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抽脸”儿子:爸爸欠你一声迟到28年的“对不起”

来源 :知音·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8785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初,纪录片《妥妥的幸福》登录各大视频网站。一时间,无数中国人才知道这世上还有一种病叫妥瑞氏症,别名“不死的癌症”。
  纪录片的导演叫蒋云生,人称“大蒋”,他从小就会莫名抽动身体、对人做鬼脸,难以自控。父亲认为他这是故意调皮捣蛋,不时地打骂他。直到27岁,他才得知自己患有“妥瑞氏症”。这个病在中国有400万患者,多数被误解被误诊。于是,他开始了拍摄纪录片的拯救计划,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父亲也开始理解他,一句“对不起”瓦解了他和父亲之间横亘多年的隔膜……
大蒋在舞台上尽情的表现

  人生在6岁拐了个弯,在“抽动”中父子漸行渐远
  1993年的一次期终考试后,小学四年级的大蒋数学分数又不及格。他忐忑地将试卷拿回家,父亲蒋应全见了,顿时怒火中烧,指着他说:“不知道你把心思放哪了,这点分数你也好意思拿回来!”
  父亲正在气头上,大蒋知道自己老老实实待着最好,可脸却不受控制地抽动起来。父亲更来气了:“你不要老做这些奇怪的动作。”父亲刚说完,大蒋便低下了头,他较着劲忍着,可不到一分钟,他便开始更加肆无忌惮地做“鬼脸”。
  大蒋1983年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父母都是当地工厂的工人。他聪慧可爱,打小就展露出才气,成为亲朋好友夸赞的对象。可是,6岁之后,他的生命轨迹便彻底被打乱了。大蒋记得那时他在上学前班,不知从哪天开始,他开始无缘无故地眨眼睛,不是那种正常的眨眼睛,而是眨很快,次数很多。
  他的异样很快引起了父母的注意。蒋父以为儿子是跟别人学的“坏毛病”,便告诉他:“这样特别难看,你学惯了就改不过来了。”听从了父亲的话,大蒋想努力改正,可他控制不了自己。儿子的变化,让父亲特别生气,他把一切都归咎于孩子不听话,总是试图用自己的权威去勒令儿子改过来。
  上小学后,一次回家写作业,简单的加减法他都算不出来,父亲气不打一处来,正准备发火时,大蒋一阵抽搐,然后开始朝他做鬼脸。蒋父认为儿子在故意反抗自己,但蒋母担心孩子是不是病了,于是带着大蒋踏上了求医之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故意学坏,大蒋积极地配合治疗。然而,走遍抚顺、沈阳、长春等地知名医院,先后看过眼科、精神科等,病历积攒了厚厚一叠,药吃了一大堆,可丝毫不管用。
  1992年秋,沈阳医科大学的医生给出了最终诊断结果:多动症。父亲不太理解“多动症”的意思,他以为“多动”就是“使坏”。这样一来,他更加为儿子的行为感到生气。相比之下,母亲则给了大蒋更多的温情,几年时间,一切能用的办法都用了,可病还是没有治好,家人都有些失落。
  那之后,大蒋决定活出一个正常人的样子。他努力学习,虽然数学成绩不是太拔尖,但也进步不小;曾经不爱运动的他,也变得对运动样样精通。
  可就算这样,蒋父也受不了儿子突然的抖动,受不了他有事没事就朝人做鬼脸。
  中学毕业时,大蒋自作主张选择了一所中专加大专六年制的院校,学习电脑美术专业,学校在大连。蒋父问他:“你为什么去那么远的地方?”大蒋冷静地答道:“我想出去看看。”父亲说:“行,我看看你在外面能把生活过成什么样。”“你放心,不管是好是坏,我都不会打电话跟你哭诉。”大蒋终于挣脱了父母的桎梏。
  1998年秋,他独自拖着行李,来到了大连。
  偶然发现病症真相,原来是“妥瑞氏症”
