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际法教学效果若干方法研究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is_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国际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容易给学生留下晦涩难懂的印象,主要是因为国际法课程似乎与我们个人没有太大关系,一提到国际法想到的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涉及到的政治性因素比较多,离个人现实生活比较远,理论性也比较强。笔者在最初教授国际法这门课程时也有这样的感觉。但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逐步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国际法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提高国际法的教学效果,总结出一些国际法的教学方法,通过本文进行阐述。
  关键词 激发兴趣 优化模式 教学技巧 运用能力
  作者简介:王素,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政法与传媒系教师,研究方向:国际法,物权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
  (一)重视第一节国际法课的教学效果
  第一节国际法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学生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而整个课程环节是由教师“讲授”与学生“接受”两个部分构成的。教师的精彩讲述固然重要,但后者是关键,起着决定性作用。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本身接受的程度,而且也是衡量教学效果好与坏的重要标准。因此,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利于让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内容,实现教学目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就国际法课程本身来说,教师在第一节课正式开始的时候,不要一站上讲台就开始一味强调书本内容,要避开通常学生对国际法的那些偏见,改变一些同学甚至认为国际法没有用的看法。举个简单的例子,第一节课时可以问问学生对最近发生的国际大事的看法,如果有学生不懂或者回答偏颇,就可以帮助解释清楚,之后再告诉自己解释的答案中哪些是我们将要学习的东西。从而帮助学生消除对国际法不容易学习,甚至学了之后没什么用的偏见,激发对国际法的兴趣。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试图走近国际法,逐渐去了解国际法并非像他们想象得那么抽象、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看国际新闻的时候,如果我们懂得国际法就会知道相应的国际原则,这样以来,逐渐就会觉得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甚至会对我们的人生观,世界管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联系与影响将会更加明显。
  (二)案例引入教学
  目前在我国的国际法学教学中,案例教学运用还不是十分普遍,实践中教师运用的案例教学法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法,有时候只能算是例证教学法,但案例的穿插于国际法教学中仍然有着明显的作用。虽然我国法律传统不同于英美法国家,与其他的课程相比,国际法的内容似乎比其他部门法更难理解和接受,教师更需要通过案例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合理有效的运用案例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案例教学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可以在教轻松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学生通过进行案例讨论,还可以把各种思想意见进行充分交流乃至于交锋,这样不仅学习了案例有关的知识,甚至可能引出一些大家并不熟悉的国际法知识,可以说是一种互通有无的捷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各个层面分析案例,领会理论,理解规则,同时同学们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探讨出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案例的选择运用也要求教师掌握一定得技巧,应当注意选择合适的案例,这不仅包括内容合适数量也要合适。从所选案例内容来说,要选择一些言简意赅,但是能较多反应课堂内容的案例,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者知识性。从所选的数量上来说,案例不宜过多,更不能以案例代替讲授,否则学生一味的只想听案例,这样书本的知识就不会认真的学习,破坏原本的教学体系,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概念混淆、界定不准确的后果。最好的办法是以课本知识为主线,案例穿插于教学。
  其次,案例教学可以教会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传统教学方式教给学生的是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需要进行大量机械记忆,这个过程必然使很多学生觉得无趣。案例教学则告诉学生答案是发展的、不唯一的。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查阅资料,通过个体独立或群体合作的方式做出分析和判断,学生从中获益匪浅。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个案例中都包含有供学生分析、思考和探寻的问题,学生要透过众多的看似不相关的各类情况去观察、分析和体验,做出判断、推理和论证,无形中开发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的能力。i
  最后,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对于法学教育业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学生不照搬课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教学方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从而导致培养的法学人才只会照本宣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同时,课程中被选用的案例应当经过教师的精心挑选,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最终将案例与书本知识融合、吸收。
  二、优化国际法教学模式
  (一)将国际关系相关知识引入国际法教学
