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人物性格,深入理解经典文本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kona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的文本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核心和根本,苏教版教材也编排了很多经典的文本,如何让学生理解经典呢?笔者认为,教师要让学生深入文本之中,对文本中的经典人物性格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才能理解课文的真正意涵。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理解这是经典小说当中的精彩故事,就要立足人物角色,从人物的矛盾性格入手,挖掘人物的矛盾点,解读其中的复杂心理,让学生认识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个人物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由此也就能够带领学生找到文章的根本主旨,理解课文所具有的人文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扣住人物角色,带领学生深入经典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挖掘人物性格的亮点,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这方面的探索和体会。
  一、紧抓故事情节,解读人物性格亮点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课堂并非只是老师单独授予知识的一个平台。而是教师学生和文本进行三方对话的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当中,最重要的是交流和沟通。当学生和老师能够展开交流,就会有一些思维上的碰撞,学生和学生之间也能够展开讨论,对一个话题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故事情节,根据故事情节来建构一个有效的交流话题,在这个话题当中调动每一个人的情绪,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话可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思想想要与大家分享和交流。事实上,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分享,而学生往往在老师的引导下,纠结于问题的对错,而不是个人的看法,这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有基于此,教师就要在建构话题的同时,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自主发言,根据自己的个性理解来进行主观能动性的阐释。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是节选自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人物形象生动,故事非常精彩,在这其中有一个非常抢眼的冲突。为此在教学初期,我就先让学生挖掘这个故事当中的冲突点,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林冲的内心,挖掘林冲性格的矛盾点,解读这个故事的精髓。我提出问题,让学生从课文当中找出以下线索:课文写了什么人?有谁?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这些人物都做了些什么事儿?学生梳理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列出了以下人物,这里有林冲、洪教头,还有柴进。发生了什么事儿呢?学生梳理出文章的主要事情,是林冲和洪教头比武打架。那么如何打架的呢?有什么前因后果?这些就需要通过对故事进行详尽一点儿的描述,学生就必须通读课文,通过这样的一个话题建构,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讨论。有的认为,文中的好汉只是林冲,还有的认为文中的好汉还有柴进,也有的认为洪教头也是一个好汉。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好汉呢?这就有引出了下一个话题的讨论。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对好汉的定义,有的认为林冲是好汉,因为他的武艺高强。难道无意高强就是好汉了吗?立刻有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认为除了武艺高强之外,还应该为人谦虚。当洪教头屡次挑衅林冲,想要激怒他,跟他交手比武的时候,林冲都是谦虚退让,一再推辞。这就说明林冲是一个好汉。也有学生提出,林冲为人非常的宽厚,而且还非常勇敢,你看他一个人什么都不怕,不怕洪教头的挑衅和威胁,当他疯狂地出招,招招狠毒,想要致林冲于死地的时候,林冲毫无惧色,沉着应对。这说明他很有大将之风,就是一条好汉。
  通过对这个话题的讨论,学生自主发言,激发了自主解读人物性格的兴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虽然各不相同,但起码是自己的一个真实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林冲并不是谦虚而是为人谨慎,甚至还有点儿胆小。这说明他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这样做。这也是他的生存之道。
