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基底下神经弯曲度客观分析及其在干眼和糖尿病患者中的改变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f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评价角膜神经弯曲度的客观标准并分析干眼及糖尿病患者角膜基底下神经弯曲度的改变。

方法

根据主观分级方法任意选取Ⅰ~Ⅳ级弯曲度的角膜神经图像各80幅,将神经提取分割后对6个角膜神经弯曲度相关参数(L_C、Seg_L_C_mean、Cur_mean、Specific_p、ICM和SCC_mean)进行分析。确认参数有效性后,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就诊的干眼非糖尿病患者28例56眼,糖尿病非干眼患者24例48眼,糖尿病干眼患者23例46眼,招募健康志愿者28人56眼作为正常对照组。收集受检者基本资料及干眼和糖尿病相关信息后,每眼选取2幅角膜基底下神经图像进行弯曲度及密度相关参数分析。

结果

Ⅰ~Ⅳ级弯曲度神经图像L_C、Seg_L_C_mean、Cur_mean、Specific_p、ICM和SCC_mean随弯曲度级别增高而增大,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100、36.367、57.743、4.043、6.818、33.493,均P<0.01),其中L_C及Cur_mean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知觉方面,糖尿病非干眼组和糖尿病干眼组角膜知觉测量(C-BE)较正常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AdjP<0.05),而干眼非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C-B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djP≥0.05)。糖尿病非干眼组和糖尿病干眼组神经密度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眼非糖尿病组神经密度较正常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眼非糖尿病组、糖尿病非干眼组和糖尿病干眼组L_C、Cur_mean、Seg_L_C_mean和SCC_mean较正常对照组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CM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基底下神经弯曲度相关参数用于诊断干眼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5~0.7。

结论

L_C和Cur_mean用于分析角膜神经弯曲度较为可靠。与正常人相比,干眼及糖尿病患者角膜基底下神经弯曲度增高。

其他文献
随着人体解剖学教学用尸体来源的日益匮乏,形象化教学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已经被逐渐引入人体解剖学教学.本文结合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特点,通过多媒体和视听教材等形象化教学手段在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制作与应用,探讨形象化教学手段在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质量、改善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
为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尝试通过让学生制做模型来提高神经解剖学学习效果.利用脑干横切面的轮廓图,让学生先画图,然后用硬纸板和彩色丝线做传导通路模型.每个学生从画图到做模型,熟练地掌握了脑干内部结构并对传导通路有了直观、深刻的印象.这种方法对神经解剖学的学习很有帮助,值得推广。
人工智能(AI)作为一种寻求模拟人类智能处理问题方法的计算机科学,现阶段在众多领域发展迅猛.AI在眼科领域研究应用日趋增多.随着医疗信息化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医疗数据和机
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讨论了在细胞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一些体会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和建议。
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及网络化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构建一个内容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料库,本文就数字化教学资料库的构建、管理及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本文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概念及其引发的学习观念的变化;介绍了我院在精神医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尝试并进行了分析;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精神医学教学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精神医学教学改革两方面,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精神医学学习和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重点讨论了"整合"问题,即什么是精神医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为什么要整合等问题。
循证医学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实质是一种新式高效的终身学习的临床教育理念.本研究应用循证医学理念指导我校2003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临床见习教学,通过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显示,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91.4%的学生赞成此种教学方法.本研究结果提示,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医学生的临床见习教学中,有利于教学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