  对国际关系基础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激发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在国际法学期之初,很多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国际关系历史与震惊和影响世界的大事不清楚,甚至是闻所未闻,对国际新闻和国际关系问题既不了解也不感兴趣。随着国际法课程教学的深入进行,由于对一些国际关系知识的了解,学生们对国际关系中涉及国际法的知识越来越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关注最新的国际事件和新闻报道,传阅有关国际政治、国际金融贸易以及军事等题材的著作,努力学习课外知识;通过对国际关系问题的思考,对国际法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对国际法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会更加扎实。
  对国际关系基础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注世界,了解世界。引入国际关系相关内容的国际法教学,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能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视角、以更加专业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国内、国际关系。许多同学学习国际关系相关知识之后不再局限于从法律的视角来单纯的去旁观一个问题,而是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视角分析法律问题,并能够以评价和借鉴的眼光去学习和钻研法律;由此,学生逐渐的学会以国际关系和国家利益的视角看待问题,并且有目的地规划自己的人生,从而将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如果能达到如此效果学生们在国际法课堂学习中的收获会远远超出国际法知识本身。
其他文献
摘 要 探讨国际投资的法律规范,其中经过检择及筛选,国际经济组织对多国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法律规范有四方面:第一,联合国架构下的跨国公司行为准则草案;第二,世界银行架构下的多边投资保证机构公约;第三,世界贸易组织架构下的与贸易有关之投资措施协定;第四,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架构下的多边投资协定。  关键词 国际经济法 多国际企业 法律规范  作者简介:童炜林,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国际
语文教学对学生是一种精神享受,而具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精神家园,也是建立良好课堂氛围的重要方法,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Chinese teaching is a kind
摘 要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企业转制等使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显现出来,群体访居高不下。2012年上半年,密云县检察院接待群体访32件293人次,与比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加大了信访接待工作的难度。  关键词 群体访 信访接待 “法不责众”  作者简介:田继红,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检察院。  一、群体访的现状及其特点  近年来,密云县出现群体访的原因主要表现体现在以
[摘要]笔者在法语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对法语的数量词表达方法经常以汉语的思维去记忆,很容易混淆这两种语言的表达方法。法语和汉语数量词的内涵及外延不尽相同,也不能完全对应,这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两种语言数量词的使用。针对法语教学中数量词记忆常错点,笔者在法语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使用频率较高的数量词,文本将阐释法汉数量词的异同点,以及如何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做到两种语言的合理转化。  [关键词]数量词
[摘要]唯英语教育是美国历史上对印第安人施行的最具代表性的同化运动之一。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间,唯英语教育在北美大陆上轰轰烈烈地上演了。表面上,它是为了帮助印第安人消灭其故有的野蛮文化而实现全人类的真正文明;实质上,它是白人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强有力工具。同时,唯英语教育也映射出美国种族主义的丑恶嘴脸。  [关键词]强制同化 唯英语教育 寄宿学校  [中图分类号]G53/57[文献
识字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语文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体会识字的乐趣,主动识字,激发求知欲,以学为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Literacy is the basis for learning
摘 要:党建项目化是围绕中心抓党建、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有效活动载体。用项目化管理方法将党建工作分解成具体的小项目,按轻重缓急,把握规律,寻找载体,紧贴中心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针对性强,可操作性的特点。本文以双鸭山龙唐供热有限公司为例,阐述了党建项目化管理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关键词:党建;项目化;管理  双鸭山龙唐供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主要承担双鸭
摘 要 通过对西安市200名农民工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很低,多数倾向于回到家乡或周边乡镇。原因集中于:城市工作不稳定、收入低、晋升机会少、缺乏住房、医疗等保障。而最吸引他们成为市民的因素是子女有机会获得优良的教育质量。本文认为,从农转非农角度来看,小城镇与大都市并举策略最为适合。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意愿 城市化 小城镇  作者简介:姚远,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本
山东省莘县第二中学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五三”课堂教学模式。“一”就是一个指导思想:让课堂“灵动”起来;“五”就是五个课堂教学环节:自主
近三十年,人类所面对的世界较之过往,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任何形式的守旧因循都可能与现实世界显得格格不入,更何况承载社会建设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们?在如此纷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