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_lww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不能只是将课本作为是自己讲课的唯一素材,要尝试着去丰富自己的讲课内容,将所有的课程资源能够合理的运用起来,让课本成为辅助讲课的工具,而不是限制了教师的讲课范围。教师首先就要将身边生活化的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起来,让学生有资源运用的意识,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创建更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最后,资源的整合也是学习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让学生能够学会分类归纳整理,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程资源;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88
  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上课的时候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就直接的决定了学生对于这一节课的参与度,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只是围绕着课本里面出现的知识点来进行讲解的话,就比较容易对学生造成一个误解,认为生物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无聊的课程,只需要自己去看书就能够学会。在这一种情况下就会让学生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就应该尝试着课程资源融入到课堂中去,并且进行合理的开发和运用,给与学生一个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深度,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量。
  1、充分利用生活化资源
  初中生物其实是跟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门学科,在课本中出现的很多知识点学生在生活中都可以看到。教师与其让学生在课本上通过文字来认识这些生活化的资源,不如让学生去留心观察自己的生活,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对书本中出现的这些资源有一个全面且立体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另外,教师在鼓励学生将生活化的资源利用起来的时候,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去进行引入,因为学生的眼中的世界教师所见到的世界有很大的不同,教师若是从自己的生活角度去对学生进行引入的话,很难给与学生一个设身处地的感受。
  例如,在初中的生物课本《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对于周边的生物有一个清楚的认知,本身就是比较生活化的一个话题。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适当的进行引导。比如,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这个季节有哪些生物吗?这些生物有什么特点?若是夏天的时候,有些学生就会列举出来蝉这一种生物,教师就可以在一个合适的时机来让学生对蝉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蝉的生活特征以及外观特点,让学生能够养成在生活中善于观察的习惯。
  2、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创建课程资源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将课程资源都充分的利用起来,更要给与学生一个趣味的课程资源学习体验。因为对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能够促使他们进行活动的最佳动力。教师与其苦口婆心的劝说学生参与到自己讲课中来,倒不如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去创建课程资源,改变学生这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用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课堂中去。在课程资源的创建中,教师也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一点,就算是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出发所创建的课程资源跟这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关系不大,教师也不应该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用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来提醒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主动的去改正,才能够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例如,在学生在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对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其中就涉及到了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若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的话其实会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学生都比较感兴趣的手工入手。比如,有些学生喜欢橡皮泥或者是折纸,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去用手工做一些与之相关的动物,或者是两栖动物的心脏模型,让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分享,构建一个融洽的课堂学习环境。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室里面养一些小乌龟、小金鱼或者是各种适应性比较强的植物,让学生在平时的时候就可以去注意观察这些小生物,学着去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来解释这些生物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
  教师若是想要让课程资源在学生初中生物的学习中将功效发挥到最大化,就要注重去整合这些课程资源。将教师与学生在平时收集到的课程资源都分类别整理好,按照着一个比较符合学生认知的顺序排列,不仅能够保证课程资源的完整性,还给了学生一个可以去逐步学习这些资源的时间。另外,在学生对自己的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的时候,教师也应该将其中的一些错误资源重视起来。所谓的错误资源,并不是指该课程资源本身存在问题,而是学生将其利用在了不合时宜的地方,导致该课程资源被错误的利用。学生只有找准自己的错误所在,才能将自己身边所有的课程资源都利用起来。
  例如,在学生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种子的萌发》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知道种子在发芽的时候会经历那些阶段,种子的类型有很多种,所以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课程资源就有很多种,但是有的学生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将蘑菇的萌发误认成为了种子萌发的一种,虽然仔细的记录了蘑菇在生活的各个阶段的特征,但是却并不符合该课题。所以,当学生在进行资源整合的时候,就应该将去归类到真菌的生长一类,而不是直接丢弃。当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习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的时候,就会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生物水平。
  结语: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融入合适的教学资源十分重要,也是拓宽学生学习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建立起来收集课程资源的意识,才能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生物素材,让学生用这一种更加鲜活的方式来认识课本死板的学习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养成处处留心,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做一個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心人。
  参考文献
  [1]于湘怡.浅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将课程资源合理利用起来[J].新教育时代,2017(11).
  [2]刘丽娟.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化初中生物课堂 [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其他文献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对马上就要步入一年级的大班孩子来说,前阅读技能的掌握情况与小学里的阅读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各方面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目前或是将来而言,这都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绘本阅读教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提出了一些建议,仅
期刊
摘要:《声入人心》是一档声乐竞演节目,在2018年12月开播之初就受到广泛关注。《声入人心》采用声乐及配音体裁与非淘汰的竞赛模式,在营销手段上注重把握受众需求、营造话题人物引领舆论热度。本文就湖南卫视《声入人心》的节目内容、节目形式及传播营销方式等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南卫视真人秀运作模式的优势。  关键词:湖南卫视;真人秀;《声入人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
期刊
摘要:高中时期是学习者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展德育教习者塑造学习者品性的最佳时机。新课改下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引路人,对学习者的引导作用日益显著,班主任理应以自身为榜样对学习者进行品德教育,传递正能量的同时加强集体的向心力。本文将对高中班主任如何在新课改下施行德育教习来展开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重要性;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研究人员指出,作为初中阶段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生物教学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对于学生生物知识掌握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意义。基于此,近年来,在教学改革推动下,大批教育工作针对我国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索,旨在进一步帮助学生实现对于生育知识的合理掌握,以便为我国生物人才队伍的全面培养提供助力。在本文中,研究人员针对当前影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相应的
期刊
摘要:隨着国家全面素质教学的开展实施,体育课程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展可以锻炼初中生的身体素质,也能让初中生学习到一定体育常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技巧。因此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而展示课的开展,可以很好地展示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及职业素质,同时也是检测体育教师能力的方式,可以帮助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很好地改善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期刊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特有的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记事历法,二十四节气不仅科学地表达了气象的变化,同时在农业生产方面,二十四节气还有着强大的指导作用。农业是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传统的农业生产多依附于降水和河流水,因此,二十四节气对古人的衣食住行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二十四节气”,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理念,符合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本文以二十四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英语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下深受师生喜爱的一种方式,其优势较为突出,教师在运用这种方式教学时,还需要结合实际,在实践中提高效率并反思总结,真正做到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信心。  关键
期刊
摘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应当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既有愉悦的心情,又有良性和友好的教学和学习状态。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主要担任主导者的角色,主导整个课堂的教学节奏。但是,有部分教师超出主导范围,越入主体行列,便会使得学生课堂主体意识丧失,从而失去应有的课堂氛围,而若想拥有活跃且适宜的课堂氛围,就必须加强学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参与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关键词:浅谈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6-19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对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以及“充分不必要条件”等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二)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有效实现对于命题中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合理判定,推动学生实现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的培养与优化。  (三)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有效实现
期刊
摘要:微课是一种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的高效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微课主要是利用短视频的教学模式,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进行详细的讲解,有利于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已经得到了廣泛的应用,大大推动了当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有的教师对微课的利用属于盲目追寻的状态,没有真正理解微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导致了利用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