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一季度,是令所有股民、基民备受煎熬的三个月。股指大幅下挫,个股腰斩无数,基金净值也大幅缩水,股民基民损失惨重。
机构在这场浩劫中也难以独善其身。晨星网站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189只股票型基金(新基金除外)一季度回报率均告亏损。
盘点过去的三个月,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基金以4.75%的跌幅成为排名第一的基金,而东吴动力基金经理王炯,这位在今年一季度弱市中夺魁的女基金经理,因为超越了基金牛人王亚伟而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2008年4月8日,王炯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让我们看看证券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女基金经理对后市有什么看法。
最大利好:现在买股很便宜了
《私人理财》:最近,投资者期待很久的政府救市并没有实质性措施的兑现,但大盘却连续出现3天反弹,上证指数于4月8日重新站上3600点,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后市机会和风险,哪个更大些?
王炯:短期的指数波动很难把握,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从来不预测大盘的高点和低点,我们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市场的点位是想对安全的区域。尽管管理层迟迟不出现利好政策,但是市场普遍忽略了一个最大利好,那就是:现在买入股票变得比较便宜了。
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向上趋势不变,目前的波动只是长期发展的一个休息驿站,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环境下,企业的盈利增长仍在持续,对资金的吸引力并没有消失,那么,A股市场的趋势还是不会变。在目前指数区域,向下空间非常有限,而向上的空间仍然巨大。
《私人理财》:您对未来的预期比较乐观,但是很多投资者担心大小非给市场造成的压力,有评论指出,大小非改变了股市的游戏规则,它们在股市中的势力甚至动摇了基金的“霸主”地位,逼迫基金交出了手中A股的定价权。作为基金经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炯:“大小非”减持效应在股市深度调整的悲观情绪中被人为放大了。从相关数据中我们发现,“大非”的减持意愿并不强烈,对上市公司发展看好且持股比例超过50%的大股东减持数量有限。而减持股份的总量近八成的减持量来自于“小非”。被减持对象中,亏损股、市盈率在60倍以上的高估值个股是“大小非”抛售重点。而那些业绩、回报稳定、进入门槛高的绩优股,被减持量很少。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这些“大小非”背后的产业资本正借助全流通契机,返回证券市场,与金融资本一道重构证券市场的合理价值中枢。在大小非减持中各方力量的博弈会使市场重新获得平衡,在新的平衡点上,上市公司基本面有望决定其证券资产价格,概念、题材的恶炒有可能逐步退出市场,证券投资回归价值投资也才有可能。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市场已经度过了依靠估值水平的上升来决定市场运行方向的阶段,滤去从亢奋不断向恐慌传递的市场心理因素后,2008年的投资将回归到投资的本质:企业的价值增长才能给投资人带来稳定持续的投资回报。
阶段性机会:回归蓝筹,绝地反击
《私人理财》:让众多投资者备受煎熬的一季度过去了,展望二季度,您对市场的整体走势有什么样的判断?
王炯:我们认为二季度市场存在阶段性投资机会。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自2007年10月中旬到今年一季度末,A股市场最大跌幅为43%。A股市场历史上最惨烈的 5年熊市也不过从2245点跌到998点,跌幅为55%。从历史比较看,下跌空间相对有限。并且目前沪深300指数08年动态PE为20倍左右,市场估值吸引力逐渐凸现;
第二,上半年限售股解禁洪峰是2、3月份,二季度限售股解禁压力明显减小,而数量如此之多新基金几乎在同一时候建仓,将增加市场资金供给;
第三,一季报上市公司业绩存在惊喜可能,目前市场对2008年上市公司利润一致预期增长率仍然有30%左右,将为市场走稳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一季度市场承载了前所未有的利空和失望,预计4月下旬后政策调控力度有望减弱。
《私人理财》:那么,如何捕捉这种阶段性投资机会,您的投资策略是什么?具体看好哪些行业或板块?
