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回来了!” 这是AMD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潘晓明在“AMD APU14 BEIJING技术创新大会”上“喊”出的一句话。
本次技术创新大会以“成就今日,启迪未来“为主题,来自AMD全球各地的权威技术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了最新前沿科技与先进产品,比如具备HSA(异构系统架构)特性的新一代桌面APU加速处理器、包含多达四颗x86 CPU核心和基于次世代图形架构显卡核心的新一代移动APU、全新GCN架构独显和双芯显卡以及嵌入式产品和服务器产品等。
在接收媒体采访时,潘晓明经常用“止血、重塑、转型和重生”等词语形容AMD中国这两年的历程。的确,在PC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AMD全球面临着销量下滑、产品线闲置、市值缩水等巨大压力,裁员几乎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压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无法承受之重。
穷则变,痛定思痛后,AMD开始改变。

在业务转型方面,AMD在近期保持传统台式机、笔记本和显卡业务强势劲头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商用机遇,并且在高密度服务器、嵌入式、专业图形显卡、半定制化和超低功耗客户端等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在创新领域方面,AMD最新Mantle技术已被诸多顶级游戏引擎采用。此外,AMD从2012年开始与ARM的合作,从而摆脱了单一的x86架构路线,加入了更为广阔的ARM生态系统。AMD于今年正式推出了业界首款代号为“Seattle”的64位ARM架构服务器处理器“Opteron A1100”。此外,AMD还于近日公布双架构计算路线图,也意味着AMD成为能够同时提供64位ARM和x86高性能双架构计算、与全球领先的图形显卡产品的芯片厂商。
现在的AMD既有CPU产品也有显卡,既有x86架构也有ARM,这给AMD的转型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专业图形、嵌入式和高密度服务器这几个领域最有可能将AMD带出泥潭,并步入一个新的高度。
AMD的转型还有一个希冀,那就是中国市场。
自1993年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AMD不断扩大在华投资,在中国的业务逐渐从产品销售发展到包括研发、生产、渠道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在内的全方位拓展。苏州CPU封装测试厂是AMD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产能占全球的30%以上;北京和上海研发中心是AMD全球研发体系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承担了PS4、Xbox One定制处理器的研发任务。北京还是AMD台式机产品事业部的全球总部,这在跨国企业中是不多见的,足见AMD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现在,AMD在中国的PC业务收入占全球的30%以上,渠道台式机和显卡业务年增幅超过33%和19%。可以说,中国市场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AMD全球战略转型的命运。
变是否就能通呢?这要看ADM自己了,因为AMD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英特尔也不是英伟达而是AMD自己。现在无论OEM和ODM厂商都厌倦了一家芯片厂商垄断整个市场的局面,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选择就没有话语权,他们欢迎AMD的崛起。而具体到AMD自身,有优秀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还有清晰合理战略和线路图,接下来就要看AMD公司的执行力了。
罗马帝国都会垮掉,不是吗?因此,转型路上,AMD要有足够信心和勇气。
本次技术创新大会以“成就今日,启迪未来“为主题,来自AMD全球各地的权威技术专家为与会者带来了最新前沿科技与先进产品,比如具备HSA(异构系统架构)特性的新一代桌面APU加速处理器、包含多达四颗x86 CPU核心和基于次世代图形架构显卡核心的新一代移动APU、全新GCN架构独显和双芯显卡以及嵌入式产品和服务器产品等。
在接收媒体采访时,潘晓明经常用“止血、重塑、转型和重生”等词语形容AMD中国这两年的历程。的确,在PC日渐式微的大背景下,AMD全球面临着销量下滑、产品线闲置、市值缩水等巨大压力,裁员几乎成为一种常态,这种压力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无法承受之重。
穷则变,痛定思痛后,AMD开始改变。

在业务转型方面,AMD在近期保持传统台式机、笔记本和显卡业务强势劲头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商用机遇,并且在高密度服务器、嵌入式、专业图形显卡、半定制化和超低功耗客户端等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在创新领域方面,AMD最新Mantle技术已被诸多顶级游戏引擎采用。此外,AMD从2012年开始与ARM的合作,从而摆脱了单一的x86架构路线,加入了更为广阔的ARM生态系统。AMD于今年正式推出了业界首款代号为“Seattle”的64位ARM架构服务器处理器“Opteron A1100”。此外,AMD还于近日公布双架构计算路线图,也意味着AMD成为能够同时提供64位ARM和x86高性能双架构计算、与全球领先的图形显卡产品的芯片厂商。
现在的AMD既有CPU产品也有显卡,既有x86架构也有ARM,这给AMD的转型和未来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尤其是专业图形、嵌入式和高密度服务器这几个领域最有可能将AMD带出泥潭,并步入一个新的高度。
AMD的转型还有一个希冀,那就是中国市场。
自1993年在中国开展业务以来,AMD不断扩大在华投资,在中国的业务逐渐从产品销售发展到包括研发、生产、渠道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在内的全方位拓展。苏州CPU封装测试厂是AMD全球重要生产基地,产能占全球的30%以上;北京和上海研发中心是AMD全球研发体系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承担了PS4、Xbox One定制处理器的研发任务。北京还是AMD台式机产品事业部的全球总部,这在跨国企业中是不多见的,足见AMD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现在,AMD在中国的PC业务收入占全球的30%以上,渠道台式机和显卡业务年增幅超过33%和19%。可以说,中国市场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了AMD全球战略转型的命运。
变是否就能通呢?这要看ADM自己了,因为AMD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英特尔也不是英伟达而是AMD自己。现在无论OEM和ODM厂商都厌倦了一家芯片厂商垄断整个市场的局面,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选择就没有话语权,他们欢迎AMD的崛起。而具体到AMD自身,有优秀的技术和创新的设计,还有清晰合理战略和线路图,接下来就要看AMD公司的执行力了。
罗马帝国都会垮掉,不是吗?因此,转型路上,AMD要有足够信心和勇气。