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是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yong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书育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因材施教,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而且始终受到普遍重视。我们要不失时机,针对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他们树立信心,增加勇气,从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例子来分析一下:
  我们班有位女孩叫刘阳(化名),长得比同龄孩子稍高大些,目光略显呆滞,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这给同学年的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开始,这个女孩的学习成绩总也提高不起来,每回测试都是错误百出,即使刚学过的生字,第二天再听写照旧错误许多,这令我非常恼火。
  有一天,第一节是语文课,我拿着昨天听写的试卷气冲冲地来到教室,冲着刘阳质问到:“你怎么回事?俗话说,慢鸟先飞,你怎么不争气呢?你看看卷子,就对了两个字!”她愣愣地看着我,无论我怎么质问她,她都一声不响地站在那里,直直地瞅着。
  我回到办公室和其他教师谈起时,才确切地认识到:女孩的智力的确有些问题。她写的字不仅大小不一,还歪歪倒倒;英语学得也一塌糊涂;数学应用题更是一点也不会分析……这不禁令我深思:如果对她像要求其他同学那样,则会逼得她透不过气来呀!可如果对她弃之不管,她的未来不就是一片黑暗吗?……我越想越坐不住了。整整一夜辗转反侧。
  第二天,我在下课的时候找到了她,和颜悦色地说:“最近学习感到吃力吗?”她先是盯着我看了一会,然后点点头。“没关系,只要你用心学,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的!''“是吗?”她眼睛一亮。
  从这以后,在课堂上,只要她举手发言,我都尽量提问她,回答对了,还在同学面前表扬她,鼓励她。渐渐地,她的脸上有了自信,有了笑容,对学习有了很大的兴趣。
  后来,刘阳妈妈还写来一封信:“谢谢您,朱老师,孩子现在可愿意学语文了,一有空儿就拿起语文书朗读课文,看得出您教学有方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教师自己有时难免有错,要勇于自我批评,善于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在一个班级里,学生肯定会有差异,成绩上的差异、个性上的差异、家庭情况的差异……我们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不让每个学生掉队。这是我在教学中又积累的一个宝贵经验。
  二、关爱学生,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每一个学生都是无穷无尽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探索和挖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抓住这个闪光点,不断地加以赞赏,反复地激励,帮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去战胜人生中的一切艰难险阻。
  三、走进学生,做他们的大朋友。
  前苏联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一句话:“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的确没错,学生期盼所有的教师成为他们的朋友。
  我们班的学生最愿意上的课莫过于体育活动课了。每周上课前,同学们都在一起商量:“这节课跳大绳吧!”“我看接力赛不错!''……我每次都苦思冥想,独出心裁:“同学们,这节课1、2小组先进行跨下传球,看哪组能第一;3、4小组跳大绳,然后再交换,好不好!”“太棒了!”同学们特别愿意让我给他们摇绳,理由还挺充分,说这样他们可以跳得更快、更好。摇绳时,虽然挺累,胳膊酸痛,但我仍忘情地跟孩子们一起数着:“78、79……201,202……”操场上,他们们的欢声笑语荡漾起来。
  从事教育工作已19年的我,真的很喜欢班主任这份工作。深知教书育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只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把爱心撒向每一个学生,在朋友式的关系中和学生一起成长,不断丰富教书育人的经验,那么更大的进步和收获就指日可待了。
其他文献
教师的专业成长集中代表了教师发展的意义,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是教师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  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生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即教师专业化水平。  新《纲要》在尊重儿童发展的同时,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化发
期刊
幼小衔接,是每一位学前班老师和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学前班的重要任务。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个体成长中的大事,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转折。为了使幼儿进入小学以后,能比较顺利地适应新的环境,特别在幼儿的学习、生活、劳动习惯及能力等方面,结合学前班工作十几年的经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方面  1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入学后,游戏活动减少,学习将成为以读、写、算为主导的主
期刊
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我的思绪回到了与她见面的那一天。  她,个子很高,弓着背,头发凌乱,嘴角早晨吃饭留下的痕迹还依晰可见,在其他衣着得体干净整洁的同学中显得那么不协调。“怎么转来这样一个学生!”我不禁皱起眉头。她就是这学期刚转来的学生——小宇。  主任悄悄地给我介绍说,小宇在以前的班级中就是一个“特殊”的孩子。生活中的她是个小邋遢,经常是“大花脸”就到校上课了,学习成绩不是太理想,做事也拖拖拉
期刊
自赞科夫将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延伸到教学新体系中,从而形成了 “发展性教学”思想“以来,这一教育理念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论是在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内容与方法还是在教学组织管理及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发展成为一种时代最迫切需要的教育理念,也同时扩展到整个教育领域。成为一般性的发展性教育。  一、创新评价体系、准确定
期刊
李伟是一位野性十足,身体壮壮的的孩子,再加上读书迟,年龄大,班里哪个都敬他三分。可想而知,他不会少挨批评。2010年暑期开学,我新接这个班,做了他的班主任。他在班级称王称霸也就够了,开学没几天在回家的路上竟然和其他班同学打了起来。那位同学脸上被他用棍子划破了,鲜血直流。此时的我先将那位同学带到医院包扎好。我就按惯例,把李伟送到家,找他的父母和那位学生的家长会面把事情解决好。  我顶着炎炎烈日,边走
期刊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尊师重教,日益深入人心。现代社会的每个家庭均把教育投入列为第一位。足可见对其重视的程度了。陪读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谓的陪读就是由家长或其他委托人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富裕了,有钱花在孩子身上无疑是正确的。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夙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呢?这无论是对社会还是每个家庭都是大有益处的。  然而,这一现象又能
期刊
在学生的一生中,教师的教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是短时的,而自学能力却是长久,将来学生走出校门,主要还是靠自学能力去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选择性突出表现在对学习活动全程的选择上。从学习目标到学习内容,从学习进程到学习评价等都是选择的结果。  2自主性。首先突出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能以积极的
期刊
一、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小学古诗的教学不要逐句串讲,关键在于朗读。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如果总是形式单一的朗读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因此,在教学生朗读古诗时,不同年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我首先会很有感情地范读一遍,再一句一句地领读,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有停顿,有节奏,读出感情。因为低年级学生最善于模仿。在巩固练习朗诵时,我除了让学
期刊
爱和信任是教育者成功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纯正无私、平等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努力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润物细无声。当教育者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学生就会在爱的氛围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乐于接受老
期刊
学生为什么会对作文不感兴趣,产生恐惧心理,视作文为重荷呢?分析起来与“审题、确定中心、选材、组材、开头结尾、修改”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现就这方面问题谈一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要有审题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窗口打开了,文章的内容便略知一二。作文也是如此。所谓“审题”就是要把题目看明白、想清楚。首先要好好想一想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把整个题目的要求弄明(弄清题目要求、写作范围、重点、体裁和人称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