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探研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可以陶冶中学生的心灵,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亦可以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起到一定的风向标作用。中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是融于校园文化的方方面面的,中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可以让中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德育的熏陶。长期身处于这种充满德育功能的校园文化当中,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会慢慢提高。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学校园文化这块阵地的德育作用。那么如何通过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德育的功能呢?笔者认为应从改变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
  一、改造彰显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硬环境
  何谓硬环境呢?所谓的硬环境主要是指在中学校园内一些静态的物和景,还包括一些优美、和谐、整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样的硬环境对于中学生来说可以起到一定的陶冶情操功效,规范其言行。长期身处于这样的校园环境当中,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都是巨大的,效果也比教师单纯地对其进行德育灌输要好很多。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静态校园文化的建设,科学合理地发挥其德育功能。首先,可以在校园内比较醒目的地方建立一个文化长廊。在这个文化长廊内主要展示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场景以及课余文化艺术活动场景、课外实践活动场景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放飞理想、张扬个性。其次,还可以在教师办公楼前开设一个教师风采栏,把每一个教师的详细情况都写入其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一位教师。除此之外,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坚决做到时刻以学生的道德发展为根本,放手让全体中学生自主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当中,促使学生的道德可以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比如,教室布置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要体现班级的学风和凝聚力;寝室也要让学生自主进行装饰,体现他们各自的个性和理想追求。这些都可以充分体现不同班集体与学生个人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各班独特的人文氛围。最后,中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必须要坚持高品位原则,还要体现出艺术性特征。中学校园文化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要体现出美的感受。例如,校园内的操场、教学楼、道路等方面要布局合理,让学生身处其中不会觉得心情浮躁;花坛、草坪、风景树等要保持四季常青,让学生始终处于绿色的包围之中;在绿化带周围还应该赋予一句句“芳草青青,足下留情”“美丽花朵,爱不伸手”等富有人文色彩的启示语。
  二、营造突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和谐氛围的软环境
  1.注意将静态的校园文化變为动态的校园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周一的全校师生升国旗仪式、校园广播台等平台,把静态的中学校园文化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在周一早晨的升国旗仪式上,教师可以派几名学生代表谈谈自己对一些名人名言的感想,谈谈自己看了这期墙报之后的想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共青团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些德育情境,让中学生在德育情境中受到道德的感染和熏陶。也可以组织一些登山、越野等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思想品质。这样,我们就可以做到从课上到课下,从室内到室外,逐步把静态的校园文化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
  2.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其次,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同学关系,学校可以经常在广播台播放一些关于师生和同学和谐关系的话题,让学生了解建立和谐师生和同学关系的好处。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改善师生和同学关系的演讲比赛或者是辩论赛,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掌握建立和谐师生和同学关系的方法。在一个和谐的师生和同学关系内,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便会减少,思想道德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3.发挥榜样模范作用
  这里所说的榜样模范作用具体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中选取。首先,要注重教师的榜样模范作用。教师作为学校育人的主体,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正所谓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当中必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的言行有违道德,那么学生很可能会认为教师那样做是对的,甚至进行错误的模仿。因此,学校要经常加强对中学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即师德教育。让中学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进而把这些道德典范传递给学生,给予中学生以道德的熏陶。其次,可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和模范典型,对于一些好人好事要大力进行宣传,并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表扬。其他学生受到这样的榜样刺激之后,无形中也会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通过中学校园文化这一载体,有效实现其德育功能,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通过文本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功能的实现,与此同时,还可以为中学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功能的实现提供经验上的借鉴和理论上的指导。
  (责任编辑 黄 晓)
其他文献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这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每个英语教师工作的出发点。  然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有一部分学生感到英语学习困难,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产生畏难情绪,影
基于Gumperz的"语境化"概念和"语境线索"理论,借助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分析语境线索的功能,认为语篇完整意义的获得是通过语篇中的语境线索激活知识框
由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和华侨大学华侨华人资料中心共同举办的“民间文献与地方史研究数据库”国际学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要求也越来越高。有目共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作为一名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一方面,我很高兴看到信息技术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我经常苦苦思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什么影响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琢磨和实践,我作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的表现之一,这种散射不仅减弱了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还引起了一系列的大气光学现象。当太阳辐射碰到空气分子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