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应遵循的原则入手,结合宏观、微观两方面谈论了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和环节。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宏观;微观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2-0081-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02.028
  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是更能突出学生本位、学科基础、问题引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即追求化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实施教学理念和完善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
  有效课堂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化学教育文献之中,引起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关注。有效课堂教学的提出,也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有效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即教师建立在关注学生需求这一重要核心上,引导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从而让学生主动建构化学知识网络,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全新的课程结构和三维目标培养模式下,选择与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是高中化学教师的首要任务,这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一、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遵循的原则
  1. 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核心
  突出学生本位,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参与,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2. 最大化教学效益是基本
  教师掌握并利用教学设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来突出学科基础。以实验事实来突出基础知识、核心知识、有再生价值的知识,突出基本能力、基本习惯。以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将教学过程细化,让学生参与到知识或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并重视对科学方法的认识与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3. 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师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观念,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教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直接影响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从宏观上讲可采取一些策略和步骤
  1. 培养学生对化学教学充满兴趣和激情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之师,高中生对学习充满渴望,新教材的编写充满情趣以及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化学激情和持久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内驱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实验演示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在教学中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SO2溶解性时,用一支充满SO2的试管倒插于水槽中,可以看到试管内液面快速上升到试管底部。学生很是兴奋,可以很快得出SO2极易溶于水的性质。【提问】SO2溶于水的同时与水发生反应了吗?若反应如何验证?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起来,纷纷提出思路,若反应SO2 H2O[=]H2SO3只要验证亚硫酸就可以啦!【提问】酸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有的指示剂紫色的石蕊试液、与金属反应放出气体、与碳酸钙反应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等等,我对他们投去敬佩的目光,可以看出他们都美滋滋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他们好学的气氛。一个很小的实验探究引发了学生大量有价值的思维活动,这让我觉得实验探究尤为重要,学生不仅提高了实验分析、设计能力,而且大大提高了自信心。
  (2)质疑设疑法
  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以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Fe2 与Fe3 转化时,首先分析化合价的变化得出此时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然后给他们KMnO4(H )、氯水、淀粉KI溶液、H2O2、Na2S溶液,让他们去选试剂讲出实验现象。由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氯水加入后能使KSCN溶液变红、与淀粉KI无现象、双氧水加入后也能使KSCN溶液变红、硫化钠无现象。从而进行分析酸性高锰酸钾、氯水、双氧水为氧化剂,可将二价铁氧化。这样学生通过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对这个知识点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再通过分析原因又培养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竞争法
  巧妙营造学习竞争氛围,悄然激发学习热忱。在某次下午第一节课时,学生昏昏欲睡,教者将整个班级分为八个小组进行回答问题比赛,在黑板上画个表格记录他们的表现,激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瞌睡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抢着回答问题,回答完后自己到黑板上画五角星,由一个死气沉沉的课转化成高效率的课,还是教学方法很重要啊!
  (4)课外活动法
  在讲新授课酸雨时,正好下雨我让学生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每隔五分钟用pH计测一次pH值,pH值分别为:4.95、4.94、4.94、4.88、4.86、4.85,此雨恰好为酸雨,其酸性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增强。经调查,附近有一座燃煤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从而推出酸性增强的原因2H2SO3 O2[=]2H2SO4,学生将终生难忘。
  2. 培养学生从生活当中寻找化学常识,弥补课堂教学
  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走进生活让学生体验日用化学的常态性、化学的危险性和化学的重要性。讲到漂白粉漂白在生活中的应用时,可以联系农夫用漂白粉消毒蚕室后,需将蚕室密封一段时间,其原理就是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次氯酸,CO2 Ca (ClO)2 H2O[=]CaCO3 2HClO,次氯酸杀菌消毒。再联系到若次氯酸光照分解没达到漂白效果,则为漂白粉失效。   3. 合理利用多媒体,提升课堂教学的广度和信度
  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成为知识的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是要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运用者,让他们对知识进行筛选、重组、吸收,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那么多媒体则在内容不只是局限于书本内让学生及时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比如:通过动画模拟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演示使化学在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
  4. 构思教师探究式教学和学生探究式学习的和谐转换
