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大学生性心理与性道德教育——基于汶川大地震的视角

来源 :集美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23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有别于平常,一些平常被掩盖、忽略的大学生性心理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以汶川特大地震为视角,总结大学生性心理特点及其突出表现,分析原因,提出突发事件下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同时,结合国际性教育发展趋势与我国的社会现状看,大学生性心理的调适应坚持并加强以德为基础的大学生性教育。
其他文献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高校后勤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以科学发展观正视目前高校后勤改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字母词开始大批量地进入现代汉语词汇当中,作为汉语词汇中的"异类",它们还是有着自己突出的特点的。本文对《实用字母词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所收
《集美大学学报(教科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学本科院校学报,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6493,国内统一刊号:CN35—1238/U。经研究决定,本刊2012年来稿收
在目前这个人类欲望得到空前释放的世界,善或德如何起作用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良心的养成或可成为解决方式之一。在回顾东西方关于良心思想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人良心
普通高校招生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招生生源出现了历史性的“拐点”,伴随着“拐点”也出现了高考压力未减,但录取分数降低;录取新生“流失率”居高不下
高校理论社团是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结合本校学生马列主义暨邓小平理论学习研究会的实际情况,探讨理论社团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
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化圈,在教育制度、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二战以后,高等教育领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个新的背景下,两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