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离体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纤维化相关标记物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变化,以及缺氧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MT)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缺氧条件下离体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纤维化相关标记物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变化,以及缺氧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EMT)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无糖培养基在无氧环境下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4 h,恢复含氧环境后再分别培养6、12、24、48和72 h.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测定各时段细胞中CTGF mRNA和CTGF表达的变化.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对细胞骨架蛋白--多聚体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进行标记染色,检测缺氧对其的影响.结果 缺氧后NRK-52E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表达增加;NRK-52E细胞的形态由立方上皮向肌纤维母细胞转变;缺氧后,细胞中CTGF mRNA和CTGF的表达明显增高,在恢复含氧环境培养48 h时达到高峰,CTGF mRNA值为29.33±0.21,CTGF的吸光度比值为1.30±0.02.结论缺氧可导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CTGF的表达增加,诱导NRK- 52E细胞发生EMT,CTGF可能是NRK-52E细胞发生EMT和纤维化的关键分子.
其他文献
针对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的原水水质特征,徐泾水厂示范工程采用了两级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对该工艺去除有机物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组合工艺处理高有机物污染原水的效果良好,对CODMn、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4%、54.2%和52.1%,出厂水的CODMn浓度基本达标。组合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表现为:①生物预处理和BAC单元对0.5~1ku区间的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最好,前
具有相同等效连续声级的时变交通噪声和均匀交通噪声对人的干扰程度会不同.文章通过设计并实施"动态交通噪声对人的影响"实验,得到了大量真实有效的基础数据.在定性分析中首
目的通过对医院手术室现有设施能力进行重新设计,以提高手术室的资源利用率,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量化依据.方法 利用案例医院手术室的现有数据进行概率分布拟合检验,然
利用PCR- DGGE技术研究了野生与栽培两种生境下东北山樱的表层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以及野生东北山樱根际与其周围优势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区别.用细菌的16S rDN
为探讨海洋真菌对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在纯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Zn2+和Cd2+对分离自北黄海沉积物中的4株海洋真菌(Acremonium sp.,Cladosporium sp.,Penicillium sp.和Tritirachium sp.)菌落生长的影响,并划分了抑制等级。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重金属对真菌菌落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大;不同种类
采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不同浓度比的草酸/硫酸混合电解液中制备了系列AAO薄膜样品,考察了用250nm波长激发时,从0℃到600℃温度范围内AAO薄膜退火后的光致发光(PL)特性。结
采用三级冷阱预浓缩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天津市华苑居住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成,总共检测108种物质,其中烷烃和苯系物占VOCs总量59.2%。冬春两季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为提高煤矿应急管理能力,在发生事故时进行迅速、正确的应急决策,采用状态空间表达式描述煤矿安全管理系统,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初步判定其在李雅普诺夫意义下稳定;根据鲁棒性
研究了在高酸性环境及盐水环境下工作的螺杆钻具的马达转子(17-4PH材料)热处理工艺,给出了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热处理工艺和适合的装夹方式,并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The heat t
为了获得能同时分解丁草胺和苄嘧磺隆的菌株,从连续施用丁·苄3年以上的水稻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5株能以丁草胺和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的菌株,进一步复筛获得了两株菌Dx9、Dx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