  在外读书的这几年,大蒋丝毫没有去顾及自己的症状,也许这就是上帝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大蒋的乐观也让他交到了很多朋友。让他不解的是,别人都能理解他,为何父亲却不能。
  2004年7月,大专毕业后,21岁的大蒋先是在大连打拼了一年半,后来又辗转去了上海,从事广告设计和动漫制作。大蒋技术好,人缘也好,同事都喜欢称呼他“大蒋”。他在上海找到了自己,活得很有价值。
  有一次,他跟朋友出去吃饭。在饭店里,隔壁的客人老盯着他看,时不时地还小声嘀咕几句。大蒋习惯了这样的注视,不觉得有什么,反倒是朋友看不下去了,他找来服务员写了一张纸条:“不好意思,老盯着别人看有些不太礼貌,我朋友身体有些小小的问题,请你们安心吃饭,不然容易消化不良。”收到纸条后,邻桌的人歉意地点点头。
  朋友的举动让大蒋感到特别暖心,如果这样的温暖和信任,能从父亲身上得到该有多好。
  2010年春,大蒋参加一个朋友的派对。派对上,他正在跟人聊天,一位外国朋友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问道:“你是不是有妥瑞氏症?”大蒋一下子没听清,忙追问道:“你说什么病?能再说一次吗?”“妥瑞氏症。”这是大蒋第一次听见“妥瑞氏症”几个字。
  朋友告诉他,“妥瑞氏症”在英美等国早就开始了针对性研究,它和抽动症、多动症有本质的区别,目前没有医学专家能够给出妥瑞氏症的具体成因,在医学研究中,有假设说是因为多巴胺的分泌,也有说可能是链球菌的感染,但均未有定论。因没有可治愈药物,所以又称“不死的癌症”。实验证明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正,有研究显示,心理治疗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病情。
  后来,大蒋还发现,在中国内地,“妥瑞氏症”的研究处于萌芽状态,很多医生甚至都不知道这种病,大多数都是当成了多动症来治疗,最后越治越重。在英国,有超过30万的成年人和儿童患有妥瑞氏症;在台湾,几乎每两百人中就有一人患妥瑞氏症。因国内没有专门的科室,大蒋就托朋友带着自己的病历去国外给医生看。经确认,他确实患上了“妥瑞氏症”。此种患者会不自主动作,包括抽搐、眨眼睛、装鬼脸、耸肩膀、摇头晃脑;及不自主出声,包括清喉咙、大叫或发类似“干”的怪声。
  那刻,大蒋无比轻松,也无比悲哀。活到27岁,大蒋才明白自己得了什么病,就像是被冤枉了很久的罪人,他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其他文献
据美国boredpanda网站报道,一只被营救的袋鼠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每天都会拥抱自己的救命恩人,她叫作Abigail。Abigail称,这只袋鼠是她救过的动物中,最懂得感恩的。Abigail才5個月大的时候,就来到了袋鼠保护区,如今,她被称之为“避难所女王”。她对每一只被营救的动物都很照顾,Abigail每天都会拥抱它们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Abigail称,真不敢想象这种没有动物的生活。
英国研究人员發现,母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哪怕只有半小时,也能起到提高孩子认知水平和社交能力的作用,而且这样的益处能延续到孩子成年后。伦敦大学和埃塞克斯大学研究人员分析了16年里收集到的8000名孩子及其母亲的数据。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研究人员之一、埃塞克斯大学的马尔科·弗兰切斯科尼的话报道:“这项研究有两个重要发现。第一个是母亲与3到7岁的孩子一起阅读、做家务等我们称之为‘教育性活动’的事情,有助
