敲要么乱敲一气,弄得在旁边陪学的我们急不可耐。  本着尊重、平等的态度,我和儿子交流
2019年11月30日,风度Men’s Uno携手捷豹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成功举办摇滚主题沙龙。本次活动正值《生逢灿烂》高原摄影展闭幕之时、全新捷豹XEL 正式上市之际,主办方携多位乐手共享摇滚奇妙夜。  本次活动亮相于今日美术馆,美术馆地处北京市朝阳区CBD中心,由著名建筑设计师王晖主持设计改建。此前的两个多月中,这里举办了《生逢灿烂》高原摄影展,用100多幅记录摇滚与流行文化发展的重要作品,再现了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如果能学点儿童心理知识,按照幼儿的心理特征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那么,幼儿都有哪些明显的心理特征呢?    一、喜欢游戏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2~3岁的孩子常常喜欢把凳子推来推去、搬东搬西地玩,喜欢拿根棒头东敲敲、西打打地玩。3~4岁的孩子常常喜欢用棍棒当“枪”来抓坏蛋,喜欢把棍棒放在胯下当马骑。到了5~6岁,孩子常常喜欢玩沙子、踢皮球、跳绳
对于孩子来说,新的一天是从幼儿园开始的。幼儿园是孩子的游乐场,但是,如果老师照料不当、忽视环境和活动中的不安全因素,则容易发生危及幼儿稚嫩的生命和健康的伤害事故。    事件回放  1、家住银川市锦绣园的赵女士的孩子小明(化名)今年刚满5岁,原在银川市西幼读中班。3月14日上午,赵女士接到校方电话,说小明在幼儿园意外碰伤头部。孩子头部伤口较大,赵女士与幼儿园工作人员一同将他送到医院救治。经治疗,小
规矩是一定标准和行为的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不能处处设防,阻碍孩子天性的发挥。只要是安全的,不伤害和影响他人和自己,就可以让孩子自由去探索,家长不应该横加干涉和阻止,但一旦孩子超越这个界限,做出了妨碍他人的行为,就一定要立刻进行阻止或疏导,绝对不能让他产生唯我独尊、一意孤行、不考虑顾及他人的心态和习惯。对此,父母先要孩子明白立规矩的理由;其次,一旦孩子违反了规矩,就一定要实行警告或惩罚。在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