  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构思教师的探究式教学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和谐转换,让学生通过实验亲身实践和体会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成为有效课堂教学的保障。
  (1)互动式的课堂探究教学和学生的灵动式探究学习
  “互动式”课堂教学就是把教育活动视为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和生命间的交往与沟通,其教学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式的活动过程。研究氯气在水中的溶解与反应时,设计实验探究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时,提供试剂:紫色的石蕊试剂、碳酸钙、氯化亚铁、硫氰化钾。教师探究式教学引起学生互动而形成的学生主动思维,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转化为主动探究学习。
  (2)化学课外活动的课内引用,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课外活动使学生有机会把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等运用于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课内所学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并在实践中实现认识上的再次飞跃,以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从而激发课堂教学的求知欲和拓宽知识的深度。
  (3)课堂教学不拘泥形式,展示专题研讨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讲授习题时,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并且答案是开放的而不唯一。通过这样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三、从微观上讲,具体而细微的化学课堂教学要注重五个环节
  (1)精心导入。营造新知识的学习情境,揭示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让学生产生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精讲示范。抓住典型讲透,深入浅出,格物致知。
  (3)质疑消化。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起思考,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让重点难点在课堂细磨、消化。
  (4)归纳小结。
  (5)迁移训练。讲练结合,注重讲解的目的性;练习、梳理结合,举一反三。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即高效课堂教学,在教师明确了教学目标,梳理了系统化的知识体系,用思路明晰的课堂用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形成对高中化学这门课程理性的掌握。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J]. 教育发展研究,2007,(7)
  [2] 苗冬雁. 高中化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3
其他文献
摘要:2018北京中考试题在继承中求创新,关注学生基础知识与技能,以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中考试题中的开放性试题是这种理念的集中体现,它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和发散性思维才能自如应对。开放性试题给予学生选择权,试题的选择亦或思维路径的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增加学生的幸福感、获得感。建议教师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不断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思考有效的教学
【新目標英语七年级(下)STEP BY STEP  随堂通Unit 12参考答案】  一、1~5 CAAAC 6~10 BCACB  二、1~5 TFFTF  三、1~5 FADCE  四、1. 我父亲是个好司机,他开车很快。  2. When we got there, it was already ten o’clock.  3. 我们先在水里游了一个小时的泳。  4. In the afte
摘要:初中学生的化学认知心理还不够成熟,一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片段式的化学认知基础,对化学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另一方面不知如何进行化学知识的建构与内化,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无法落实。通过“理”“趣”融合的教学方法弥补了初中学生的认知局限性,能很好解决这一矛盾。文章结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人类重要营养素”的教学设计,从“趣”、“理”以及“理”“趣”融合的教学设计中如何落实化学学科素养,进行了初步探索和阐
On July 1, 1867, Canada became an independent1 dominion2 of Great Britain and a federation3 of four provinces4: Nova Scotia, New Brunswick, Ontario, and Quebec. The anniversary5 of this date was calle
摘要:以内地新疆高中班预科37名学生为例,研究物质鉴别和检验专题教学活动对学生科学认识观和科学态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进行专题教学活动后,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实验方案写作能力有显著提高;在科学认识观方面,高分组对科学知识的来源和确定性、低分组对科学知识的来源,均有更现代化和多元化的信念;在科学态度方面,高分组对细心观察、低分组对谨慎思辨均有更积极的态度。  关键词:物质鉴别;物质检验;科学认识观;科学
摘要:问题驱动的情境教学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选择学生熟悉的自嗨锅为载体,围绕该物质设计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挖掘大脑深处的已学知识,检测自身的掌握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对熟悉的生活自热食品进行小组合作探索,有效地复习已学知识,重新构建牢固的知识网络,回避中考长篇复习的枯燥性,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问题驱动;生活化;主题复习课  文章编号:1008-0546(2021
摘要:“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文章通过快乐师生关系、学生主体地参与学习、体验实验快乐和快乐的惩罚四个策略,使学生学会快乐、收获快乐、体验快乐,实现化学教学的快乐化。  关键词:快乐;教学;实验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12-0044-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5.12.017
摘要:以“化学反应的方向”为例,介绍了在“素养为本”视角下化学理论性知识教学的几个环节。用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反应方向;理论性知识;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6-003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0
摘要:探索用最少的试剂、最简易的装置、最便捷的操作制备氢氧化亚铁,用于课堂演示。利用注射器提供的封闭环境可以制得象棉花团一样的洁白蓬松固体,并能长时间保存。  关键词: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注射器;改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12-008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9.12.027  氢氧
摘要:海带提碘是高中化学重要的定性实验,在现行教材中,通常用氯水和双氧水作为氧化剂,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为促进学生更深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基于数字传感器,选取氯水、双氧水、铁离子这三种氧化剂来滴定海带提取液,比较其氧化性强弱,并结合实验室、工业上海带提碘流程的区别,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关键词:海带提碘;氧化还原滴定;电位传感器  文章编号:1008-0546( 2021)01-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