65岁的哥伦比亚老农在田间劳作挖水渠时,意外发现了一些包裹,当他打开包裹的瞬间,被眼前的这一幕给惊到了。长方形土坑里面埋著众多神秘的蓝色包裹,等到打开后才发现,每个包裹内都装满了花花绿绿的现金。老农赶紧报警,警察来后将这笔巨款全部挖出来,一共装了10大桶,清点之后发现这笔财富竟然有6亿美金,警察怀疑这些赃款可能属于大毒枭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巴勃罗是史上最大的毒贩。凭着将毒品运进美国境内赚钱,他累积
据外媒报道,英国西萨塞克斯郡一家百货公司近日遇上离奇盗窃案——一批盗贼扮成假人模特,在店里一动不动等待一整天,待店门关上随即大肆搜掠,偷走近1万英镑的衣物。  据报道,百货公司职员称,公司配备了一个复杂的警报系统,如果有人试图闯入,立即会发现。  报道称,这些试图行窃的盗贼事前曾扮作店内的假人,穿着与店内假人相同的衣服,一动不动,直至商店关门再行事。  不过,盗贼在逃走时经过消防通道触动警报,才导
视觉志活得越久,皮囊越厚。我们的思想就像是被禁锢的鸟儿。你以為你有独立的思考,其实这只不过是被洗脑的结果。
2014年3月8日00:42,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从马来西亞吉隆坡国际机场起飞,计划06:30在北京降落。然而,01:20,航班在马来西亚和越南的交接处与胡志明市管控区失去联系,机上共有乘客239名,其中,中国乘客154人。这中间,就包括深圳市特发信息公司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姜辉71岁的老母亲姜翠云。在等待母亲消息的这三年里,姜辉亲眼看到父亲的焦虑、痛苦,而马航上154名大陆乘客背后的上千名家人
曹志广曾是一位悲催的北京女婿,因妻子袁馨强势,岳父母轻慢,生活水深火热。一次次冲突过后,婚姻解体。2013年,曹志广罹患肝癌,术后癌细胞扩散到胃、淋巴和肋骨,成为罕见恐怖的“四癌男人”。离婚时为争儿子抚养权,曹志广净身出户,贫病交加的他躺在出租屋等死。本文主人公曹志广患癌前照片儿子曹睿泣血哀求妈妈拯救爸爸,被袁馨狠心推出门。生命倒计时之际,曹志广含泪给儿子写下15封家书,希望袁馨配合自己编织一个
85后女孩谭美红是广东省中山市一家玩具厂的流水线女工,但她不甘愿就此止步。昔日暗恋对象的一个电话燃起谭美红的热情,她决定奋起直追,改变命运。辞职创业后,两人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国内一流英语配音平台。虽然,两人最终没有成为恋人,但收获友谊和辉煌事业。2017年,谭美红荣获“全球青年大创赛”十佳青年的称号。以下,是她的故事……譚美红在公司湘妹子失恋又辍学,成了流水线女工2009年3月中旬,广东省中山
2017年1月19日,刚生产完三天的杨颖一身白衣黑裙,在黄晓明的护送下带着他们的儿子小海绵出院,让网友们大呼“生了孩子的杨颖像没生孩子一样,少女感爆棚!”她不仅身材丝毫没有走样,也没有新妈妈常有的浮肿和疲惫!其实,不为人所知的是,杨颖生孩子并不像外人看起来那么轻松。在《孤芳不自赏》剧组开拍的前夕,杨颖发现怀有了身孕。时值夏季,拍摄棚高温直逼40℃,整整138天黑白颠倒、日夜不分的拍摄,让有孕在身的
2016年12月,家喻户晓的多栖明星瞿颖,忍痛与音乐才子张亚东分手,结束了长达11年的马拉松之恋。哥哥瞿亚利将瞿颖接回老家湖南常德,以温暖亲情为她疗伤。  瞿颖与哥哥在父母的分居岁月中长大,艰难的成长环境中,哥哥以爱温暖唯美了她的童年。瞿颖坎坷的追梦路上,哥哥又为她撑起了一片蔚蓝天空。多少尘封往事,在时光中沉淀为真挚、动情、浓醇的兄妹深情。山一程,水一程,最是人间兄妹情。然而,就在瞿颖大红大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