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塑料大棚甘蓝生产技术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yzc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武山县无公害塑料大棚甘蓝的生产技术措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武山县无公害塑料大棚甘蓝的生产。
  二、产地环境条件要求
  1、产地环境
  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过度地带的渭河川区和浅山黄土梯田区。
  2、土壤条件
  地势平坦、土壤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以砂壤土、壤土及轻粘土为宜,土壤肥力较高。
  三、无公害栽培措施
  1、茬口选择
  选用大田作物小麦或玉米为前茬,忌用十字科作物为前茬。
  2、种子
  ①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如铁头4号、精选8398、中甘11号、佳春等。
  ②种子处理
  采用浸种催芽,将种子置于20~28℃的温水中,浸泡2~5小时,然后捞出,用纱布包起,置于18~22℃条件下催芽,放置1.5天,待大部分种子露白,准备播种。
  3、培育壮苗
  ①育苗场地
  在塑料大棚内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强,较易耕作的地块进行育苗。
  ②育苗土配制
  用3年内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土壤与优质腐熟有机肥混合,有机肥含量高于35%。
  ③育苗土消毒
  用48%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与52%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1:1混合,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与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按9: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用药8~10g,与15~30kg大田土混合,播种时1/3铺于苗床,2/3盖在种子上。
  ④播种
  根据不同地域气候特征,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选择晴天上午播种,亩用种量为30~40g。
  ⑤加强苗期管理
  种植密度不宜过大、不宜过小,出苗后及时分苗,适当炼苗(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锻炼),防止幼苗徒长,发现病虫苗及时清除。
  4、定植
  ①整地施肥
  及时整地,做到地平、土松软,使地表疏散、绵软;施足基肥,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6000公斤,尿素35~45公斤,过磷酸钙60~65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
  ②定植时期
  根据不同地域,一般在1月至2月移栽定植,定植前进行棚内消毒,方法是用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80g点燃密闭熏蒸;定植时应选择晴天上午,一次性浇足定植水。
  ③定植密度
  定植密度,每亩早熟品种3300~3800株,中熟品种2200~3000株,晚熟品种1800~2200株。
  5、定植后田间管理
  ①温度
  缓苗期白天温度20~24℃,夜间10~13℃;莲座期白天15~20℃,夜间8~12℃;结球期温度不宜超过25℃,当外界温度稳定15℃时撤棚。
  ②浇水
  定植后1~3天,马上进行第一次浇水,以后掌握见干见湿原则,分别在莲座末期和结球期进行第二次浇水和第三次浇水,禁止阴天傍晚浇水。
  ③追肥
  结球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硫酸铵12kg,尿素8~15kg和硫酸钾10~15kg,同时用0.2%的硼砂溶液叶面喷2~3次。
  ④中耕除草
  缓苗后进入蹲苗期,锄划3~4次,不浇水、不追肥,以防外叶过大,及时中耕除草,加强通风,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6、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积极采用农业、生态、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按无公害食品标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①蚜虫
  用20%杀灭菊脂乳油20~25ml每亩兑水60kg喷雾。
  ②菜青虫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10%联苯菊脂乳油1000倍液喷雾。
  ③软腐病
  用72%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兑水进行喷雾,每亩用量15~20g。
  ④黑斑病
  发病初期每亩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用量100g。
  ⑤黄板诱杀
  用条形(10cm×20cm)黄色纸板,上面涂一层机油,挂在行间,高出植株頂部,每亩挂35~45块,当黄纸板粘满蚜虫时,再涂一层机油,一般8~10天重涂1次。
  7、采收及后续管理
  根据甘蓝的生长情况和市场的需求,陆续采收上市。在叶球大小定型,紧实度达到八成可及时分批采收,采收太晚,会发生裂球,影响品质和产量,采收过程要轻拿轻放;采收后及时清洁田园,捡出干枯叶,或有病虫斑的叶片。然后按照叶球的大小进行分级包装。
  (作者单位:741300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农业技术推广与综合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正>葡萄是葡萄科葡萄属植物,它性味甘、酸、平,入肺、脾肾经,有补气血、强筋骨、滋肾益肝之功效,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心悸盗汗、浮肿有疗效。葡萄中含有很多易
咸味食品香精(SaVory flavoring)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类新型食品香精,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研究生产咸味食品香精,上世纪九十年代是我国咸味食品香精飞速发展的十年.
为了进一步提升福建省福州市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积极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在提升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市场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共赢,也能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