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读什么书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2008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冬许下了一个心愿:自己要多读一点儿书。一方面感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大,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更广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感到无宽则不深,个人也到增加阅读量的时候了。
  到了2007年末,已经看过了106本,正在读的书还有5本(豆瓣读书:http://www.douban.com/people/1319743/),所读书的总数已经超过了100本了。
  
  读书的方法
  
  一年百本书,平均每周要读两本、每三天要读完一本。总有人问我,这样的效果能有几何?其实,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读书速度的快慢与记忆并不完全相关。在一些情况下,快读书、读快书是可行的。
  从小看书就比较快。小学起开始看杂书,书看多了,速度自然就快起来了。一套小说,别人要用一两周时间,而我只要两三天就够了。自己看书时不出声,快速浏览后记下情境与主要意思。这种看书的方法比出声阅读要快上很多。究其原因,有人说这种读书方法更符合思维的节奏。
  不过有些书阅读的速度会慢很多。像《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毛泽东选集》等需要充分体会、理解的就慢得很。毛选三个多月才能看完一本,一年中《信息哲学》也仅仅通览了一次,没有详细阅读完。一般说起来,需要充分理解内容的书籍,像哲学、理论类的图书阅读速度都适合慢一些。
  有些书是需要反复阅读的。这是以前看《红楼梦》时学会的方法,需要在不同的心情下,以不同的视角阅读才能体会其中深意、找到更有意思的内容。身为信息技术教师,因为对信息加工处理方面的疑问较多,所以《问题解决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第3版)》等书就要反复读。这类书中既有需要记忆的,也有需要理解的内容,每一次再读都会有收获。
  有些书则适合放到手边,随时翻看。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以前放在手边的主要是技术操作手册,像FrontPage、Fireworks、Pascal等,现在变成了《信息处理课业:成功性学习》、《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这些书中能够找到具体的信息处理技巧,已经成为工作中最需要的。使用这类书时,一般是完整看过一两遍后就开始跳读了——只看最需要的,放过其他的部分。
  自己看起书来会在书里夹上一支笔,随手在空白处记下观点或想法。书中的笔常丢,往往会随手再抓一支。所以,看过几遍的书中各种笔迹都有。一年中画的最乱的是李乐山的《人机界面设计》。
  因为习惯买书,自己的书只要通览一遍,记下目录及大致内容就可以了。书在手边,只要记住到哪里能找到答案就行。这样阅读的速度就可以更快,自己称这种阅读方法叫索引式读书。
  针对不同的书,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读书方法和读书过程。
  
