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活力实效的初中历史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you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以课堂这块主阵地为依托实现历史教学"提质增效",教学实践表明,可以从组织教学、课堂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思想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活力与实效。
  关键词:历史课堂;以人为本;组织教学;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4
  以人为本,实现每一个学生不同程度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本质所在。然而多年来,历史课堂教学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枯燥无力的说教,使历史教学失去它的德育功能,失去了它作为人文学科应有的魅力。随着新课程、新理念的实施和推广,历史课堂教学焕发了生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生为本;构建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研究和实践的课题。历史教学"以人为本,构建活力、实效的课堂"的实践表明,构建活力课堂,提高课堂实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组织教学要做到民主、和谐
  组织一节课好比演绎一场独幕话剧,都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但是没有高潮的话剧经不起看,同样没有高潮的课堂教学也经不起听。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具有民主、和谐的思想,能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春风拂面,如鱼得水,使之精神集中,产生求知欲和表现欲,进而掀起课堂的高潮,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有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者与过重的压力有关,解决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听觉等都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还是激发学生自主意识、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沃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就是民主"。因此在教学中自觉贯穿民主、和谐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平等的和学生一起研讨教学内容,体现课堂上深厚的人文关怀,就需要执教者以民主的语态,诙谐的语言,平等的教态,亲切的眼神,活跃并带动整个课堂,推动教学的民主化进程。让学生真正摈弃传统教学中的"局外人"的角色,打破课堂沉闷死寂的局面,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实现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二、课堂设计要做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和谐统一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明确的教材意识,要变教材为学材,使教材能真正为学生所用,为学生服务。我们的教学对象都是十多岁的孩子,如果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不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等特征,把教学内容提升过高过深,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会失去师生的共鸣,即使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无法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无法形成教与学的和谐,根本谈不上活力课堂,更不要说能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所以,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要让学生有话说。例如:在讲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时,我在分析了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各国采取的应对措施后,把现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为克服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采取了增加4万亿元人民币来扩大内需的应对措施时,学生在这堂课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历史知识或技能,还找到了沟通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再如,本人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的教育思想对现实的教与学的积极影响。另外,还让学生分别扮演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模拟再现"百家争鸣"的场景,并在这个场景中,通过讨论和辩论的活动形式,归纳和深化了对儒、道、法等三家的主要思想流派主张的领悟与理解,同时,要求学生运用儒、道、法等三家的思想观点,对我校开展的"弘扬法制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活动献计献策,很多同学都踊跃发言,对创建和谐校园提出了很多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从而使历史课本知识学习实现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
  三、教学过程要做到互动、集成
  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教练。每一节课就是一次训练,没有科学的方法就不能产生刘翔、邓亚萍这样的世界冠军;同时,没有足够的训练强度,也不会出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光教师的"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和谐的课堂需要师生互动,也需要生生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和谐,就是以生为本,就是有效的教学。生生和谐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合作学习机制实现的,学生的学习合作是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共同讨论、辩论、合作、收集资料等方式进行的,并在此基础上达到知识点的理解和共识。
  为此,让学生自发组成学习小组,教师作适当的小组成员的调配,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实行组长负责制,制定奖励措施,激励小组与小组之间、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竞争,使每一个学生在竞争中求发展。教师可以大胆的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小组完成,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知识、生成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导入的设计,选择好教材的切入点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启迪学生多向思维。积极组织学生组内、组际、班级间的交流、碰撞。当某个同学回答不出问题时,应给他机会让他选择班上的某个同学帮助他解决,直到找到能帮助回答问题的同学为止。这样既让不会的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可以给其他的学生提供帮助同学的机会,促进同学的友谊,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可谓一举几得。最后全班学生讨论还解决不了的,老师再精讲点拨。
  四、教学思想要做到承认差别,因材施教
  和谐的课堂应该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教学,与教师互动,与同学互动,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收获,但事实上,学生中有特别拔尖的"精英学生",也有跟不上教学的"弱势群体",多数是居于中游的学生,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否则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吃得饱",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不会吃",如此一来课堂上得到教师关注的只有一部分,个别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这显然不是和谐的课堂,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学生,又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处理好个别学生与全体学生在教学收益上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上只是我在构建活力、高效历史课堂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我相信只要广大历史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究初中历史的教法学法,一定会大大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其中36例行肠内营养支持纳入肠内营养支持组,36例行肠外营养支持纳入肠外营养组,对
颗粒剂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辅料或部分药材细粉混匀而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剂型.本文对摇摆式制粒、挤压式制粒、干法制粒、沸腾干燥制粒、高速搅拌制粒和喷雾干燥制粒等制粒工
摘要:学校教师积极在推行新课程,新的理论,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体系下,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自主创新性的学习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性的学习能力,以及如何对课程的整合。  关键词:创新;整和  中图分类号:[G40-013.9]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社会快速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非常迅
期刊
摘要:体操是一种徒手或借助器械进行各种身体锻炼的体育项目。其基本作用在于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促进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果敢、顽强的心理品质,塑造健美的形体和优雅的气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并能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练习以达到平衡发展和矫正某些畸形的目的。  关键词:体操;教学;因素;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13.9]  一、影响体操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1、教学方式方
〔摘要〕家庭教育在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和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家庭教育实践,从正确认识幼儿创造力、营造适合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心理环境、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和培养儿童的个性、做"创造型"家长五个方面论述了家庭教育和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和大量的实际观察表明,幼儿期是创造力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幼儿的
[摘要]"学案导学模式教学"不是让学生通过做大量的作业,增加学生负担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自觉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逐步提高自学能力。只有教学而没有教育的课堂是不完美的,是不会让学生终生受益的。针对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差异,教师须应合理设计导学案,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灵活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使学生获得益处,提高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