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放寒假了,经常在外跑业务的我也歇了年假,总算有时间陪儿子了。为了弥补平日的亏欠,我对儿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于是,儿子的“宝库”一时间充实了不少,里面琳琅满目,各种玩具、图书让人目不暇接,而我的钱袋却很快瘪了下来。
那天,我带儿子从公园回来,顺便去银行的自动柜员机上取钱。看我捣鼓几下,机器就吐出一沓钞票,儿子的眼睛发亮了:“爸爸,再多取一些吧,我想买个大的变形金刚,然后叫上妈妈一起去吃肯德基。”
这话让我想到这段日子以来,我一直在用金钱弥补父爱,是不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儿子误解钱是可以从机器里随意获取的?于是,我问儿子:“你知道平时爸爸为什么不在家吗?”儿子回答:“知道呀,爸爸要工作。”我摸着他的头,说:“是呀,爸爸时常不在家,是要辛苦工作,而且要忙够一个月,公司才会发一笔钱到爸爸的这张卡上,然后我才能取出来用。不是只要有卡就有数不尽花不完的钱的。”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回到家,看到邻居孩子有了新玩具,儿子又向我要钱买玩具。这次,我没有像前几天那么爽快地答应,我觉得应该让儿子知道钱来之不易才行。正巧,妻子开小吃店的堂姐因事要离开三天,让我去帮忙照看几天生意,一天100元。机会难得,我答应拉上儿子去帮忙照看,工钱对半分。
刚做“店小二”,儿子觉得很新鲜,在店里跑来跑去,嘴里嚷着:“扒鸡腿,好香哦!”“油泼面是这样的呀,吃起来不知道是什么味?”“这个龙身凤尾虾好漂亮呀,我想尝尝。”看着这个“大馋猫”,我说:“中午,让姨父给你做这道龙身凤尾虾,菜钱从你的工资里扣。”馋劲上来的儿子未多想,便点头同意了。
上午客人不多,就来了几个,点了几份面外,基本上没生意。这让儿子这个新上任的“店小二”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嘟囔着“没意思”,撅着嘴把店里的电视频道调来调去。
临近中午,客人陆续多了起来。一见有人进店,我就热情地问顾客吃什么,儿子忙于收钱、找零,一副“二掌柜”的模样,忙乎得挺高兴。
正忙着,突然看到一个老友来吃饭。我热情寒暄,趁忙碌的间隙和他聊天,直到朋友吃完饭结账离去。儿子不解地问我:“爸爸,刚才你为什么不躲起来?还有,都是朋友,你怎么好意思收人家的钱呀?”我笑了:“躲起来?为什么要躲起来?难道说爸爸干这种活很丢人吗?要知道,工作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只要你付出劳动,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儿子轻轻地点头。我继续告诉他:“朋友之间是要讲交情,可第一这不是我的店,第二你姨开店也是为了生活,第三他是以消费者的身份来吃饭,你说我该不该收他的钱?”儿子似有所悟地又点点头。
忙过一阵子后,儿子又跑到我身边悄悄地问:“爸爸,为什么便宜的菜都是年纪大的人点,而哥哥姐姐们都点那些比较贵的菜呢?”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让他自己想想。儿子认真思考了一番后说:“因为年纪大的人知道赚钱辛苦,舍不得花太多,但是他们实在饿了,必须吃点东西才有力气继续干活挣钱。而那些哥哥姐姐们不懂得赚钱的辛苦,拿着爸爸妈妈给的钱只管花,就像我一样……”
呵呵,以前讲了一箩筐的话也没能让他懂得的道理,他在劳动了半天之后就总结出来了,真了不起!
忙过中午那一阵子,随后清闲下来,我们才开始吃饭。平时在家都是按时按点吃饭的,我早就饿了,估计儿子也是。他姨父刚把龙身凤尾虾端上桌,儿子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饭,我给儿子看了菜单,龙身凤尾虾的菜价是30元。一看自己的工资去了一多半,儿子惊讶极了,似乎有点后悔。
到了下午,客人又少了。儿子似乎也少了新鲜劲,懒懒地坐在椅子上,看我还忙着洗碗、洗菜,悄悄地问我累不累。我说累啊。儿子又问:“那你怎么能坚持呢?”我反问他:“你说呢?”儿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鼓励我:“坚持到底!”他学着我平时鼓励他的样子,握着小拳头挥了挥。我赞许地点点头:“对,做事情贵在坚持。那种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再聪明能干,也不会比别人优秀的。”听我这样一说,儿子马上挽起袖子也忙开了。姐夫看儿子累得满头大汗,让他休息一下,并去隔壁店里买来“可爱多”犒劳他。
儿子吃完后,一有客人来他就忙着跑前跑后地照顾,虽一脸稚气,却也像模像样,做得挺认真,一改上午的毛躁。我悄悄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天色渐暗,了解到晚上来的客人不多后,我和儿子便告辞了。姐夫拿出当天的工资100元,我返还给姐夫30元。姐夫说:“小孩子吃个菜还计较个啥!”我说:“按说好的来,额外消费的当然得算。”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把儿子应得的20元给了他,并明确告诉他:“这是你今天的劳动所得,这个钱爸爸不干涉,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一次,儿子没有急着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认真地把钱收好。