  书籍的分类
  
  从选书到买书,再到读书是复杂的过程。选书时范围尽量要广,可以根据他人推荐、工作需要或者从论文的参考资料列表中选择。购书、借书时就要碰运气了,并不是所有想读的书都能拿得到。想看的书与看到的书有一定的差距。不过书的数量多了,每一大类都会有几本。一年中读过的书有:
  信息哲学及相关:《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恢复哲学的尊严:信息哲学论》、《生活有哲学》、《中国哲学小史》、《你的第一本哲学书》、《毛泽东选集》……其中,黎明的《恢复哲学的尊严:信息哲学论》和邬
  的《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是信息哲学方面的专著,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读一读。为了更好地理解信息哲学,往往还需要同时读一些哲学的相关书籍。
  信息科学及科技理论:《反思科学》、《信息科学教程》、《技术进化与社会发展/当代教育与技术译丛》、《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游戏中的科学》、《理解专业程序员》、《系统科学与方法概论》、《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情感计算》……科学与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想要更准确地理解技术,需要同时理解科学。在理解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的前提下,再认识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会使信息技术教师眼前豁然开朗,其中,钟义信的《信息科学教程》需要认真读一读。《反思科学》、《理解专业程序员》也是非常可读的书。
  门类/分支科学基础类:《视读社会学》、《视读数学》、《视读哲学》、《视读科学》、《视读符号学》、《视读人工智能》、《视读心理学》……信息技术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信息科学又是综合性交叉学科,那么,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学科一定要有一个初步了解。视读系列丛书能使人快速而且有效地了解相关的学科的结构。
  工程、技术方面:《算法分析与设计技术》、《人机界面设计》、《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技术与设计1、2》、《智能机器人制作入门》、《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信息技术》、《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其中,李乐山的《人机界面设计》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思维、心理方面:《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认知心理学(第3版)》、《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理解学习和行为中的风格差异》、《思维习惯》、《认知科学哲学导论》、《计算与认知》……信息处理与人的思维、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心理,尤其是认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其中,斯滕伯格(Sternberg R.J.)的《认知心理学(第3版)》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教学与技巧方面:《教学设计》、《建立课堂纪律》、《探究式教学实践指导》、《课堂提问的艺术: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从教第一年——新教师职场攻略》、《新任教师完全手册》、《新教师课堂教学入门(第二版)》、《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第七版)》、《信息技术与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教师素质手册》、《信息处理课业:成功性学习》……其中,卡罗尔·科伊切林写的《信息处理课业:成功性学习》成为放在手边的、最重要的书之一。这本书既对教学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也包含了很多信息处理的软工具。《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新教师课堂教学入门(第二版)》都是翻看了多遍,并且有很大收获的书。
  课程原理与建设方面:《澳大利亚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导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国外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发展》、《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与策略》、《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问题研究》、《信息技术教育学》、《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新世纪信息化教育(1-6册)》、《网络教育:教学与认知发展新视角》……信息技术教师躲不开课程建设的工作,其中,对自己最具影响力的书是《澳大利亚课程标准》、《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从这类书中可以学习到如何从系统观的角度构建课程。在这类书中,推荐信息技术教师看一看彭绍东的《信息技术教育学》。
  教育原理与思想:《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杜威学校》、《教育原理》、《学习原理与方法》、《中外教育史简编》、《学习的革命》……
  教师自身发展与其他:《教师口语艺术》、《工作中的身体语言》、《新课程学习主题网络资源索引》、《王国维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原本大学微言》、《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六顶思考帽》……其中,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能给教师带来很多有价值的想法。如果有时间和耐心,需要多看一些逻辑相关的书,《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是比较通俗、易懂的书。
  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读些什么书
  信息技术教师的来源广泛。据2003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目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中是计算机专业的比例极少,中学里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信息技术教师正在增加,但总体上改行的教师占大多数(71%)(摘自《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思考与模式构建》,《中国远程教育》2004/07)。其中,即使“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也指的是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技术/科学与信息技术/科学并不完全相等。计算机科学不能包含信息科学的所有内容。从研究的对象来看,计算机科学应当分成两大部分,其中研究计算机的理论属于自然科学体系中的技术科学,单就信息处理的规律性来研究计算机的那一部分才属于信息科学。从性质上来看,信息科学是综合性的,计算机科学是其中的技术科学。
  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属于技术的一部分,技术与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怎样做”。从科学与技术的辩证关系的视角来看,与计算机技术最直接、最密切的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最直接的、最密切的应当是信息科学。
  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进入基础教育的历史进程上看,是从“计算机技术/科学”向着“信息技术/科学”发展着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如图1所示。今天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更多关注信息科学,多了解信息科学的相关著作。
  
  信息科学是以信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计算机等技术为手段,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结构一般认为分成了四层,分别是:信息哲学、一般信息理论、各领域/门类/分支信息学、工程技术信息学。其中,信息哲学是哲学理论层次的思考;一般信息理论是科学原理的思考;各领域/门类/分支信息学是信息原理在各门类学科的具体应用;工程技术信息学是直接作用的工程技术学科,与信息技术有着更直接联系。
  从这个角度上看,了解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就需要了解不同层面上的相关知识,需要读大量的相关学科书籍。邬识的《信息哲学—理论、体系、方法》对于信息科学的学科结构介绍如图2所示。
  
  以信息科学的视角,信息的获取、识别、处理、加工等都关系到了人、人的认知与思维,所以,在相关学科群中需要特别关注心理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的相关书籍。这方面的书不妨多读一些,其中的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同时也是所有教师需要掌握的内容。
  当然,作为教师还需要多看一看教育、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书籍。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知识结构合理的信息技术教师。那么,信息技术教师需要读什么方面的书?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阅读书目如图3所示。
  
