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高中生这一特殊群体,对石家庄地区817名高中生考试焦虑程度及其原因、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学生担心考试准备不足和担心考糟了对个人自我形象威胁是引起考试焦虑的主要来源。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为思维阻抑。
关键词:高中生;考试焦虑程度;焦虑原因;焦虑表现;调节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与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考试焦虑并不会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反而会使考生考试的注意力集中,头脑兴奋性提高,思维更加敏捷,潜能充分发挥,从而考出好成绩。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焦虑,都是负性情绪,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使考生急躁不安、心慌意乱、思维滞涩、判断失误、记忆力下降,从而导致考试失败。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考试焦虑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在众多的研究中,有的只分析了考试焦虑的心理成因,有的研究只是调查了考试焦虑的程度,有的研究虽然既进行了焦虑程度的调查,也分析了考试焦虑的原因,但只是从总体上作了笼统的比较。基于这种现状,本研究同时利用考试焦虑程度自我表现检查问卷和考试焦虑原因表现自我检查问卷进行了调查,从多维度对考试焦虑水平、原因及表现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对如何调节考试焦虑作了论述。
一、研究方法
1.取样
本研究选取了石家庄市区三所中学,一所是位于市区中心、条件比较好的以市区学生为主的省级重点高中A,一所是市区边缘以石家庄市各县学生为主的省级重点高中B,还有一所是县级普通高中C。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重点班、一个非重点班。共调查817人,收回有效问卷755份。
表1是根据问卷一的结果绘制的,从结果中可以看出,19.5%的高中生处于镇定水平,58.9%的高中生处于轻度焦虑水平,处于中度焦虑水平的高中生占20.9%,处于重度焦虑水平的仅有0.7%,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高中生占21.6%,应引起重视。
(2)各被试变量之间的比较
三个学校之间的差异比较如下(1:重点高中A;2:重点高中B;3:普通高中C):
由图1可以看出,重点高中B学生焦虑程度最低,普通高中C最高,且普通高中C显著高于重点高中B(P〈.01)。
从表2的结果中可看出,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考试焦虑程度差异显著(P〈.05),在担心未来前途和应试准备不足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3)考试焦虑程度与考试焦虑来源及表现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考试焦虑程度与焦虑来源及表现的关系,用Pearson积差相关方法求其相关程度,结果见表4:
由回归分析,以上四个考试焦虑来源的自变量均进入回归方程式,多元相关系数为.745,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555,即表中的四个变量能预测考试焦虑程度的55.5%的变异量。
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担心应试准备不足”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36.8%,其余依次为“担心对个人自我形象增加威胁”、“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未来前途”,其解释量分别为10.3%、5.8%、2.5%。
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考试焦虑总分=.319*担心对应试准备不足 .272*担心对个人自我表现形象增加威胁 .228*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181*担心未来前途。
三、讨论
1.高中生考试焦虑的情况与特点
从总体看,78.4%的高中生处在镇定或轻度焦虑的水平上,许多实验表明,这种轻度焦虑水平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而21.6%的高中生处于中度焦虑或重度焦虑的水平上,也就是说1/5以上的高中生受到过重的考试焦虑的影响,这种过重的焦虑必然会影响其学习效率。这一点我们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可以证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曲线。渴望取得最佳学习效率的焦虑程度应是适度的。过度的考试焦虑,会使学生分心走神,对考场上的任何偶然刺激都相当敏感,稍有响动就抬头观望,害怕监考人员从身边走过等,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思维遭到破坏,势必会干扰整个认知过程的进行,影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
过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能通过反馈强化,使焦虑加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考试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考试焦虑造成了不良的考试成绩,它使学生感到害怕、痛苦、抬不起头、没脸见人。这些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我很笨”的强烈自卑感。这种不正确的归因,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干扰了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加剧了对考试的焦虑。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使某些学生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有些学生则因此出现了严重的睡眠障碍。
(1)非重点班的焦虑水平高于重点班
由表2可以看出,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考试焦虑水平差异显著,且非重点班的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重点班的学生。
(2)各个年级之间从高一到高三焦虑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看起来好像不符合常理。其实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一进入高中就已经意识到高考的压力了,并不是到了高三才去焦虑。随着对高中生活的适应,他们对考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成长,他们会慢慢成熟起来,承受能力也在提高;而且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一、高二时学校及个人的杂事比较多,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一旦到了高三,他们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一门心思学习,所以焦虑程度相对来说下降了。
(3)从性别来看,女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生
2.高中生考试焦虑的成因
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焦虑水平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同时也和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外部环境有密切关系。但研究证明,引起高中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其担忧因素,主要为担心应试准备不足,其次是担心个人自我形象受到威胁和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也是高中生考试焦虑的来源之一。在考前,家长没完没了地督促孩子学习,给孩子买多种营养品、补脑剂,这给学生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学生更加焦虑。
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及分析,为了使学习效率达到最佳水平,建议广大高中生在平时踏踏实实地学习,提高应试技能,考前作好知识准备,准备充分了,自然也就不会出现过重的考试焦虑了。
此外,建议各学校尽量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现在的学生压力已经足够大了,学校尽量不要再给学生施加额外的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也请各位家长们理解一下孩子的心情,体谅一下孩子。也许当你坦然面对孩子的考试时,他或许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罗斯福说过:“我们惟一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其实考试焦虑也是这样,我们所焦虑的其实就是焦虑本身。当我们正确认识了考试焦虑,掌握了调节焦虑的方法时,考试焦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本文获第五届“健康杯”征文二等奖。作者单位:河北正定中学。电邮:xinwei0620@163.com)
编辑/于 洪
关键词:高中生;考试焦虑程度;焦虑原因;焦虑表现;调节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能力、人格倾向与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与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度的考试焦虑并不会影响考生的考试成绩,反而会使考生考试的注意力集中,头脑兴奋性提高,思维更加敏捷,潜能充分发挥,从而考出好成绩。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考试焦虑,都是负性情绪,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使考生急躁不安、心慌意乱、思维滞涩、判断失误、记忆力下降,从而导致考试失败。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考试焦虑现象作了大量的研究,但在众多的研究中,有的只分析了考试焦虑的心理成因,有的研究只是调查了考试焦虑的程度,有的研究虽然既进行了焦虑程度的调查,也分析了考试焦虑的原因,但只是从总体上作了笼统的比较。基于这种现状,本研究同时利用考试焦虑程度自我表现检查问卷和考试焦虑原因表现自我检查问卷进行了调查,从多维度对考试焦虑水平、原因及表现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对如何调节考试焦虑作了论述。
一、研究方法
1.取样
本研究选取了石家庄市区三所中学,一所是位于市区中心、条件比较好的以市区学生为主的省级重点高中A,一所是市区边缘以石家庄市各县学生为主的省级重点高中B,还有一所是县级普通高中C。每个年级随机抽取一个重点班、一个非重点班。共调查817人,收回有效问卷755份。

