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过线技术固定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中,界面螺钉及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过线技术固定韧带胫骨端的强度差异.方法 将20个新鲜冷冻猪胫骨随机分为两组(n=10),制备ACL重建模型;其中,实验组移植物采用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过线技术固定,对照组采用单纯界面螺钉固定.将两组标本固定于高频动态力学试验系统M-3000,通过往复试验及负载-失效测试,观测移植物长度变化(位移)及极限负荷、刚度.结果 往复试验结果示实验组位移为(3.06±0.58)mm、对照组为(2.82±0.46)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1,P=0.529).负载-失效测试结果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刚度分别为(95.39±13.63)、(91.38±14.28)N/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1,P=0.321);实验组极限负荷为(743.15±173.96)N,高于对照组(574.70±74.43)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48,P=0.016).结论 ACL重建术中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过线技术固定胫骨端的强度明显优于单纯界面螺钉.
其他文献
目的 比较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与传统3枚空心加压螺钉(cannulate compression screw,CCS)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9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82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FNS组(24例)和CCS组(5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致伤原因、合并症、骨折部位、骨折分型(Garden分型及Pauwels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