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5.12”汶川地震灾后残疾儿童教育的思考

来源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ai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汶川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残疾儿童,他们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提出对汶川地震灾后残疾儿童教育的具体途径,包括心理辅导、学校教育、生命教育和个人榜样示范以及电视媒体舆论手段等途径,以便引起大家对残疾儿童教育的关注。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文化建设层面上的价值诉求。结合当代语境,从中国传统思想史视野和当代文化制度两个历时性维度上论证了巴赫金对话理论对转型期中
电视新闻是电视与新闻结合的产物,因此电视新闻的传播实践就应该具备新闻特征和电视特征。但在实践中,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电视特征。从电视画面意识、蒙太奇意识和同期声意识
随着英语的扩张,其用途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广。中国人讲带有中国腔的英语,不但保持了对其母语的忠诚,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世界打开了通向中国之窗,使这一世界语言变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