王炯:对于2008年二季度市场投资机会的把握,将以政策为导向,寻找具有成长优势和估值优势的行业作为核心配置,回归蓝筹,绝地反击。
具体落实到投资策略上,重点关注以下四条主线的投资机会:第一条投资主线是受益于政策支持的行业,重点关注医药、电力设备;第二条投资主线是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不大,并且能够稳定较快增长的行业,重点关注:饮料、商业零售、家电、汽车及配件;第三条投资主线是前期受制于政策调控抑制,但近期基本面有望回暖的行业,重点关注:地产、银行。第四条投资主线是具有提价能力的行业,重点关注:钢铁、化工、建材、造纸行业。
成功关键:看准大势 精选个股
《私人理财》: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基金在去年的牛市和今年的震荡市中表现都很好,去年双动力基金净值增长120.03%,在今年一季度夺得偏股型基金业绩排行榜冠军,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取得这样的业绩,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您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是什么?女性特有的理财思维是否对您的投资有帮助?
王炯:投资关键是做好两点:看准大势、精选个股。看大势需要大视野。影响市场的因素很多,而在某个阶段,主导因素就是那么两到三个。找到这些主导因素顺势而为,可以避免方向上的错误。
去年东吴基金的整体投资策略还是依据本币升值的大背景而作出的长远布局。这一轮行情的最根本因素是中国经济的崛起,本币升值是这一阶段影响市场最重要的因素。由于资金的逐利性,本币升值与流动性过盛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共同推升市场。
在个股选择方面,我的体会是要从各个角度去考察一个企业高成长的概率。投资对象所处的行业居于何种发展阶段,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企业和企业家都是有历史宿命的,他们都难以超越经济结构、行业景气的束缚。
对具体公司的选择,我特别在意的有两点。一是公司管理层是否正直诚实。二是公司是否有好的盈利模式。如果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太过激烈,竞争格局太不确定,缺少可预见性,我就不会考虑。
要说投资风格,我觉得只有大师级的投资人才能谈得上风格,自己还差得太远,努力追寻和塑造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格将是自己一生的追求。我认为投资就是一项长跑,如果打个比方,自己更喜欢当稳健的乌龟,慢一点没关系,但要走对方向,兔子虽然快,但始终把不好方向,最终胜利的还是乌龟。
《私人理财》:在如此短的时间,A股的投资者经历了一场从巅峰到谷底的投资和情感体验,在失望与绝望中苦苦挣扎,超过九成的投资者亏损,对于广大的股民、基民在今年的投资策略您有什么建议?
王炯:其实,换个角度,能够经历这次股市的调整对于广大投资人,特别是新投资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把之前人们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体会或学习到的投资经验作了一个历史的浓缩。作为中小投资者,首要的就是要反思学习,反思自己,向市场学习,因为市场永远是对的。
2008年中国整体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没有变化,A股市场牛市格局仍在。但相比较过去2006和2007年,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各种国内外经济因素影响,2008年市场更多的是牛市整固年,市场充满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但我们相信在结构性牛市格局下,今年市场投资仍旧能实现合理预期的收益。中小投资者,在当前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等各种影响下,在资产组合方面仍应保持适当比例的投资性资产。
对于股民来说,我建议应该“不熟不投”的基本原则。投资风险不是更多来自于股价高或者低,而是来源于不了解。基民在投基策略方面,可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及中长期投资策略,继续耐心持有,以实现与中国经济同步增长的收益。
王炯 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九年证券行业研究和投资经历。曾在大鹏证券研究所和投资部担任研究员、首席分析师助理等职务,2004年加入东吴基金管理公司。现担任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东吴双动力基金经理。
重点句:对具体公司的选择,我特别在意的有两点。一是公司管理层是否正直诚实。二是公司是否有好的盈利模式。如果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太过激烈,竞争格局太不确定,缺少可预见性,我就不会考虑。
机构在这场浩劫中也难以独善其身。晨星网站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28日,189只股票型基金(新基金除外)一季度回报率均告亏损。
盘点过去的三个月,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基金以4.75%的跌幅成为排名第一的基金,而东吴动力基金经理王炯,这位在今年一季度弱市中夺魁的女基金经理,因为超越了基金牛人王亚伟而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2008年4月8日,王炯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让我们看看证券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女基金经理对后市有什么看法。
最大利好:现在买股很便宜了
《私人理财》:最近,投资者期待很久的政府救市并没有实质性措施的兑现,但大盘却连续出现3天反弹,上证指数于4月8日重新站上3600点,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市场?后市机会和风险,哪个更大些?