  信息技术学科有着自己的特点:信息科学是一门崭新的综合性科学,这门学科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崭新的。信息技术的研究工具-计算机发展速度快,用不了多久就有新的技术出现。综合性的内容、飞速的发展都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有着自己的阅读书目。
其他文献
【问题】  您准备看或正在看的一本书是什么?  潘毅琴:《大数据时代》。  您最想推荐给子女,觉得能影响他们人生的书是什么?  潘毅琴:《人生犹如赛马》。  您最想推荐给下属,觉得对他们工作有帮助的书是什么?  潘毅琴:《负担与责任——权力的解密》。  您比较喜欢哪类书籍?  潘毅琴:比较喜欢政治、经济、科技前沿类书籍。  您认为读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潘毅琴:内化涵养、升华思想,增长智慧、增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学家和精神分析法创始人。他生于1856年5月6日,于1939年9月23日在英国伦敦马瑞斯尔德花园20号逝世,终年83岁。死因是:口腔癌。  弗洛伊德是一个羊毛商的儿子。1881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行医、任教。他在1884年发现了可卡因的欣快效应:1891年写了关于失语症、1893年写了关于小儿麻痹症的著作;1895年与人合作撰写了《疾病现象的心理机制》一书;
关于四季时月的划分,我国与欧美各国是不相同的。我国根据传统的24个节气来划分四季,将四立,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把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节算做春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节算做夏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节算做秋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节算做冬季。欧美各国则不然,他们的春、夏、秋、冬四季通常都要比我国推
眠  闭上双眼  安详地  平躺着  追悼自己  我们终究会散的  我们终究会散的  我想  你在地铁上  被陌生的躯体夹着  而我委身于一辆小小的巴士  沉默不语  窗外的身影  糊成一道混色的布条  霓虹 点滴在夜色中  分不清  这是谁的美学  广播不停催促到站  我想  我们终究会散的  也许  就在下个路口前  痛 快  用力撑开  咸的浸泡  伤口 流血也流泪  降 生  是飞来横祸的
许必成的信寄到公司时,我正在和几个同事一起忽悠一个大款儿,前台给我发了个微信,告诉我有信。我回复她,先放着。这次来公司的大款儿,和之前来的那些不一样,他叫司机扛了一麻袋现金上来。他在办公室,把麻袋打开让我们看,一水儿全是红色的百元大钞。我和几个同事都看傻了眼,开这个影视公司三年了,第一次见这么多现金。这坚定了我们卖力忽悠他的决心。我们明面上是影视公司,实质上只是一个影视外包公司,我们找到大款儿,用
如果某天回到家,发现鞋柜有两层楼那么高,每一只鞋都比人还大,厨房里最小的碗看起来竟和自己差不多尺寸,枕头高得像座小山……你会作何反应?而“爱丽丝漫游仙境”一般的情节,如今正在电视荧屏中上演——新娱乐从阿根廷引进的《天哪,我们变小啦》竞技真人秀节目,据说其创意灵感正在于一次漫无边际的遐想:“如果人变得像老鼠那么小,平时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事会不会变得妙趣横生?”  换个角度看世界  人体变大或变小,在文
裘法祖教授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外科学家。裘老1914年出生,今年已经94岁了。见到精神矍铄的裘老,近距离地亲历亲闻他的音容笑貌,我们的心中有说不出的亲切和温暖。    心中有大爱    我们去拜访裘老的当天,正值卫生部领导在同济医院视察和检查工作,裘老开了大半天的会,已十分疲劳。但是,在接受我们采访的过程中,身着便装的他始终神采奕奕!  裘老告诉我们:为了求得学业报效祖国,22岁时他便
范进:定期体检,让“1”站得更直    现在有个流行的说法,一个人的健康是“1”,其他都是“0”,身体不健康,金钱再多有何用?而定期体检,就可以让“1”站得更直,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在我们单位,每年都要组织大家体检。开始几年,由于自己刚刚大学毕业,身强力壮。精力充沛,对体检还不以为然,体检中也的确没有发现什么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30岁那年,我的体检表上出现了“轻度脂肪肝”的字样,显然,这与
“冰妹:从此永别,望妹努力前进,兄谢你的爱!万望保重,余言不尽。你爱的湃”——这是彭湃烈士就义前给妻子许玉罄写的一封言简意赅却饱含深情的遗书。  “亲爱的弟弟妹妹:我今与你们永诀了。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你们的大哥砚芬嘱”——这是史砚芬烈士写给弟弟妹妹的遗书。  “宁儿:……母亲和你
〔摘要〕 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教育差别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当进展,但大多数研究成果集中于经验性研究,以现实详尽数据为基础的深入研究不多。基于山西省10个县、市的研究数据,借助于简单计量经济模型对教育差别与收入差距关系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尽管城乡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呈现为正相关关系,但在城市与乡村,教育投资的要素回报率却存在显著差别,城市的教育投资回报率要远远高于农村。这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