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的别字异文看“浊上变去”

来源 :古汉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浊上变去”,亦称“阳上作去”,指全浊上声系统地演变为全浊去声,这是汉语语音发展史上的一大规律。过去,学者们研究它,所依据的材料有诗词的用字押韵,李涪的《刊误》和《开蒙要训》的注音,日僧安然的《悉昙藏》和敦煌俗文学抄本中的别字异文,韩愈的《讳辩》、张麟之的《韵镜》、严粲的《诗辑说》以及邵雍的《皇极经世天声地音》、《慧琳音义》中的反切等。这些材料,不论它们能否证明“浊上变去”,其时代最早也不出公元九世纪,如《讳辩》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即公元809年;《刊误》和《悉昙藏》皆成于唐僖宗广明元年,即公元880年。在这之前,还有没有能透露出“浊上变去”这一信息的材料呢?据笔者所知,迄今尚未见人提及。
其他文献
朱砂又名丹砂、赤丹,为天然的辰砂矿石,劈开辰砂矿石,取出岩石中夹杂的少数朱砂。其可利用浮选法淘取,将凿碎的矿石放在直径约尺余的淘洗盘内,左右旋转之,因其比重不同,故砂沉于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