王炯:短期的指数波动很难把握,作为机构投资者,我们从来不预测大盘的高点和低点,我们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市场的点位是想对安全的区域。尽管管理层迟迟不出现利好政策,但是市场普遍忽略了一个最大利好,那就是:现在买入股票变得比较便宜了。
如果中国经济继续向上趋势不变,目前的波动只是长期发展的一个休息驿站,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不变的环境下,企业的盈利增长仍在持续,对资金的吸引力并没有消失,那么,A股市场的趋势还是不会变。在目前指数区域,向下空间非常有限,而向上的空间仍然巨大。
《私人理财》:您对未来的预期比较乐观,但是很多投资者担心大小非给市场造成的压力,有评论指出,大小非改变了股市的游戏规则,它们在股市中的势力甚至动摇了基金的“霸主”地位,逼迫基金交出了手中A股的定价权。作为基金经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王炯:“大小非”减持效应在股市深度调整的悲观情绪中被人为放大了。从相关数据中我们发现,“大非”的减持意愿并不强烈,对上市公司发展看好且持股比例超过50%的大股东减持数量有限。而减持股份的总量近八成的减持量来自于“小非”。被减持对象中,亏损股、市盈率在60倍以上的高估值个股是“大小非”抛售重点。而那些业绩、回报稳定、进入门槛高的绩优股,被减持量很少。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这些“大小非”背后的产业资本正借助全流通契机,返回证券市场,与金融资本一道重构证券市场的合理价值中枢。在大小非减持中各方力量的博弈会使市场重新获得平衡,在新的平衡点上,上市公司基本面有望决定其证券资产价格,概念、题材的恶炒有可能逐步退出市场,证券投资回归价值投资也才有可能。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市场已经度过了依靠估值水平的上升来决定市场运行方向的阶段,滤去从亢奋不断向恐慌传递的市场心理因素后,2008年的投资将回归到投资的本质:企业的价值增长才能给投资人带来稳定持续的投资回报。
阶段性机会:回归蓝筹,绝地反击
《私人理财》:让众多投资者备受煎熬的一季度过去了,展望二季度,您对市场的整体走势有什么样的判断?
王炯:我们认为二季度市场存在阶段性投资机会。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自2007年10月中旬到今年一季度末,A股市场最大跌幅为43%。A股市场历史上最惨烈的 5年熊市也不过从2245点跌到998点,跌幅为55%。从历史比较看,下跌空间相对有限。并且目前沪深300指数08年动态PE为20倍左右,市场估值吸引力逐渐凸现;
第二,上半年限售股解禁洪峰是2、3月份,二季度限售股解禁压力明显减小,而数量如此之多新基金几乎在同一时候建仓,将增加市场资金供给;
第三,一季报上市公司业绩存在惊喜可能,目前市场对2008年上市公司利润一致预期增长率仍然有30%左右,将为市场走稳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一季度市场承载了前所未有的利空和失望,预计4月下旬后政策调控力度有望减弱。
《私人理财》:那么,如何捕捉这种阶段性投资机会,您的投资策略是什么?具体看好哪些行业或板块?
