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微课”的辅助作用探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课是翻转课堂发展的产物,它既有别于传统单一性教学资源,又在其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以视频短片为载体,囊括了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测试和教学评价等内容。随着微课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引入,不仅能够把教师从繁重的学科教学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科学习活动。为了化解学生长期物理难学习问题,初中物理要与时俱进强化微课的使用,充分发挥微课的教学辅助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微课;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7;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8-125-1
  所谓微课,是指借助于信息技术,以视频短片的形式把教师的学科教学活动高度生动凸显的一种创新性课程。在微课的辅助下,学生从课堂和教材中解放出来,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较快地解决学习问题,切实实现了学习的跨时空化,真正地解决了学生的学科学习难问题。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它高度概括和总结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显然,对于刚接触物理学习的初中上来说,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吃透和弄明白高度抽象的物理概念、现象、原理等。为此,初中物理教师要高度运用微课这一教学辅助工具,针对学生的物理学习难点集中时间逐一强化突破。
  一、微课的内涵及特点
  所謂微课,是指以视频短片的形式,把围绕着某一个主题或知识点开展的教师课堂内外教学活动展示出来,其主要有课例视频、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评价等内容组成。
  根据微课的内涵剖析,可以得出其具有以下特征:其一,教学时间较短。相比于传统40分钟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一般以5-8分钟的视频短片开展,最长不超过10分钟。基于视频短片的原因,微课又称为“微课例”。其二,教学内容较少。微课并不面面俱到,而是以某一主题、教学重难点、知识点为教学着重点,把这些着重点向学生阐释明了就视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其三,操作便捷。只要有可用的电子设备,教师上传微课,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微课教学活动,而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这就使得师生能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被解放出来。
  二、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微课的辅助作用
  1.重难点具体阐述,帮助学生解疑释惑
  所谓重难点,就是在知识体系中占主体地位,起关键作用的知识点。深入地中学生物理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会发现他们对物理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认知不透彻或把握不准确是关键性因素。因而,物理教师要借助微课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具体阐述,驱动学生能够现象上升到本质看物理问题,进而实现解疑释惑。
  例如:当完成初中物理《光的折射》这一课时教学活动后,物理教师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课时测试题,其结果是测试题完成质量很差,绝大多数学生对“光的折射定律”根本没有领悟和掌握,而“光的折射定律”恰恰又是这一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物理教师就以“光的折射定律”为主题,制作了“光的折射定律”展示视频短片。物理教师先选取手电筒、盛满水大一点的鱼缸,打开手电筒从鱼缸水面投射光着手生动演绎“光的折射现象”;而后,物理教师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工具把演绎过的“光的折射现象”以立体平面图展示,尤其是针对“光的折射定律,比如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线分居)。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这时入射角与折射角均为0°,借助直尺、不同颜色有硬度的线进行动态化详细直观性分解,且边分解边语言化解释说明。最后,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并未先纠正评价学生的课时测评作业,而是把制作的“光的折射定律”这一微课播放出来让学生观看,当微课结束后,对于“光的折射定律”疑惑点之处学生马上释然了,并明白了自己课时测评作业错误之处。
  2.典例题型练习,帮助学生提升物理运用能力
   在日常物理试题解析中,之所以中学生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就在于学生对典例题型的逻辑关系、内在知识点关联性、解题思路等根本没有梳理明了。因而,这就需要物理教师以某一典例题型为例制作微课,具体详细地演绎典例题型的解题步骤,实现学生知识结构、逻辑推理能力的提升。例如:当完成一个单元物理教学任务后,物理教师应搜集这一单元经常考的典例题型,以这一题型为微课内容,先绘声绘色地以实录化形式进行典例试题解析步骤层层演示。值得注意的是,在演示的过程中,物理教师注重把知识点的关联性、导向性、综合性一一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同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物理试题应用解题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真正地能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物理教师把这一微课发布到教学共享平台上,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研究学习,经过学生一遍遍地观看学习、思考和总结,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这一典例题型,且对有关知识点运用越发清楚了。
  三、结语
  毋庸置疑,初中物理教师高度运用微课充分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是初中物理课程教学革新的现实性要求,也是初中物理教师善于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的教学探索。只有初中物理教师熟练运用微课实现物理教学的信息化,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也才能够多维度地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最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建春.初中物理教学“微课”的辅助作用探讨[J].南风,2017,(2):65.
  [2]路春雷.微课程与初中物理教学[J].科技视界,2015,(30):259,321.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阶段,政治是一门重点学科,与高中生素质建设存在紧密联系。因此,作为政治教师需要创新教学理念,重点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政治课堂学习当中,保证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鉴于此,本文主要围绕高中政治课堂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有效分析,从而为促进政治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高中政治;师生互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
摘要:管理心理学提出人是管理的核心,那么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应当就是核心。本文围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管理”这一思想,探究了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及措施,以期促进学生优质发展,提升学生的自我管控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小学高年级;班级自主化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3-084-1  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就是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合作学习。它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培养学习物理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和创新。本文分析了高中物理合作学习模式的作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1-098-1  新课标要求: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是学生,教
摘 要:物理课堂中问题的设计与解决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好的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为改善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需要从很多方面进行深入地考虑,其中要注意的是教师提问的目的一定要明确,语言要精准深入,要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题设计要结合情景,富有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关键词:问题设计;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
摘要:初中二年级的英语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如何有效避免或补救这种分化,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本文分析了初二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产生分化现象的原因,从掌握学困生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认真钻研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探讨了防止学生两极分化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初二英语;两级分化;分化原因;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要: 在当前的教学中,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也成为了当下热门的教学方式。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说,其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依靠着实验,利用实验,能更好地展现这门学科的内涵。教师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引入生物课堂,能给枯燥的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有着一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投入其中。  关键词: 小组合作;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的阅读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要尊重小学生的生长规律,努力促进学生最大化发展。因此,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应以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出发。“文本细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观念,它改变了以往“表面滑行”的教学弊病,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极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然而合作学习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并不理想,本文针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讨,以利于今后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合作学习;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039-1  合作学习是一种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其内容点多、面广且复杂抽象,如何避免学生陷入学习困境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探讨了思维可视化应用于高中生物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思维可视化;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0-025-2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要
摘 要:针对高三学生在审题时不能准确获取地理信息影响答题的现状,本文结合地理信息在高考试题中的呈现形式及特点,提出从文字材料、试题设问和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以提高学生解答试题的能力。  关键词:地理信息;获取信息;解读信息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9-125-1  地理信息是地理试题的重要载体,高考试题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对图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