  以上环节,教师借助情节,设置了一个具有冲突的话题讨论,每个人都可以有发言和思考的机会,并且将自己的想法罗列出来,进行头脑风暴,激发学生对林冲这个形象的探究兴趣,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二、解读文本言语,解读个性感受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进行课堂阅读的时候,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性格形成,都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如果要强求每个孩子的感受一致,那就是在剥夺孩子的个性体验,是不足取的。笔者在教学中,立足于文本的言语,目的是要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感受,解读自己心目中的人物性格。比如,我先让学生循着课文的字里行间,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说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开始探讨课文中的人物林冲,探索这个人物形象。学生从林冲的出场开始品读,林冲的语言、动作、心理想法,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能够让学生窥见到林冲的真面目。经过这样的资料累积,学生得到了结论,认为这是林冲这个人刻画得非常生动鲜明,比如他跟洪教头之间客客气气,不卑不亢,不管是行为还是言语,都显得非常冷静。但洪教头这个人就不行了,他为人非常傲慢,仗着自己武功高强,喜欢欺负弱小,对林冲百般刁难;但是在这段资料中,还有一些学生对林冲有反对的意见,认为他太过窝囊。面对洪教头的傲慢和挑衅,居然还要强忍着不发作,这分明就是不敢出头,忍气吞声,根本不是英雄好汉所为。在学生看来,一个英雄好汉是不需要隐忍的,根本没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这种思考,我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想一想,林冲到底是窝囊,还是想要别的?学生讨论后发现,林冲是不是想要过安安稳稳的太平日子,并非是想要打打杀杀,动不动和人争雄。
  三、探寻人物细节,感受人文精神
  在课文中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感受其中的人文精神。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的题眼中,有一个“棒打”,这个字眼就需要通过借助武打体现出来。对于林冲来说,他的英雄形象怎么体现呢?这就需要从武打的一招一式中来探寻。林冲和洪教头的招式“把火烧天”过招,只还手了一个“拔草寻蛇”,说明林冲并不想杀人,更没有杀人之心,他不是一个斗狠凶恶的人。他的这种隐忍不发就是一种智慧,也表现出他对太平日子的想望。这种人被逼到要杀人,实在是社会的环境所造成的。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不但理解了林冲这个人物形象,而且也对文章的社会背景有了深刻的体会。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典小说是宝贵的资源,教师要本着自主开放的原则,让学生获得自主的感悟,从而理解经典作品的人物性格。这篇课文的自主尝试,无疑是有效的探索。
其他文献
新课伊始,开讲这几句怎么说,是很有学问的。然而有些语文教师却不重视这一环节,上课时随便说上几句套话。便循着讨论分段,归纳段意、中心、分析写作特点这一前篇一律的程式进行教学。毫无新鲜感,致使学生刚一上课就恹恹欲睡。所以,设计好课堂导语和“入射角”,抓好课堂开讲这一环是十分重要的。  好的课堂开讲,应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兴奋点集中到新课上来,以充分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目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培养创造性新型人才是中国教育的光荣使命。新课改中特别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应作出表
盗窃、敲诈勒索与诈骗罪在学理上的区分是比较清楚的,没有什么大的分歧和争论,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是形形色色的,单纯的学理区分有时候在司法实践中是比较难把握的,尤其是一
提出一种基于曲面插值的加密图像可逆信息隐藏算法.对原始图像进行加密,利用随机函数确定加密图像中的载体像素,根据载体像素取反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隐藏方法.对载密图像进行解密以确定载体像素,在载体像素5×5邻域中选取与载体像素距离最近的6个非载体像素,采用曲面插值的方法计算载体像素的预测值,应用该预测值提取秘密信息并恢复载体像素.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取秘密信息的错误率较低,恢复图像的视觉效果较好.
随着环保形势的日益严峻,环境执法在环保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安阳市当前环保执法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完善相关环境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摘 要】  素质教育深化改革将学生能力培养视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因此,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之上,注重还学习主动性给学生,打造现代化自主学习氛围成为小学语文教育侧重的焦点。对此,启用结合数字科技的语文课件,引其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从课堂打造、课前引导、生本贯彻等三个维度出发,探究语文课件融入小学课堂的方法,利用语文课件构建高效化小学语文课堂,以便其引导学生掌握、理解并应用语文能力,内化语文
《模拟电子技术》是工科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概念性、实践性、工程性都很强,而高职院校学生基础不太好,理解力不太强,给教学造成一定难度。采用项目式教学,把教学内
【摘 要】  语文教学讲究以情感人,构建情感共享的课堂,需做好几方面:教师富有情感,揭题设疑,激发兴趣导入。创设情境,用心灵感悟文本。激发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丰富文本的内涵,让文本融入学生心田。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感共享 揭题设疑 创设情境  有人说教师是蜡烛,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这是对教师人格品质的赞誉,也有人说教师是演员,是艺术家,这是对教师能力水平的肯定,就后者而言,我还要加上一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