王炯:对于2008年二季度市场投资机会的把握,将以政策为导向,寻找具有成长优势和估值优势的行业作为核心配置,回归蓝筹,绝地反击。
具体落实到投资策略上,重点关注以下四条主线的投资机会:第一条投资主线是受益于政策支持的行业,重点关注医药、电力设备;第二条投资主线是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不大,并且能够稳定较快增长的行业,重点关注:饮料、商业零售、家电、汽车及配件;第三条投资主线是前期受制于政策调控抑制,但近期基本面有望回暖的行业,重点关注:地产、银行。第四条投资主线是具有提价能力的行业,重点关注:钢铁、化工、建材、造纸行业。
成功关键:看准大势 精选个股
《私人理财》:东吴价值成长双动力基金在去年的牛市和今年的震荡市中表现都很好,去年双动力基金净值增长120.03%,在今年一季度夺得偏股型基金业绩排行榜冠军,在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取得这样的业绩,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您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理念是什么?女性特有的理财思维是否对您的投资有帮助?
王炯:投资关键是做好两点:看准大势、精选个股。看大势需要大视野。影响市场的因素很多,而在某个阶段,主导因素就是那么两到三个。找到这些主导因素顺势而为,可以避免方向上的错误。
去年东吴基金的整体投资策略还是依据本币升值的大背景而作出的长远布局。这一轮行情的最根本因素是中国经济的崛起,本币升值是这一阶段影响市场最重要的因素。由于资金的逐利性,本币升值与流动性过盛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的过程,共同推升市场。
在个股选择方面,我的体会是要从各个角度去考察一个企业高成长的概率。投资对象所处的行业居于何种发展阶段,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企业和企业家都是有历史宿命的,他们都难以超越经济结构、行业景气的束缚。
对具体公司的选择,我特别在意的有两点。一是公司管理层是否正直诚实。二是公司是否有好的盈利模式。如果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太过激烈,竞争格局太不确定,缺少可预见性,我就不会考虑。
要说投资风格,我觉得只有大师级的投资人才能谈得上风格,自己还差得太远,努力追寻和塑造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格将是自己一生的追求。我认为投资就是一项长跑,如果打个比方,自己更喜欢当稳健的乌龟,慢一点没关系,但要走对方向,兔子虽然快,但始终把不好方向,最终胜利的还是乌龟。
《私人理财》:在如此短的时间,A股的投资者经历了一场从巅峰到谷底的投资和情感体验,在失望与绝望中苦苦挣扎,超过九成的投资者亏损,对于广大的股民、基民在今年的投资策略您有什么建议?
王炯:其实,换个角度,能够经历这次股市的调整对于广大投资人,特别是新投资者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把之前人们可能需要花更多时间才能体会或学习到的投资经验作了一个历史的浓缩。作为中小投资者,首要的就是要反思学习,反思自己,向市场学习,因为市场永远是对的。
2008年中国整体宏观经济运行基本没有变化,A股市场牛市格局仍在。但相比较过去2006和2007年,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各种国内外经济因素影响,2008年市场更多的是牛市整固年,市场充满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但我们相信在结构性牛市格局下,今年市场投资仍旧能实现合理预期的收益。中小投资者,在当前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以及通货膨胀等各种影响下,在资产组合方面仍应保持适当比例的投资性资产。
对于股民来说,我建议应该“不熟不投”的基本原则。投资风险不是更多来自于股价高或者低,而是来源于不了解。基民在投基策略方面,可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以及中长期投资策略,继续耐心持有,以实现与中国经济同步增长的收益。
王炯 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九年证券行业研究和投资经历。曾在大鹏证券研究所和投资部担任研究员、首席分析师助理等职务,2004年加入东吴基金管理公司。现担任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东吴双动力基金经理。
重点句:对具体公司的选择,我特别在意的有两点。一是公司管理层是否正直诚实。二是公司是否有好的盈利模式。如果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太过激烈,竞争格局太不确定,缺少可预见性,我就不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