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ang2009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行业也在改变。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语文作为最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相关部门和高中语文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如何才能提高教育效率,构建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随着大家对语文课堂最好模式的不断探索,逐渐发现了很多有效的方法,例如读与写结合教学。本文以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高效课堂
  【中圖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读和写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现实问题却是二者结合度不高,基本处于两条学习路线,因此阅读内容和理解系统,缺乏趣味性和连贯性,同时写作也是言之无物,泛泛而谈。试想一下,如果二者结合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本文以此进行研究,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希望对相关的研究有所帮助。
  一、读写结合对于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意义
  读写结合是两种教学内容的融合,高中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还要让他们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我们都知道写作能力的提升是建立在一定的阅读知识量之上。因此,读写结合教学可以让二者更加充分融合,通过阅读扩大他们的知识量,通过写作提升他们的阅读技巧,让读和写同时提升、互相作用,这是当下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趋势,读写结合是创新式改革,可以很好地为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读写结合,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
  读写结合是两种教学内容的结合,但是结合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课堂的效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对学生的适用性,做到有备而来,充分融合,效果提升,下面从几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语文教师提升读写结合意识
  新课标对高中语文课程要求有了新的标准,《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是“探究性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在课改中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都不断地研究、实验,也得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目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在原有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构建高效教学课堂已经日渐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求。高效课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境界追求,课堂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因此想要发挥读写结合的效果,高中语文老师首先要增强这种教学方式的意识,认可它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二者融合的方式和与学生的契合方式。
  (二)做好读写结合的语文课前的准备工作
  好的机会,毫无疑问是给提前做准备的人的,高中语文课堂的课前准备工作对于读写结合式教学至关重要,我们说的课前准备,不是单纯指老师提前准备,也包括学生的课堂提前准 备。当然,老师首先准备的是教案,也可以说是老师们课上教学的纲要。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有办法将教案中的内容,超出教案,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教学,清晰明了地了解到老师所要讲授的内容,思考课堂问题,总结课堂规律,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例如,可以设计让学生阅读几篇符合本堂写作课程相关内容的文章,找出这些文章的写作方式方法和重点难点;或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那几篇文章,写一下读后感;还可以通过课下写作,课上互相阅读,互相点评和老师点评结合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写作的目的及意义,同时,提高个人的写作水平。
  可以说,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松散的,也是没有什么章法的,更谈不上高效率了。课堂上如何达到四五十分钟的高效时段?课前的充分准备十分重要。当然了,课前准备需要花费的精力不见得比课堂上少,但是在准备阶段,老师要充分考虑到读和写结合的融洽性和对学生的适用性,既要保证课堂提出的读写问题有助于大家的提升,也要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既不能太简单泛泛,也不能难度太突出,超过大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写作技巧的引导
  既然是读写结合,因此在彼此内容教学中就要注意另一种教学内容的引导。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阅读要求速读、略读、精读的区分,通过不同方式的阅读掌握不同的知识内容,充分提升自身的人生境界和文学素养,通过结合教学,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至于效果如何,就要看老师是否能加以正确的引导。阅读别人的文章,尤其是学者的文章就要充分理解他们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老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可以借鉴、欣赏、运用他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
  例如通过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于景物的描述:“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纪、雕栏散落”,或“落日灿烂、雨燕高歌、气象万千”等等。作者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将自己对于人生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之情蕴含其中,这就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引导可以让学生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类似的句子表达,举一反三,让学生学会这种写作方式,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做到读写结合,通过读掌握写作技巧,通过写作反作用于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作教学要重视情感体验
  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但是缺乏情感投入,使得所写出的文章空话、套话比较多,缺乏情感表达,这样的作文是没有感染力的。因此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充分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让他们结合阅读,引导随手写心,让写作做他们情感的抒发口,提升他们阅读和写作的充分融合,表达对某件事物的真实情感。例如,对于写作教学中提到的一句话:修辞立其诚——写真话,抒真情。老师可以结合《陈情表》的阅读进行,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通过《陈情表》的阅读了解作者作为亡国之臣的悲痛,感染他人,从而很好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做到有情感地写作,写出来的文章才能以情动人。
  (五)读写结合作为习惯来培养
  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亦是如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从心理层面加以引导,将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成为高中生的一种学习习惯。譬如,有一名学生在学习沈从文的《边城》 时,模仿小说以风景美、风俗美来隐喻人物形象之美的写法,写了《烧香的母亲》,勾勒了家乡如诗如画的风景,还有逢年过节绝不忘记烧香拜佛的母亲们,赞美了她们的勤劳、善良、虔诚,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后来这个学生的读写能力突飞猛进,读写结合也成了一种习惯。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鼓励,正确引导,促进学生将读写结合作为一种学习的习惯,从而提升他们整体的语文素养。
  三、结语
  高中语文课堂高效化,是高中语文课堂的发展趋势。高效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做学习的主人。高效的语文课堂,明显的特色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尊重学生的想法以及思考模式,而读写结合是一种教学改革方式的探索,适当、适合才最重要,才能有效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几个构建措施,希望对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有所借鉴,同时也希望对其他相关研究成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师生有效互动,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上),2012(34).
  [2]沈龙明,王艳燕,陈玉根.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实用课堂教学艺术[M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3]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评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J].语文学习,2005(4).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导学案分成三部分:预习案、探究案和检测案。预习案促进了有效预习,奏响了高效课堂的学习前奏。探究案发挥了主体地位,奠定了高效课堂的坚实基础。检测案推动了有效训练,升华了高效课堂的成功体验。灵活运用“前置检测、自主学习、反思质疑、展示交流、评价点拨、达标练习”这六个基本的课堂环节,以此来构建生动高效的课堂。前置检测是教学尝试探究的前导,合作交流的基础;自主学习是合作学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而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细节描写.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细节描写技巧,能够为学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其它部位,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病,具有侵袭、种植的特点。主要引起不孕(50%以上)、痛经、慢性盆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深化实施,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而为了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一直在尝试新的阅读教学实践。其中,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就是当前一种十分重要的阅读教学方法,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实际的从教经验,谈一谈如何利用群文阅读教学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PBL项目式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思辨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让学生围绕阅读问题开展学习和讨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动意识,从而为高考阅读赢取高分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高中语文PBL项目式阅读教学方式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PBL教学模式;阅读教学;实践运用 
【摘要】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科技发展与日俱进,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在这个时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决定因素。而科技兴国的关键是人才,因此人才培养是当今时代的课题。毋庸置疑,对于人才培养,学校教育充当着重要角色。知识和能力是人才的武器,所以“综合提高知识和能力”是当前教育的重心。开发学生的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和PBC合并干燥综合征(SS)三组患者的临床、抗60kD Ro/SSA多倍体寡肽抗原(MAPs)抗体阳性率及细胞因子差异,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