回到家,妻子听说儿子也领了薪水,就提议我们父子俩把钱拿出来,一家人去“撮”一顿。儿子不同意,说:“不行,你都不知道,我们多辛苦才挣了这些钱!”在儿子的强烈抗议下,妻子笑着端出早就做好的饭菜,一家人痛快地吃起来……
这次打工之后,儿子知道了赚钱的辛苦,再不乱花钱了。他还特意买了一个储蓄罐,把零花钱存了进去。
【编辑:杨子】
那天,我带儿子从公园回来,顺便去银行的自动柜员机上取钱。看我捣鼓几下,机器就吐出一沓钞票,儿子的眼睛发亮了:“爸爸,再多取一些吧,我想买个大的变形金刚,然后叫上妈妈一起去吃肯德基。”
这话让我想到这段日子以来,我一直在用金钱弥补父爱,是不是自己的所作所为让儿子误解钱是可以从机器里随意获取的?于是,我问儿子:“你知道平时爸爸为什么不在家吗?”儿子回答:“知道呀,爸爸要工作。”我摸着他的头,说:“是呀,爸爸时常不在家,是要辛苦工作,而且要忙够一个月,公司才会发一笔钱到爸爸的这张卡上,然后我才能取出来用。不是只要有卡就有数不尽花不完的钱的。”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回到家,看到邻居孩子有了新玩具,儿子又向我要钱买玩具。这次,我没有像前几天那么爽快地答应,我觉得应该让儿子知道钱来之不易才行。正巧,妻子开小吃店的堂姐因事要离开三天,让我去帮忙照看几天生意,一天100元。机会难得,我答应拉上儿子去帮忙照看,工钱对半分。
刚做“店小二”,儿子觉得很新鲜,在店里跑来跑去,嘴里嚷着:“扒鸡腿,好香哦!”“油泼面是这样的呀,吃起来不知道是什么味?”“这个龙身凤尾虾好漂亮呀,我想尝尝。”看着这个“大馋猫”,我说:“中午,让姨父给你做这道龙身凤尾虾,菜钱从你的工资里扣。”馋劲上来的儿子未多想,便点头同意了。
上午客人不多,就来了几个,点了几份面外,基本上没生意。这让儿子这个新上任的“店小二”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嘟囔着“没意思”,撅着嘴把店里的电视频道调来调去。
临近中午,客人陆续多了起来。一见有人进店,我就热情地问顾客吃什么,儿子忙于收钱、找零,一副“二掌柜”的模样,忙乎得挺高兴。
正忙着,突然看到一个老友来吃饭。我热情寒暄,趁忙碌的间隙和他聊天,直到朋友吃完饭结账离去。儿子不解地问我:“爸爸,刚才你为什么不躲起来?还有,都是朋友,你怎么好意思收人家的钱呀?”我笑了:“躲起来?为什么要躲起来?难道说爸爸干这种活很丢人吗?要知道,工作是没有贵贱之分的,只要你付出劳动,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儿子轻轻地点头。我继续告诉他:“朋友之间是要讲交情,可第一这不是我的店,第二你姨开店也是为了生活,第三他是以消费者的身份来吃饭,你说我该不该收他的钱?”儿子似有所悟地又点点头。
忙过一阵子后,儿子又跑到我身边悄悄地问:“爸爸,为什么便宜的菜都是年纪大的人点,而哥哥姐姐们都点那些比较贵的菜呢?”我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让他自己想想。儿子认真思考了一番后说:“因为年纪大的人知道赚钱辛苦,舍不得花太多,但是他们实在饿了,必须吃点东西才有力气继续干活挣钱。而那些哥哥姐姐们不懂得赚钱的辛苦,拿着爸爸妈妈给的钱只管花,就像我一样……”
呵呵,以前讲了一箩筐的话也没能让他懂得的道理,他在劳动了半天之后就总结出来了,真了不起!
忙过中午那一阵子,随后清闲下来,我们才开始吃饭。平时在家都是按时按点吃饭的,我早就饿了,估计儿子也是。他姨父刚把龙身凤尾虾端上桌,儿子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吃完饭,我给儿子看了菜单,龙身凤尾虾的菜价是30元。一看自己的工资去了一多半,儿子惊讶极了,似乎有点后悔。
到了下午,客人又少了。儿子似乎也少了新鲜劲,懒懒地坐在椅子上,看我还忙着洗碗、洗菜,悄悄地问我累不累。我说累啊。儿子又问:“那你怎么能坚持呢?”我反问他:“你说呢?”儿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鼓励我:“坚持到底!”他学着我平时鼓励他的样子,握着小拳头挥了挥。我赞许地点点头:“对,做事情贵在坚持。那种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再聪明能干,也不会比别人优秀的。”听我这样一说,儿子马上挽起袖子也忙开了。姐夫看儿子累得满头大汗,让他休息一下,并去隔壁店里买来“可爱多”犒劳他。
儿子吃完后,一有客人来他就忙着跑前跑后地照顾,虽一脸稚气,却也像模像样,做得挺认真,一改上午的毛躁。我悄悄地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天色渐暗,了解到晚上来的客人不多后,我和儿子便告辞了。姐夫拿出当天的工资100元,我返还给姐夫30元。姐夫说:“小孩子吃个菜还计较个啥!”我说:“按说好的来,额外消费的当然得算。”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把儿子应得的20元给了他,并明确告诉他:“这是你今天的劳动所得,这个钱爸爸不干涉,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一次,儿子没有急着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是认真地把钱收好。
回到家,妻子听说儿子也领了薪水,就提议我们父子俩把钱拿出来,一家人去“撮”一顿。儿子不同意,说:“不行,你都不知道,我们多辛苦才挣了这些钱!”在儿子的强烈抗议下,妻子笑着端出早就做好的饭菜,一家人痛快地吃起来……
这次打工之后,儿子知道了赚钱的辛苦,再不乱花钱了。他还特意买了一个储蓄罐,把零花钱存了进去。
【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