表1是根据问卷一的结果绘制的,从结果中可以看出,19.5%的高中生处于镇定水平,58.9%的高中生处于轻度焦虑水平,处于中度焦虑水平的高中生占20.9%,处于重度焦虑水平的仅有0.7%,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高中生占21.6%,应引起重视。
(2)各被试变量之间的比较
三个学校之间的差异比较如下(1:重点高中A;2:重点高中B;3:普通高中C):
由图1可以看出,重点高中B学生焦虑程度最低,普通高中C最高,且普通高中C显著高于重点高中B(P〈.01)。

从表2的结果中可看出,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考试焦虑程度差异显著(P〈.05),在担心未来前途和应试准备不足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3)考试焦虑程度与考试焦虑来源及表现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考试焦虑程度与焦虑来源及表现的关系,用Pearson积差相关方法求其相关程度,结果见表4:

由回归分析,以上四个考试焦虑来源的自变量均进入回归方程式,多元相关系数为.745,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555,即表中的四个变量能预测考试焦虑程度的55.5%的变异量。
就个别变量的解释量来看,以“担心应试准备不足”的预测力最佳,其解释量为36.8%,其余依次为“担心对个人自我形象增加威胁”、“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未来前途”,其解释量分别为10.3%、5.8%、2.5%。
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考试焦虑总分=.319*担心对应试准备不足 .272*担心对个人自我表现形象增加威胁 .228*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181*担心未来前途。
三、讨论
1.高中生考试焦虑的情况与特点
从总体看,78.4%的高中生处在镇定或轻度焦虑的水平上,许多实验表明,这种轻度焦虑水平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而21.6%的高中生处于中度焦虑或重度焦虑的水平上,也就是说1/5以上的高中生受到过重的考试焦虑的影响,这种过重的焦虑必然会影响其学习效率。这一点我们从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可以证明,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曲线。渴望取得最佳学习效率的焦虑程度应是适度的。过度的考试焦虑,会使学生分心走神,对考场上的任何偶然刺激都相当敏感,稍有响动就抬头观望,害怕监考人员从身边走过等,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思维遭到破坏,势必会干扰整个认知过程的进行,影响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
过重的考试焦虑,不仅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且还能通过反馈强化,使焦虑加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考试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考试焦虑造成了不良的考试成绩,它使学生感到害怕、痛苦、抬不起头、没脸见人。这些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其形成了一种“我不如人,我很笨”的强烈自卑感。这种不正确的归因,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干扰了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加剧了对考试的焦虑。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使某些学生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对生活和前途失去信心;有些学生则因此出现了严重的睡眠障碍。
(1)非重点班的焦虑水平高于重点班
由表2可以看出,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的考试焦虑水平差异显著,且非重点班的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重点班的学生。
(2)各个年级之间从高一到高三焦虑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这看起来好像不符合常理。其实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一进入高中就已经意识到高考的压力了,并不是到了高三才去焦虑。随着对高中生活的适应,他们对考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随着成长,他们会慢慢成熟起来,承受能力也在提高;而且对于高中生来说,高一、高二时学校及个人的杂事比较多,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而一旦到了高三,他们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一门心思学习,所以焦虑程度相对来说下降了。
(3)从性别来看,女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显著高于男生
2.高中生考试焦虑的成因
高中生的考试焦虑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其焦虑水平也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其中有学生自身的内部因素,同时也和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外部环境有密切关系。但研究证明,引起高中生考试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其担忧因素,主要为担心应试准备不足,其次是担心个人自我形象受到威胁和担心考糟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也是高中生考试焦虑的来源之一。在考前,家长没完没了地督促孩子学习,给孩子买多种营养品、补脑剂,这给学生造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使学生更加焦虑。
综上所述,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及分析,为了使学习效率达到最佳水平,建议广大高中生在平时踏踏实实地学习,提高应试技能,考前作好知识准备,准备充分了,自然也就不会出现过重的考试焦虑了。
此外,建议各学校尽量不分重点班与非重点班,现在的学生压力已经足够大了,学校尽量不要再给学生施加额外的压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也请各位家长们理解一下孩子的心情,体谅一下孩子。也许当你坦然面对孩子的考试时,他或许会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罗斯福说过:“我们惟一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其实考试焦虑也是这样,我们所焦虑的其实就是焦虑本身。当我们正确认识了考试焦虑,掌握了调节焦虑的方法时,考试焦虑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本文获第五届“健康杯”征文二等奖。作者单位:河北正定中学。电邮:xinwei0620@163.com)
编辑/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