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胸壁错构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婴儿胸壁错构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以提高对该少见病变的认识。

方法

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17年11月间5例婴儿胸壁错构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5例患者手术时年龄7个月8天至1岁8个月,但患儿均为生后即发现胸壁包块,男女比为4∶1,右侧与左侧比为4∶1,其中3例为单侧单发病变,2例为单侧多发病变。CT显示肋骨膨胀性及筛网样改变,其内见钙化及骨化。5例患儿均采取手术完整切除的治疗方案。送检病理标本最大径3~11 cm,囊实相间,囊腔内见凝血或血液。镜下实性区为软骨、编织骨、梭形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各种成分不同比例的混合,可见软骨内成骨,囊性区为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成分,部分病例局灶见蓝染黏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病变内各成分来源,但对诊断意义较小。

结论

婴儿胸壁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预后良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Rasmussen综合征(R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罕见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4例因癫痫于2008至2016年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诊断为RS的患者,回顾性研究其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4例,男性2例,女性2例;临床均表现为持续性部分性癫痫和进行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颅核磁共振成像4例大脑半球显著萎缩。镜下观察见蛛网膜下腔及脑实质内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周围淋巴袖套形成,小胶质细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相关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BRAF V600E突变特点。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7年8月之间,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功能神经科诊断明确的癫痫相关肿瘤病例250例,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并对部分病例BRAF V600E突变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50例手术患者中男132例,女118例,男女比约1.1∶1.0。发病年龄2~67岁,平均年龄22岁。影像学均显示为占
目的探讨Ki-67阳性指数在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病理分级中的临界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50例F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对Ki-67阳性指数进行定量评估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在350例FL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1.0,平均年龄(50.2±14.0)岁,中位年龄51岁(范围4~82岁)。病理分级Ⅰ~Ⅱ级215
期刊
目的探讨发生于外耳道的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相关情况。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解放军总医院和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诊断的63例外耳道A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1)本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35例,首次诊断时平均年龄48.9岁(22~81岁)。筛状型35例(晚期15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中的KRAS突变情况进行分析,探讨KRAS突变与子宫内膜黏液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病理科诊断的子宫内膜黏液性上皮病变43例,不典型性子宫内膜增生症10例,子宫内膜样癌12例。从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KRAS第2、3号外显子,并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突变情况。应用Fi
目的为了研究蛋白磷酸酶2A催化亚基C(PP2AC)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功能与疾病相关性,探讨其在小鼠脑中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成年野生型小鼠全身组织、不同年龄野生型小鼠脑组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与正常人的额叶皮质,分别制作石蜡切片和提取组织蛋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P2AC在小鼠各年龄不同脑区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正常人脑样本中的表达;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P2AC在小鼠全身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