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们的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语文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经验与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课堂教学形式盲目模仿,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无处不用,小组讨论泛滥成灾,传统教学一味摒弃。由此可见,在课程改革中,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的问题。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谈点体会:
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1.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高素质高修养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潜质,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感,让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2.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良好的写功和熟练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背诵了大量的优秀诗文,课堂上就能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名篇佳段运用自如,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者风范。语文教师的良好写功,不仅仅局限于写教学论文,更重要的是在备作文指导课时写好下水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感受到写作的辛苦,课堂上才能准确地指导学生作文,避免无用的空洞说教。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融进语文课堂教学,已是这轮课堂改革的新亮点。它集影音为一体,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形象、可感,直接冲击学生的感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最佳选择。
3.语文教师要有勤勉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业务功底。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有敬业精神,就会替学生负责,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勤奋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样的教师,学生爱戴他,喜欢上他的课,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受益面。教师讲授的内容,要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你讲的虽然很好,但只有少数学生能听懂,大多数人却不知所云,像在听天书,这样的效率怎么能算高?你讲的太浅显,没有一定的深度,只顾及了个别差生,大部分人不感兴趣,像在听一首单调的催眠曲,同样效率不高。应该着眼大多数,兼顾两头,让差生跳起来也能尝尝果子的味道,让优等生也不至于感到淡而无味。道理是这样,但是实际做起来就困难了。除了受到对学生了解程度的制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干扰。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少数有可能升学的尖子生,而对广大被认为升学无望的学生置之不理,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心理上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们应抛弃这种靠牺牲大多数学生而换来少数人升学的教育思想,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我们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指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低下。语文学科从小学到中学,其课时量在各个学科中是最多的,但学生到了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学了许多年,走入社会,这几项基本功却过不了关,这不能不说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在这四种能力中,我们只重读、写而轻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直到目前为止,听说能力的培养还远未做到与读写并重,缺少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真正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落到实处。
三、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优化教学手段
在现阶段,传统的“一只粉笔一本书”的语文教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而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媒体,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加课堂的容量,加快教学的节奏,同时也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投影仪,可以省去大量的板书时间。按常规设计,《春》的板书时间较多,使用投影仪后,课堂上就可以用较少时间展示三部分的提要及每幅图画讲解要点;《我的叔叔于勒》的板书,反映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共用词语较多,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些内容,均可通过投影仪来展示。
同样,运用录音也可以做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在语文课堂上,一篇课文,即使学生经过预习,仅仅凭课堂看几分钟也是不能深刻领会课文内容的。如果有每一篇课文的录音朗读或配乐,课堂上让学生听并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最佳精神状态。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效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课堂导入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有目的地创造了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
总之,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只要我们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我们就一定能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乡第四中学)
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1.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高素质高修养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才能充分地挖掘教材的潜质,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感,让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教育。
2.语文教师要有过硬的背功、良好的写功和熟练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巧。如果一个语文教师背诵了大量的优秀诗文,课堂上就能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名篇佳段运用自如,在学生面前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者风范。语文教师的良好写功,不仅仅局限于写教学论文,更重要的是在备作文指导课时写好下水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感受到写作的辛苦,课堂上才能准确地指导学生作文,避免无用的空洞说教。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融进语文课堂教学,已是这轮课堂改革的新亮点。它集影音为一体,不但操作方便,而且形象、可感,直接冲击学生的感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手段的最佳选择。
3.语文教师要有勤勉的敬业精神和扎实的业务功底。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有敬业精神,就会替学生负责,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勤奋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刻苦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这样的教师,学生爱戴他,喜欢上他的课,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
1.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受益面。教师讲授的内容,要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你讲的虽然很好,但只有少数学生能听懂,大多数人却不知所云,像在听天书,这样的效率怎么能算高?你讲的太浅显,没有一定的深度,只顾及了个别差生,大部分人不感兴趣,像在听一首单调的催眠曲,同样效率不高。应该着眼大多数,兼顾两头,让差生跳起来也能尝尝果子的味道,让优等生也不至于感到淡而无味。道理是这样,但是实际做起来就困难了。除了受到对学生了解程度的制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应试教育”的干扰。应试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少数有可能升学的尖子生,而对广大被认为升学无望的学生置之不理,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心理上也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们应抛弃这种靠牺牲大多数学生而换来少数人升学的教育思想,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2.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上。我们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主要指培养出来的学生听、说、读、写的各种能力低下。语文学科从小学到中学,其课时量在各个学科中是最多的,但学生到了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学了许多年,走入社会,这几项基本功却过不了关,这不能不说是令人十分遗憾的事情。在这四种能力中,我们只重读、写而轻听说能力的培养,这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直到目前为止,听说能力的培养还远未做到与读写并重,缺少系统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差。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真正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落到实处。
三、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优化教学手段
在现阶段,传统的“一只粉笔一本书”的语文教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语文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而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先进的教学媒体,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大大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增加课堂的容量,加快教学的节奏,同时也可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投影仪,可以省去大量的板书时间。按常规设计,《春》的板书时间较多,使用投影仪后,课堂上就可以用较少时间展示三部分的提要及每幅图画讲解要点;《我的叔叔于勒》的板书,反映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共用词语较多,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这些内容,均可通过投影仪来展示。
同样,运用录音也可以做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在语文课堂上,一篇课文,即使学生经过预习,仅仅凭课堂看几分钟也是不能深刻领会课文内容的。如果有每一篇课文的录音朗读或配乐,课堂上让学生听并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使学生很快地进入最佳精神状态。多媒体信息技术为高效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课堂导入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有目的地创造了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
总之,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只要我们能立足课堂、立足学生,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培养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语文,实现有效的、多向的和高质量的互动,我们就一定能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乡第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