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影像提高住院医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认知度的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在妇科肿瘤住院医师培训中,子宫肌瘤患者术前核磁共振(MRI)影像对于提高住院医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认知作用,以探讨提高住院医师对于妇科手术认识度的方法。

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对每例手术患者的管床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涉及住院医师对于术前评估、术中操作、术后预判的理解度和认识度,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前行MRI检查,住院医师对于术前评估(子宫肌瘤位置、大小、数目、肌瘤分型及与内膜关系)、术中操作(术中切开肌瘤包膜的距离、剥离肌瘤的深度、剥离肌瘤的体积大小、剥除后残留的肌瘤体积)、术后预判(还原子宫形态评估、术后肌瘤残留体积)认知较术前未行MRI检查仅行B超检查病案有明显的优势。

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术前行MRI检查对于增强住院医师对患者手术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具有积极的作用,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和效率。

其他文献
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成为培养高层次儿科医师队伍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结合安徽省儿童医院6年来对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剖析了开展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生源不足、儿科学基础知识欠缺、导师对研究生培养的认识不到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与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制度衔接障碍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儿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稳步增加,高校研究生培养单位就业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本文以Z大学为例,分析了医学研究生的就业现状,研究了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医学研究生就业的途径。
目的比较全日制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研究生与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对两种学位差别的自我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解并比较全日制MPH和科研型硕士研究生对于两种学位在课程设置、科研、考核、就业、社会需求、社会认可度等方面的认知情况。结果针对科研型与专业型学位在科研、社会需求、社会认可度方面的差别,不同年级全日制MPH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型硕士研究生的观点无显著性差别,多数均认为"无差别"。
目的分析培养一名住院医师的基地经费投入,为申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医院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者的角度,在实际培训工作的基础上,以住院医师培养过程为主线,从住院医师培训、考核、师资培养、住院医师待遇等方面,初步计算培养一名住院医师的平均成本。结果完成一名住院医师3年的规范化培训需要花费约27万元。结论足够的经费支持是开展住院医师培训、保证住院医师培训质量的重要前提。
目的探讨应用戴明环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及改进效果。方法采用戴明环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调查问卷、专家访谈、住院医师座谈等发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形成性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临床教师形成性评价理念薄弱、缺乏有效的测评工具、缺乏有力的保障制度等,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可行的措施实施后再评估改进效果,总结并提出下一步改进方案。结论戴明环能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